旭日東升,竹石清猛地一下從床上彈射起來,褲子都來不及穿,徑直撥開窗前的竹簾,內心暗道:
“我草,這他媽太陽是上山還是下山?”
前幾日還沒有感覺,這一覺睡醒竹石清的渾身肌肉鉆心的酸痛,撐著身子在外邊逛上一圈,這才確認了,是早上。
居然睡了一天一夜...
好在這次是一覺解千乏,竹石清饒有精神,走出寢屋,江寧縣今日熱鬧非凡,那天看他們被抓的吃瓜百姓如今又匯聚起來,觀摩著新縣長以及其領導班子的到來。
溜了一圈,竹石清對新縣長并不感冒,轉了個彎,去找方文堅去了。
縣里官吏的住所都是成塊劃分的,方文堅的寢屋離竹石清不遠,沒花多少力氣就到了,清晨的方文堅正打拳練棍。
“你是個練家子?”竹石清忽然出現在方文堅的身側,幽幽道。
“竹大哥,你醒了?”方文堅收起動作,連忙將竹石清請入屋內,又倒上一壺茶,邊斟邊說,“前幾次我去找你,見你睡得太沉,又不好打攪,今早醒的倒是恰好,那新縣長帶著一伙人來接班了。”
“打住,你就叫我石清或者九如就行,咱倆年紀相仿,談什么大哥不大哥。”竹石清臉色微紅,又道,“我方才也去看了他們入縣,那縣長和刁玉秀一般,屁股老大,臉也怪圓,我看是換湯不換藥。”
照理說民國的物資供應水平并不高,一個地區的糧食收成落實到每個人頭上實際是很緊缺的,但這些縣長怎就一個個膘肥體壯,自己老叔都已經快瘦成竹竿了...
這江寧縣,不待了。
“文堅,跟我走吧。”竹石清看向蔚藍的天空,所謂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當然,復興社是萬萬不能去的,一入情報深似海,暗處的工作,不討竹石清的喜。
“去哪呢?我這條命都是你的。”方文堅眨巴著眼睛,看著竹石清,跟著誰有肉吃,他心里是清楚的。
“去南京,投奔我老叔去。”
....
這一次啟程,竹石清多了個兄弟,一路閑扯才得知,這玩意果然是個練家子,穿上衣裳倒不知曉,其實一身的腱子肉!
據方文堅自個介紹,他自幼便在湖北找了個師父,習武到了十三歲,后來北伐戰爭之后,武漢與南京政府結成一統,也是逢人都講蘇滬這邊機會多,發展前景好,能闖出一番名堂。
這話不假,蘇滬可以算是當下中國發展數一數二的地區了,要論城市,當以上海為先,早期的民族工業匯聚于上海,在官資、民資、外資的充盈之下,上海成為了全國工業重鎮,擁有門類豐富的產業基地。
在戰略上,上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經濟上,毫無夸大地說,上海關系著國民政府的經濟命脈。
兩人抵達南京時已是中午,玄日高掛,此時去渡口理應是找不見老叔了,竹石清便同方文堅找去了曾經兒時借居過的那戶人家,邁入兒時記憶中的街道,卻再也不見那處宅邸。
“住客棧吧,我請客。”竹石清肩膀一聳,為如今的物是人非沉沉嘆了口氣。
客棧這個名字,是針對于普通人的,上流人士一般去的叫飯店,如南京城當下最大的南京中央大飯店,背靠總統府,占據絕佳區位,提供中餐、西餐、商務會議、住宿等全方位服務。
在戰時,飯店的自身建筑特點還會被利用來做臨時指揮部。
竹石清當然住不起飯店,他只配住客棧,客棧就簡單許多,一間屋子,橫豎兩個床,好點的情況會給你一張木桌,價格不會很高,來去也自由。
一切安頓好后,兩個大男人哪里肯在狹小的黑暗空間里憋著,在出去耍這件事上壓根就無須商量。
離開南京前往江寧也不過才三四年,在首都計劃的推進下,城市風貌的變化是驚人的。
頤和路的兩側,高聳的梧桐樹已拔地而起,樹邊排列著中西合璧式的雙層屋樓,這里是南京的“高級住宅區”,頤和公館更是絢麗耀眼,一路給方文堅看的是飄飄欲仙,這番景象,湖北哪里見得?
再往前,郵局、理發店、藥鋪、銀行等建筑林立其間,行人熙熙攘攘,路上黃包車、馬車、別克車競道而行。
要說南京城哪里熱鬧,首選當是茶館。
甭談城西還是城東,在南京這地帶,隨便一個茶館,無不匯聚八方商客,進茶館點上一盤葵瓜子,逮著幾個異鄉人聊聊天,拉拉家常,天南海北的事情盡在一應一答間。
兩人走了也是些許路,稍覺口渴就轉身入了一家名為“天香閣”的茶樓。
方才邁進半步,喧囂撲面而來,再入半步,便完全融入其中了。
“兩位客官樓上請~”店小二手里端著一個托盤,頭頂一宗圓帽,肩上搭著一條白巾,顛顛地湊了過來,手里的茶器被晃得“叮叮”直響,待到二人坐定,又問,“喝點什么兩位客官?”
這間茶室左右有屏風相隔,又在茶樓的一側窗邊,透過窗戶正好瞧見一旁的集市。
“你這都有些什么?”竹石清身子向后仰了半分,右手搭在茶案上,儼然像一個品茶的老手。
“金陵雨花茶、白茶,上好的烏龍、普洱,小店全都有,客官您看看您愛喝哪種。”
竹石清看向方文堅,方文堅只是搖搖頭,這些東西在他腦子里完全沒有概念,于是竹石清回道:“先上一壺白茶,再上一盤瓜子。”
店小二吐了一個“得嘞,馬上來”就又奔走去忙活別的桌去了,方文堅這時湊上來,壓低了聲氣說:
“石清,以前真沒想到,你看著不顯山不露水的,竟是個紈绔子弟?”
竹石清也只是笑笑,這事還真不好解釋,紈绔子弟能在茶樓喝茶不假,孤兒怎就不能?只要你拿著足夠的銀元。
左右兩側的動靜不算小,聲音粗獷,明顯的北方人士,在茶館竟能品出喝酒的那種氛圍,聊著聊著便要劃上兩拳。
須臾,瓜子和茶盡數上齊,二人磕著瓜子,晾著熱茶,望著遠方的車流,聆聽環境的熙攘。
而一段新的人生,也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