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教材里的圖文介紹,王云霄終于搞懂了,他之前看到特務局那些士兵配備的武器究竟是什么結構。
“流云-1號”蒸汽栓動步槍。1
雖然在外形上整體保持了栓動步槍的風格,但實際上可以說是一種氣槍。在將子彈壓入槍膛之后,打開與之連接的封閉氣罐,將特殊氣體灌注到槍膛當中,對子彈外殼進行銹蝕。經過氣體銹蝕的子彈可以對絕大多數邪物產生有效傷害。7
這什么黑科技?
王云霄看不懂,但深受震撼。
當然這是正規軍,或者說特種部隊才能配備的特殊武器,像他們這種剛剛入門的菜鳥肯定連摸都摸不到。
教材里面給新兵貼心地準備了物美價廉的新手裝備——燒火棍和狼牙棒!13
看到這倆玩意的時候,王云霄忍不住瞳孔地震。
狼牙棒就不說了,學校保安標配的就是狼牙棒,換句話說這些保安大叔有可能都是府兵?
燒火棍又是什么鬼?5
確實不能說是普通的燒火棍和狼牙棒。
這兩樣武器都需要附魔。
方法簡單粗暴,突出一個成本低廉,隨取隨用。
制作燒火棍,要選在每個月月底的晚上,十二點鐘前后,在十字街口焚燒黃紙。跟平時給死人燒紙沒有任何區別,燒過這一次紙的棍子就可以用來驅邪。6
狼牙棒上的鐵釘,需要用新鮮血液浸泡一夜,或者打死一只活物,雞鴨魚什么都行,就可以用來破邪。
當然書中也再三強調,這種簡易武器的威力只能說是“有效”,不能過于依賴武器,而忽略人的因素。
如果宿舍里有燈的話,王云霄能看一通宵。
也不能說這本書特別有意思,無論什么內容,只要編寫成教材就會變得特別枯燥。
但這年月學生宿舍里的娛樂活動實在是太匱乏了。
離開手機的第N個夜晚,王云霄現在就算是看到包裝紙上的配料表都忍不住研究一番。16
拉屎的時候,我發現廁紙是made in China ₍˄·͈༝·͈˄*₎◞ ̑̑
看完了自己手里的教材,他對于陳燕和小葫蘆的教材更加好奇了。
老子堂堂穿越者,怎么可能畏懼這點毒性,未來網絡時代,什么抽象亞文化我沒見識過?11
王云霄是個想到什么就去做,不會猶豫的男人。
吃完早飯回教室,他直接走到小葫蘆面前,敲了敲書桌:“把你那本教材借我看看!”
小葫蘆滿臉乖巧,微笑搖頭。
“不給也行,你老實交代,到底有什么秘密瞞著我們?不說,以后就不帶你一起玩了。”1
一句話就讓這死丫頭氣焰全消,乖乖將教材拿出來遞到王云霄手里。
回到自己座位上,油條在旁邊憂心忡忡小聲問道:“大哥,你看小葫蘆的書,不會出問題嗎?”
“沒事,我試試看,有沒有小劉姐說得那么邪乎。”
趁著第一節課的數學老師還沒來,王云霄翻開了起居錄。
出乎他意料的是,這還真就是一本內容很正經的書,但書名起得有些偏差,不應該叫起居錄,應該叫教你如何寫起居錄。3
起居錄這種東西,就是記錄皇帝日常言行舉止的檔案資料,屬于信史的一種。
這部教材以前朝的末代皇帝作為事例,詳細講述了各種公文、檔案的書寫方式,要如何選擇性地記錄史實,以及這樣選擇的原因。
人份三六九等,事有輕重緩急。
作為一名書寫起居錄的官員,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做這件事有什么意義。你不是在搞新聞,不需要使用吸引人眼球的噱頭來給自己增加閱讀量。你也不是在寫小說,需要鋪墊劇情,制造節奏,跪舔讀者。7
起居錄的唯一作用,就是作為史料,讓后人知道這個時代發生了什么,并且引以為鑒。
伶官具有兩種特殊的能力,一種是“弦外之音”,能從蛛絲馬跡之中發覺不為人知的隱秘。一種是“春秋筆法”,掩蓋住秘密不讓他人知曉。2
有些秘密,并不適合公開。
知情權當然重要,但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即使知道了真相,除了吃瓜以外也沒有任何意義。1
教材中列舉了許多鮮活的例子。
龍引四年,豫州六月飛雪,氣溫驟降,凍死凍傷人畜無數。1
無知民眾受人蠱惑,以為本地出現冤案,死者不能瞑目,一時間謠言四起。
當時州府衙門剛剛問斬一名采花大盜,此人名為柳上溪,江湖諢號孔雀公子,流竄于各州府間數年,玷污良家女子無數。1
只因恰逢其會,而此人又生得一副好皮囊,便有好事者稱其無辜,是州府衙門抓不到正主,為了交差找人栽贓替死。
一時間民意洶涌。
更有甚者借此機會聚眾鬧事,打著伸冤的名號帶人上門逼問受害人家。不少女子沒被孔雀公子玩死,反倒是被這些所謂伸張正義之人逼得懸梁自盡。
事后查明,孔雀公子是罪有應得,明正典刑。六月飛雪是有妖王現世,與冤案無關。至于那些聚眾鬧事者,則是被邪修蠱惑心智,最后大多不得善終。7
頗有種后世人肉網暴帶節奏的意思……
后世每日熱搜激起的網民狂歡,除了給帶節奏的水軍加餐和發泄情緒之外,似乎也產生不了什么實際作用。10
但在這個世界,思想具有神秘的力量。1
民眾的思潮,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很有可能會演變成恐怖的災難。3
王云霄想起小劉護士第一次上課,在黑板上寫下的三句話。
“世界由維度組成。”
“知識具有毒性。”
“物質是思想的載體。”
這三句話其實是分別說給棋詔、伶官和府兵聽的。8
對于棋詔來說,知道世界由維度組成,才能理解自己眼中光怪陸離的世界。
對于府兵來說,知道知識具有毒性,在遇到新知識的時候才會產生抵抗力。3
而在起居錄這本教材中,對于“物質是思想的載體”做了更進一步的解釋。
沒有人能親眼見到過去的皇帝是什么樣子,只有通過帝王的起居錄,才能夠對帝王形成一個明確的認識。
換言之,起居錄定義了帝王的形象。6
物質是思想的載體,思想決定物質的存在。5
用人話來說,就是我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5
但僅僅是個人的思想變化,并不足以改變物質。
有九十九個人認為蘋果可以食用,一個人認為蘋果有毒毫無意義。
但如果這九十九個人都轉變了思想,現在只有一個人認為蘋果可以食用。9
那蘋果就會沾染上毒性。10
——伶官應當如此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