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0章 自殺

  “什么叫‘影響空間位置的不是運動而是時間’?”

  坐在指揮部的單獨隔間里,林序握著江星野漸漸回暖的手,開口問道:

  “你的意思是,我們只要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進入高維通道,就能像匹配密碼一樣,決定我們最后的落點嗎?”

  “不是。”

  江星野搖搖頭,回答道:

  “我不知道應該怎么去解釋.在我的意識里,對于這個特性的實驗啟動得很早,但進展很慢。”

  “我的腦子里有關于實驗結論的信息,但我無法理解這種信息。”

  “我甚至沒辦法用專業的語言表述出來——就好像一個保險箱里藏著一份文件,我現在好不容易打開了保險箱,拿出來一看,文件是英文的。”

  “我不知道你懂不懂這種感受.”

  “懂。”

  林序點點頭。

  “我太懂了.”

  什么叫感同身受?

  這就叫感同身受。

  畢竟,自己從另一個世界帶回來的技術,也完全是基于死記硬背的。

  真的,能把基本的公式背下來就不錯了。

  要是涉及到量子物理那些定理和實驗記錄,那真是一看一個懵逼。

  別說記了,要認全符號都不容易。

真不會外語啊  林序長長吐出一口氣,緊接著問道:

  “所以如果簡單地、直觀地表述你說的‘時間’這個概念,應該是什么?”

  江星野隨手拿起一張紙,回答道:

  “降維思考。”

  “假設這張紙是一個二維平面,而我們所處的是一個三維空間。”

  “這張紙在三維空間內并不是規律運動的,它是在一個.失重環境下隨機做不規律、也不可預測的混沌運動的。”

  “現在,我的手里有一根吸管。”

  “啪,我把這張紙扎穿了。”

  “這跟吸管就是高維通道,被扎穿后飄散在空中的紙屑,就是我們投入高維通道的物質。”

  “絕大多數時候,這些紙屑會重新落回原位,因為高維通道帶來的變量實在是太小了。”

  “當然,它也可能因為不規律的運動而落到其他位置。”

  “這就是高維通道帶來的‘空間改變’。”

  “所以,這件事情最大的難點在于,低維空間在高維空間的運動是一個龐大的混沌系統,哪怕借助量子計算機,或者某些CTC機器,都不可能完全、完整地預測到物質的空間落點。”

  “當然,我們也不可能利用。”

  江星野的話說完,林序眉頭緊皺。

  “那周岳呢?”

  “周岳是個特例。”

  江星野回答道:

  “他是一個萬中無一、億萬中無一的特例。”

  “他在第一次進入高維通道時,就觸發了那種‘特定條件’。”

  “他沒有墜落回原來的世界,而是墜落在了另一個時間線已經發展到許多年后的世界。”

  “從那個世界中,他得到了某種信息,能夠在有限尺度內預測、或者說回顧某一個高維通道帶來的影響。”

  “所以,核心仍然是‘時間’。”

  “.明白了。”

  林序重重吐出一口氣。

  這也就意味著,在這個現實世界,想要真正利用高維通道進行“位置穿越”是沒那么簡單的。

  周岳的信息,仍舊具有唯一性。

  當然,自己或許也可以從手環世界里獲取到相應的信息?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林序下意識地撓了撓頭,看著江星野仍舊是一臉困惑的表情,忍不住開口笑道:

  “看來我倆都得找時間上一上量子物理基礎課了。”

  “誰說不是呢?”

  江星野攤了攤手。

  “之前還說我沒事做,這下好了,突然就有事做了。”

  “沒想到吧,拯救世界的方式居然是——上大學!”

  “這聽上去怎么像是某種日輕的設定?”

  林序翻了個白眼。

  “日輕可不會讓你上學去學量子物理——就算要學量子物理最多也就學個薛定諤的貓,壓根不會涉及你現在需要的東西的.”

  “哎。”

  江星野從林序手里抽出手,略有些困惑地看了看手上沾著的汗珠,隨即狡黠一笑,伸手抓住林序的肩膀,在他胸口上狠狠擦了兩下。

  “.我口袋里有紙巾。”

  林序無語地站起身,緊接著說道:

  “走吧,去實驗室那邊看看。”

  “看看王院士有什么進展——對了,那兩個消失的實驗員你知道他們在哪嗎?”

  “不知道。”

  江星野神情遺憾又惋惜。

  她真的不知道。

  因為這場實驗的進程,本就與她“看到過”的那一場,截然不同。

  林序微微點頭,兩人繼續向著臨時實驗室方向走去。

  所有測試已經完全結束,實驗人員正在忙碌地整理著數據,就連王一帆也只是跟林序簡單打了個招呼——他還有一大堆后續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工作要做。

  倒是張黎明,一副沒事兒的姿態站在一旁,這邊看看那邊看看,就好像實驗跟他完全無關一樣。

  “結果怎么樣?”

  林序走上前去開口問道。

  張黎明回過頭來,見是林序,也立刻收起了略顯“吊兒郎當”的姿態,開口回答道:

  “數據分析結果估計要兩個小時以后才能出,但是新物質的核磁測試已經做完了,確實存在物理性質改變。”

  “更精密的測試,還要等您這邊的進一步指導。”

  “總體來說很順利,預期的測試目標也全部完成了——除了丟了兩個人。”

  “林工,這兩個實驗員,還能找回來嗎?”

  林序緩緩搖頭。

  “他們很可能還在地球上。”

  “但他們在哪里.如果連信號都已經丟失的話,那就真的很難找到了。”

  “明白。”

  張黎明喃喃自語道:

  “靈寶無量光,洞照炎池煩。”

  “速離幽暗界,隨光登道岸.”

  林序聽出他是在亡魂祝禱,于是也沒有打斷。

  此時,王一帆已經完成了對所有實驗物質、材料的回收和封存。

  這些材料幾乎涵蓋了地球上所有的元素單晶體,以及少量用于特殊實驗的復合材料。

  高維通道的影響下,這些材料注定要為人類在材料學領域的研究翻開新的一頁。

  沒有人知道,消失在茫茫虛空中的兩名無畏的研究員,現在去了哪里。

  信號都已經消失了。

  或許,他們被封凍在了極地永恒的冰層之下?

  或許,他們已經被地心的巖漿融化?

  或許,還是會有重逢的那一天的。

  只不過,不是這個世界?

  從實驗室返回之后,暫時沒有安排研究工作的人員全部被安排集中入住在了市區的一處招待所內。

  條件算不上特別舒適,但絕對安全。

  躺在床上,林序抬起手看向手環,上面的數字已經恢復到了“2”。

  是時候進入手環世界,去看一看所謂的“主動通道計劃”的全貌了。

  正好,今天遇到了張黎明。

  自己也得要想辦法搞清楚,這么一個顯然連王一帆都相當器重的研究人員,為什么沒能改變同步軌道粒子加速器項目的總體方向。

  林序輕輕觸摸手環。

  意識被抽空,隨后又迅速墜落.

  “早上好,林序同志.”

  再次睜眼時,林序已經回到了朱雀一號飛船上。

  他快步跑向艦橋指揮室,同時用最精簡的語言、最迅速的流程啟動了真正的蝴蝶預案。

  等他真正進入艦橋指揮室時,白墨已經為他準備好了智能目鏡。

  林序迅速伸手戴上智能目鏡,但這一次,他沒有完全按照江星野制定的計劃行動。

  因為他已經知道,這些計劃,一定是有瑕疵的。

  略微思索幾秒后,林序開口對白墨說道:

  “我們總共需要做三個動作。”

  “第一,朱雀一號上的所有成員全部進入登陸船,轉移到熒惑宮空間站。”

  “第二,朱雀一號向我標定的星圖坐標點前進,做好進入高維通道的準備,我需要測試,這艘船是否會跟上次一樣,進入另一片宇宙。”

  “第三,天火計劃全面啟動,準備執行末日觀測任務。”

  “現在,立刻執行!”

  “明白。”

  白墨沒有絲毫猶豫,轉頭便帶著林序向登陸艙方向走去。

  但,沈歷卻留在了后面。

  他沒有離開,反而坐上了駕駛臺。

  緊接著,他開口說道:

  “如果朱雀一號需要進入高維通道,我必須留在駕駛室。”

  “你的目的是為了利用朱雀一號上攜帶的量子通訊器獲取通道內部的信息,對吧?”

  “但沒有人能保證,這艘船上的電子監控設備能得到你需要的信息。”

  “必須有人跟著它一起進入。”

  “你們走吧。”

  “抓緊時間。”

  “觀測的任務,交給我。”

  “.明白!”

  林序沒有猶豫。

  他知道沈歷說的是對的。

  而且實際上,這也是他作為船長的責任。

  疏散命令已經發布,朱雀一號內,刺耳的警報聲響成一片。

  林序跟在白墨身后走進登陸船,僅僅一分鐘不到的時間,登陸船便脫離朱雀一號,開始向熒惑宮空間站的方向飛去。

  林序跟白墨沒有過多交流,他只是僅僅盯著智能目鏡上的屏幕,快速瀏覽著有關地球同步軌道加速器“GOHEPA”的項目信息。

  他關注的不是技術,而是參與人員。

  但,在人員名單上,無論他怎么搜索,都找不到“張黎明”這個名字。

  反倒是“王一帆”的名字,在項目人員名單中出現了很多很多次。

  他身兼數職,幾乎可以說是包攬了整個項目。

  但這不合理吧?

  就算“神權”影響下,知識集中在了極少部分人身上,也不至于富集到這種程度才對。

  林序微微皺眉,迅速退出系統,轉而連接上登陸器的網絡,直接在公開互聯網上搜索“張黎明”的情報。

  很快他便發現,這個人的信息在網絡上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甚至于到了壓根都搜索不到的程度。

  唯一的幾條報道,時間還停留在2027年。

  報道的內容,也是毫無營養“任職調動報告”。

  怎么個事?

  意思是,如果按照正常時間線發展,這個張黎明,會在未來的二十年里“泯然眾人”??

  林序根本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事情。

  物理學研究不是數學研究,這玩意兒只要有一個相對比較高的起點,積累的實驗經驗越多,成就也就會越大。

  張黎明的起點還不夠高嗎?

  在這個世界,他同樣是蘭州HIRFL的首席科學家啊!

  他出什么事了?

  眼看得不到有價值的信息,林序轉頭看向白墨,開口問道:

  “你知道張黎明嗎?2025年左右調到蘭州HIRFL的一個首席科學家,你有印象嗎?”

  他之所以要問白墨,是因為他知道白墨在這個世界同樣負責了逆流項目。

  而逆流項目,本來就是個頂尖學者強相關的。

  白墨理應對大部分學者有印象,就算不熟,也應該聽過名字才對。

  此時,白墨正在操作著登陸船向熒惑宮空間站靠近,略微思索后,她開口回答道:

  “我記得張黎明。”

  “但是這個人他似乎是,沒什么存在感?”

  “沒什么存在感??”

  林序目瞪口呆。

  開什么玩笑?!

  首席科學家,蘭州HIRFL的負責人,王一帆的得意門生,他沒什么存在感??

  “你確定??”

  林序的聲音里帶著幾分質疑,白墨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專注地操作著登陸船與熒惑宮空間站進行對接。

  當“對接完成”的提示音響起,艙門打開時,她才開口回答道:

  “逆流計劃是在2026年啟動的,當時的張黎明確實是計劃中關注的重點人物之一。”

  “他這個人性格很特殊,人比較隨和,善于溝通。”

  “我原本是計劃讓他來作為‘信息向下傳遞’的主力的,他一開始也很積極。”

  “但是后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無論是在參與科研時,還是在參與逆流項目時,都表現得非常消極。”

  “慢慢地,他就淡出了主流學者圈子。”

  “2029年左右,他徹底沒消息了。”

  “我記得他是死了的.你需要查一下人口檔案嗎?”

  “查!”

  林序立刻點頭。

  兩人走出登陸船,通過氣閘艙進入熒惑宮空間站內部。

  而此時,白墨也調出了張黎明的人口信息,經過智云總結后,流轉到了林序的智能目鏡上。

  這條信息上明晃晃地寫著幾個字。

  “張黎明,死于2029年9月。”

  “死因,自殺。”

  林序的腳步頓了一頓。

  自殺?

  為什么??

  在二十年前的世界里,他明明跟自己說過,他的心態相當穩定。

  這樣的人會自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