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長江

  “爹。”一個清稚的聲音,打斷了朱寅的詩情畫意。

  朱寅轉頭一看,卻是雙胞胎中的一個。

  “我說過了,不要叫我爹。”朱寅很無語的再次糾正道。3

  他啪的一聲收了折扇,“我才九歲,你都比我大兩歲。”2

  寧采薇聞言不禁莞兒。現在嫌棄自己年紀小?1

  你義女東果,比你也大兩歲啊,你怎么也當她義父了?2

  害的姐也跟著當媽。2

  冤死。

  現在雙胞胎叫你爹,你又說自己年紀小,其實就是看他們沒有背景,不像東果那樣有價值唄。1

  這對雙胞胎兄弟姓康,一個叫康狗剩,一個叫康狗蛋,出身苦哈哈的纖夫家庭。4

  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命如土賤,不值錢。

  雙胞胎兄弟年方十歲,就跟著父親,泥猴子一般在碼頭拉纖扛包。一天從早干到晚,也就能糊口。

  “爹。”康狗剩有點委屈,“爹是家主,收養俺的小恩人,俺不能沒有規矩啊,俺不叫爹,也不曉得叫甚。”1

  朱寅有點無語。

  康狗剩其實沒叫錯。自己收留了他,他的確應該叫爹。

  在大明朝,爹有兩個意思。1

  一是父親;二是主人。

  奴仆對家主,普遍性的稱為“爹、娘”。

  因為按照大誥,只有三品以上才可合法蓄奴,就算三品大員也只能蓄奴八人。

  三品以下,余皆不許。

  那么士紳豪商怎么繞過法律蓄奴呢?

  用收養的名義。

  所以真要較真大誥,不合法的奴仆關系,法律層面屬于“養父養子”。

  于是,奴仆就稱家主為爹娘了。哪怕主人是個孩子,也要叫爹。

  弘治之后,大明律、大誥中的很多條款已成虛設,名存實亡,可這種稱呼卻習慣性的保留下來。

  與之類似的,還有納妾。

  妾室也稱呼夫主為“爹”,稱呼正妻為“娘”。4

  太祖規定,庶民年過四十而無子嗣,方可納妾。

  官員富商為了納妾,就搞出“干爹干女兒”這種關系。實際上是妾,名義上是“干閨女”。13

  如此一來,就又鉆了空子。到后來法律形同虛設,這種稱呼習慣也保留了下來。

  于是,明朝民間蓄奴成風,奴仆數量巨大,也不登記戶口,甚至數次釀成“奴變暴亂”。

  朱寅想了想,說道:“你們跟著我,就叫我主公吧。嗯,就是家主的意思。聽過戲文沒有?就叫主公。”3

  主公這種稱呼,明朝其實一直存在,并不算違禁之稱,只是很少見。

  而且多是屬吏對主官、掌柜對東主、清客對恩主的稱呼。

  寧采薇聽到“主公”兩個字,小臉不禁繃住,努力不讓嘴角上彎。

  寧清塵卻是忍不住的咯咯笑起來。

  “是,主公!”康狗剩和康狗蛋一起領命,接著就要下跪。4

  朱寅喝道:“說了不許跪!以后只能長揖,不準跪。”3

  “是,主公。”雙胞胎只能站直腿,改為彎腰叉手,高舉過頭的行禮。

  朱寅忽然想到了什么,正色說道:

  “你們的名字,不太體面啊。我給你們改個名字吧。”

  折扇啪的打開,“誰是老大?”

  康狗剩道:“是俺。”

  朱寅點點頭,折扇輕搖,“從今以后,你不叫康狗剩,你叫康熙。”37

插眼看看誰會跳腳  康熙?康狗剩不識字,但他知道好歹。

  很明顯,康熙比狗剩強!1

  “謝主公給俺取名!”康狗剩一臉歡喜之色,“俺以后就是康熙!”

  朱寅又對康狗蛋說道:“老二啊,你以后不叫狗蛋,你叫康乾。”11

  “康乾…”康狗蛋也很高興,這個名字比狗蛋好聽。

  主公一看就是讀書的小公子,取名的本事比爹強。2

  “爹!”兄弟兩人忽然一起面向北方,在甲板上跪下來,淚流滿面。

  “爹呀,你放心吧,俺們死不了,老康家有后!”

  “俺和狗蛋有新名字了,俺叫康熙,狗蛋叫康乾!到時俺們給你燒紙燒香,你要知道是俺們啦!”5

  說完在甲板上砰砰磕頭。

  這一次,朱寅沒有阻止他們下跪。他們跪的是他們的亡父。

  寧采薇抱著妹妹,轉過身子,面向另一邊,身子花枝亂顫。

  可她不能笑出聲,只能憋住聲音,腹部肌肉忍的酸痛。

  難繃。

  神特么康熙、康乾。

  這男人怎么這么惡趣味啊,討厭!1

  真是的!笑死姐了。

  “咯咯…”寧清塵是嬰兒,情緒管理能力極低,更是笑的快要岔氣了。

  這狗頭特務還是個逗逼鴨。

  “爹…”那十三四歲,身穿補丁衣服的少女,主動上前說道,“爹給俺也改個名字吧。”

  朱寅老氣橫秋的嘆息一聲,“丑嫚啊,我都說兩次了,不要叫我爹。”1

  “你和康熙、康乾一樣,叫我主公吧。”1

  這女子也是山東人,叫靳丑嫚。5

  可是其實,她不但不丑,五官長相還很娟麗,是個美人的骨相。

  只是營養不良,頭發有些枯黃,身材很瘦,皮膚有點粗糙。

  真要是丑,也不會被人販子看中。丑的可賣不出價錢啊。

  人販子壞,但不傻。

  她是微山湖的船戶,家住微山島,自小就跟著父母扯帆行船,踏波走浪,日子辛苦也能忍受。

  可父母死后,嫂子就容不下她了。兩個哥哥也都不管她。

  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嫁女要出不少嫁妝,就算是苦哈哈的船戶,也要一條起碼二十石的新船。4

  兩個哥哥自過自己的小日子,不愿意為妹妹出船嫁,在各自渾家的授意下,干脆不聞不問。

  此時聽到朱寅讓她改口,她立刻說道:“主公,俺也想改個名字。”1

  朱寅道:“也好。你就叫靳云娘吧。但你改了名字,黃冊戶籍就沒有了。”

  這個名字很隨便,但也沒有惡搞。4

  “謝主公。”靳丑嫚神色喜悅,“以后俺就叫云娘了,俺不在乎黃冊戶籍。”

  她已經十三歲,當然能看出朱寅出身不凡。

  靳云娘露出一絲倔強之色,“俺要好好跟著主公,不讓他們瞧不起俺。”

  她口中的他們,當然是她的哥哥嫂嫂。1

  黑船過了徐州之后,出了會通河,逆流變成順流,船速就快了很多。

  又過了兩日,船過了淮河,進入淮揚河段后,運河更是寬廣,兩岸更是繁華如煙。

  河面上的漕船懸掛著漕運總督的旗幟,都是工部定制四百石規格的制式漕船。

  大量船隊,還有漕運千戶的兵丁護送。

  看上去猶如一支迤邐北上的水師艦隊。

  按照戶部的要求,每年漕糧到京的最低標準是四百萬石,不算路上的損耗。

  這就意味著,需要四百石規格的制式漕船,運載一萬船次。若是算上漕兵和漕工路上的口糧消耗,最少要運載一萬兩千船次。

  這意味著平均每天,運河上要有四十艘戶部的漕糧船北上。

  加上商船、民船、兵船、官船、鹽船,以及江南各織造衙門、宮里各監的采辦船,河道上十分忙碌。

  由于是順風順水,四百里長的淮揚運河,朱寅等人兩天就走完了。3

  七月十一清晨,前方終于出現了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一眼望去煙波浩渺,水天相接,蒼茫一色。1

  萬丈朝霞之下,江鷗水鷺蹁躚飛舞。

  長江!4

  PS:長江終于到了。本書的故事,也真正展開了。12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