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35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試試是什么鬼

  初步診斷出來了,那個被“忽視”的大二學生的確就是系統所指的急危重癥患者。

  雖然初步診斷有了,但羅浩的任務卻沒完成。

  心包壓塞的診斷只是原發病導致的并發癥,并不是確定診斷。

  羅浩凝神,深深的看著患者。

  診斷輔助ai還沒升級,羅浩心里已經開始迫切的希望系統能多頒布一點任務好盡快攢夠碎片合成升級。

  只希望別像拼多多一樣,永遠都看不到盡頭。8

  醫大一院急診科的醫護人員素質很高,一看就知道他們身經百戰。

  只用了不到15分鐘就聯系循環內科并把患者轉走。

  “小羅,走了。不錯,這種偶遇的患者都能給出診斷,真是厲害。”劉海森對羅浩已經不知不覺有些欽佩,友善的說道。

  在他的潛意識里,羅浩已經從林老大的外甥升級到了一個可以和自己談論疑難病情的、水平相當的醫生。

  “嗯。”羅浩點了點頭。

  當劉海森帶著羅浩繼續“參觀”醫大一院,走出急診大樓,羅浩忽然站住。

  “劉老師,那個患者……”

  “哪個?心包壓塞的患者么?”

  “嗯,我想去看看,您方便么。”

  羅浩雖然用的是疑問句,但語氣肯定,不容置疑。

  不知不覺中,羅浩已經有了一點點王國華在礦總的霸道勁兒。

  劉海森直撓頭。

  一個患者,有什么好看的?已經收入院了,自然有相關科室的醫生、教授負責診斷治療。

  羅浩是不是有點太多事兒了呢。

  “小羅,就你這脾氣,年輕的時候還行,上了三十可能就干不動了。要學會松弛有度,不要太過于共情,患者……”

  “劉老師,我不是這個意思。”

  “哦?那你是什么意思?”劉海森來了興趣。

  “我是怕醫大一院看不明白,耽誤了患者的診斷和治療。”

  陳勇在一邊差點抬起手捂住眼睛。

  那種尷尬的感覺像是海浪一般席卷全身,只一瞬間陳勇就在地面上摳出來三室一廳。2

  羅浩,

  竟然怕醫大一院誤診?

  他以為他是誰!

  劉海森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愣了足足3秒,反復品咂羅浩的話,最后哭笑不得的看著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小羅,你這……真是簡直太自信了。”劉海森沒有呵斥羅浩,而是溫和的用自信來形容。

  在陳勇看來,這不是自信,而已經接近傲慢無禮。

  “劉老師,您能帶我去看看么?”羅浩禮貌而堅定的問道。

  劉海森微微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說道,“行,不過先說好,咱不能干涉循環內科的治療。”

  “劉老師,有些檢查還要您催一下。能盡快出就盡快出,我感覺患者要是沒有最短時間得到診斷的話,情況會很危險。”

  劉海森是真的不知道誰給的羅浩這么大的自信。

  自信是好事,但羅浩的自信有些泛濫。

  于公于私,劉海森都選擇“慣著”羅浩,帶他和陳勇去了循環內科。

  一路上陳勇想和羅浩說說剛剛羅浩的言談舉止有多讓人尷尬,但一直沒找到機會。

  來到循環內科,幾人在醫生辦公室坐下,值班醫生正在做心包穿刺,暫時沒時間。

  劉海森和羅浩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等了將近半個小時值班醫生才回來。

  交流后知道患者收入院,隨即緊急入心導管室行心包穿刺,排出約1500ml血清液。1

  心包穿刺術前急診實驗室檢查發現患者存在乳酸性酸中毒乳酸8.71mmol/L,pH值7.18,陰離子間隙 28mmol/L,急性腎損傷血尿素氮 25.1mg/dl,肌酐 1.94mg/dl以及轉氨酶升高,提示全身灌注減少。

  “你們懷疑患者是什么病?”劉海森問道。

  循環內科的值班醫生搖搖頭,“劉主任,患者還要完善相關檢查,現在只回來了幾項急診化驗,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誘發的惡心、嘔吐、便血、心包積液、急性……”

  他一連說出十幾個診斷。

  劉海森的腦袋瓜嗡嗡的。

  他一聽就知道患者病情極其麻煩,現在能給出確定診斷的可能性極小。

  大概率要周一全院會診,找到所有相關科室的專家才能有進一步的發現。

  “小羅,患者的心包壓塞已經得到了妥善的處置,你放心吧。咱們走,帶你嘗嘗省城的好吃的。”劉海森詢問完患者的相關情況后建議到。

  在他看來已經沒有任何留下來的必要了。

  可羅浩還是“執擰”的保持沉默,表情嚴肅,那抹陽光般的笑容也消失不見。

  這孩子。

  劉海森心里嘆了口氣。

  羅浩還年輕,就像是自己年輕的時候一樣,認為只要是疾病就應該第一時間得到準確的診斷以及及時的治療。

  殊不知人力有窮盡。

  省城的醫療資源還算是高端且充裕,但這么多年來劉海森見過診斷不明確的患者不知道有多少。

  這些患者里絕對多數醫生都盡了全力,但還是沒有明確、準確、正確的診斷。

  這是年輕人的一腔熱血。

  但總要識時務一些,羅浩只是來省城辦事,很快就要回去,劉海森笑了笑,這么短的時間連相應的化驗檢查都出不來,羅浩他竟然想那么多。

  羅浩沒有劉海森想的那些內心戲。

  因為視野右上角的系統界面已經出現改變。

  隱藏在人群中的重患原本只要求診斷一名患者,并且提示患者病情為重,請抓緊時間。

  可十幾秒前,系統任務界面忽然閃爍,雖然沒有聲音,但閃爍的紅色已經拉響勁爆。1

  任務中,在急診重患四個字后出現一個(),()里標注患者已出現肝休克。

  剛做完心包穿刺就肝休克了?!

  羅浩的眉毛擰成一團。

  “小羅?”劉海森見羅浩沒說話,便拍了拍他。

  “啊?”羅浩醒過來。

  系統閃爍的紅光告訴羅浩事情緊急,羅浩沒有猶豫,直接說道,“能借我白服穿下,我想看眼患者。”

  劉海森很不高興,“小羅,沒這個必要吧。這里是醫大一院,你還擔心不如你們礦總么。”

  他這話說得很重,羅浩早已經把劉海森的耐心消耗得差不多了。

  “劉老師,這位師兄,我懷疑患者的病情有進一步的惡化。”

  值班醫生對羅浩稱呼自己師兄很驚訝,這是有師承的醫生才會這么叫。

  他雖然沒有輕視羅浩,可依舊對羅浩的表達不滿意。

  羅浩在質疑自己的處置!

  在值班醫生看來羅浩懷疑自己損傷了患者的心肌。

  “心包穿刺在b超下完成的,你該不會覺得我穿進心肌了吧。”值班醫生徑直問道。

  “我想看一眼。”羅浩說著,雙手合十,輕輕動了兩下。

  那種迫切卻又無能為力的表現感染了眾人。

  就連羅浩自己都沒注意到“演技”的技能把他的心境放大,無形中掃平了一些障礙。

  “去看眼吧。”劉海森還是慣著羅浩,他無可奈何的說道,“要是沒什么事兒咱就走啊,一會我請你吃飯。你就來省城一天,總不能讓你餓肚子回去。”

  “謝謝,謝謝。”羅浩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臉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這副表情很平常,但在“演技”的加持下卻極有感染力,仿佛拒絕羅浩的請求犯了天大的錯誤似的。

  值班醫生也很無奈,但最后還是給羅浩拿了一件自己的白服。

  換了衣服,羅浩進病房。

  患者哪里不對!

  如果是平時,沒有系統提示,羅浩可能會忽略患者細微的改變。但系統白紙黑字寫清楚了“肝休克”,羅浩一眼就看出來皮膚的變化。

  黃了!

  “感覺怎么樣?”值班醫生詢問道。

  與此同時,羅浩走到患者身邊,沉聲說道,“閉上眼睛。”

  患者愣了一下,下意識聽從羅浩的吩咐閉上眼睛。

  “嗯?”值班醫生走到床邊,此時羅浩已經翻起患者的眼瞼。

  “黃了?!艸!!”值班醫生嚇了一跳,當著患者的面直接爆了粗口。

  “抽血,化驗。”羅浩沉聲道。

  微黃的眼瞼是黃疸的體征,一個心包壓塞的患者忽然出現黃疸,這是值班醫生沒想到的。

  劉海森原本只站在門口根本沒進來,可他聽到值班醫生的話后三步并作兩步“飛”過來。

  親手翻動患者眼瞼,一股寒意從劉海森心底升起。

  患者好端端的怎么就黃了呢!3

  不可能啊!!

  抽血,化驗,值班醫生親自拿著標本一溜小跑送去檢驗科。

  值班醫生親自送標本,檢驗科的醫生一定會第一時間做急診肝功檢查,這是最節省時間的一種辦法。

  也是最無奈的一種辦法。

  “小羅,你怎么知道的。”劉海森出了病房,怔怔問道。

  “劉老師,我猜的。”

  “……”劉海森惡狠狠的看了一眼羅浩。

  這小子一定沒說實話。

  “等化驗檢查回來吧,應該很快。”

  劉海森一肚子的疑問,可沒法問出口。

  陳勇站在一邊,也一腦門子問號。

  但沒有實驗室檢查做支持,光是查體還沒辦法確定,更沒有辦法估計患者肝休克的程度。

  很快,值班醫生一臉嚴肅的回來。

  路上他已經聯系二線,狂奔回來后沒等劉海森問,就直接說道,“暴發性肝衰竭,AST > 7000 U/L,ALT 4141 U/L!”3

  劉海森想過患者病情危重,但卻沒想到化驗室指標竟然在短時間內惡化到這種程度。

  “這位……師弟,你有什么意見?”值班醫生問道。

  他能給出診斷么?劉海森也看著羅浩。

  講真,劉海森不信。

  患者的病史劉海森是知道的,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復雜到了極點。

  就因為一周前醉酒、嘔吐,導致一周后便血、心包積液、爆發性肝衰竭。

  這之間有因果聯系?

  至少劉海森無法把它們聯系起來。

  “我試試。”

  “試試?”

  “試試?”

  劉海森和值班醫生異口同聲問道。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試試是什么鬼。

  詫異的目光中,羅浩拿出手機,撥打了個電話開始“試試”。1

  電話很快接通,是一個慈祥女性老者的聲音。1

  “趙老師,您好,我是小螺號。”羅浩親切打招呼。

  “小螺號啊,你在帝都還是來臨安了?”趙老師問道。

  “沒有,我在老家的省城,這面有個急診重癥患者……”

  羅浩也沒啰嗦,簡單寒暄后便開始匯報病史。

  就像是全員大查房一樣,羅浩簡明扼要的把患者情況說清楚,匯報給上級醫生。

  劉海森和值班醫生看傻了眼。

  試試,原來是這個意思。

  就是打電話搖人,只是不知道羅浩搖來的是何方神圣。

  “哦,是這樣。”老者沉吟了幾秒鐘,“查抗核抗體,anti-dsDNA、補體C3和C4。心包積液的穿刺液做病理檢查,估計是滲出液。”

  “好的趙老師,您考慮是什么病?”羅浩問道。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概率很大。”電話那面的老者毫不猶豫的說道。5

  “……”

  “……”

  劉海森和值班醫生、陳勇一陣凌亂。

  患者的病史在自己看來復雜無比,毫無頭緒,所有接觸患者的人就像是沒頭蒼蠅,根本找不到重點。

  可羅浩只是打了個電話,簡明扼要的匯報了一遍病史,電話那面的老人就給出了診斷。

  “系統性紅斑狼瘡雖然只有1.2%左右的概率導致心包壓塞,但考慮到爆發性肝衰竭以及腎衰等并發癥,診斷還是有依據的。”

  “去做檢查吧,結果回來拿不準的話再給我打電話。”

  “好的趙老師,辛苦您了。”羅浩一邊說一遍躬身,仿佛那位老人就在他的對面,又像是那位老人能看到他的尊敬。

  “那我掛了,你什么時候來臨安?記得來找我。幾年沒見,有點想你,抓緊時間來。”老人說完也不多啰嗦,掛斷電話。

  劉海森和值班醫生像是雕塑,傻乎乎的不知道該做什么。

  “師兄,麻煩抽血化驗,查抗核抗體,anti-dsDNA、補體C3和C4。”

  “抗核抗體一般需要48-72小時出結果,但要是催的緊,3個小時就能出結果。”

  “麻煩了。”

  羅浩說著,微微躬身。

  “害,客氣什么。”值班醫生快步去忙,但走到醫生辦公室門口的時候回頭問道,“你咨詢的是哪位大佬?”

  羅浩說了一個名字,值班醫生沒聽過。

  “八十年代老人家主持ZJ省總查房。”(注)

  呃……

  省總查房?

  不僅僅是年輕的值班醫生,這個古怪的說法就連劉海森都沒聽過。

  醫療系統的查房一般僅限于科室內部,院內大外科查房幾乎沒有,大內科查房只有高等級三甲醫院還存在。

  市內的醫院間查房都沒有過,更別說是省級查房。

  省總查房,還是醫療資源那么充裕的省份……

  劉海森淚流滿面。

  他沒聽說過,但卻通過剛剛只言片語馬上就信了。

  那位老人言語堅定、充滿力量,語氣平和卻又讓人無法質疑。

  這是哪路神仙!

  值班醫生迷迷糊糊的去忙,羅浩看著劉海森,“劉老師,抗核抗體您能幫著催一下么?患者可能熬不了那么久。”

  “我來吧。”劉海森嘆了口氣,開始打電話搖人。

  雖然周末搖人需要刷大量的好感度與榮譽值,但劉海森還是這么做了。

  一是因為患者病情的確嚴重,羅浩沒有危言聳聽。

  二則劉海森也好奇這個診斷是不是對的。

  羅浩的試試,竟然試出來ZJ省總查房的大佬,想來那位老人家已經將近百歲高齡了。

  老人家聽了羅浩的匯報直接給出診斷,又對羅浩寵溺異常,催促羅浩去看她。

  羅浩仿佛她膝下最受寵的小孫子。

  這小子,有點東西!

  三個小時后。

  劉海森看著電腦屏幕上的數據發呆。

  旁邊循環科的二線教授緊張的撥打電話,他的手有些顫抖。

  遇事不決,肯定要找風濕免疫。1

  “恰好”患者的化驗回報幾乎可以明確診斷是——系統性紅斑狼瘡。1

  “劉主任。”打完電話后,二線教授輕松了很多,“謝謝。”

  “……”劉海森有些茫然,但還是收下了這份謝意。

  他知道要是沒有羅浩的試試,等患者檢查結果出來,病情必然要被耽擱。

  到不說一定救不回來,但能早一天就是一天,能早一個小時就是一個小時。

  事情已經步入正軌,劉海森看了一眼羅浩。

  任務完成,羅浩正在看著系統面板,喜滋滋的。

  患者診斷明確,羅浩不信醫大一院連個系統性紅斑狼瘡都治不了。

  再“指手畫腳”的,就多事了,羅浩一向有分寸感。

  “劉老師,您帶我去別的地方看看?”羅浩小聲說道。

  離開循環內科后,劉海森站在走廊里停住腳,回頭深深看了羅浩一眼。

  “劉老師,您有什么指示?”

  “小螺號,你說的試試,就是這個意思?”

  “呃,要不然呢?”羅浩有些錯愕。

  “……”

  “趙老師是風濕免疫學科里的大牛級醫生,遇事不決肯定要找風濕免疫的醫生試一試啊。”

  “你和她很熟么?隨隨便便就打電話打擾人家。”劉海森問道。

  “不算隨便吧。”羅浩笑了笑,“人命關天,趙老師不會不高興的。而且咱們當醫生的,不是看不懂病就要和上級醫生匯報么,打電話搖人,這是基本技能。”

  “……”

  劉海森再一次陷入對深深的迷茫之中難以自拔。

  打電話搖人,這句話話糙理不糙。

  可在劉海森的腦海里,僅限于本院,省城其他醫院都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而羅浩呢?

  一個電話打給ZJ省總查房的趙老師。

  劉海森不知道該怎么描述自己糾結、復雜的心情。

  本來想借著羅浩來“參觀”醫大一院的機會給他介紹一下,讓羅浩知道礦總只是一灘小水洼。1

  但直到現在劉海森才想起來羅浩是協和八年制的博士,據說當年在協和風生水起,只是不知出了什么事兒才回到礦總的。1

  現在看,當年羅浩在協和風生水起絕對不是謠言,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貶低。

  羅浩可不僅僅在協和風生水起。

  時間已經不早了,甚至可以說很晚,錯過了午飯時間。

  “小羅,你還來得及么?不著急回去吧。”劉海森看了眼手機。

  “劉老師,我得取車,天黑之前趕回東蓮。”

  “嘶,天黑之前?”

  “是,如果可能的話我不走夜間高速。”羅浩有些惋惜,但隨后展顏一笑,“沒事沒事,劉老師您不是還要去礦總做手術么,下周末我請您。”

  劉海森還是有些遺憾,不知道為什么。

  還沒等他回答,手機響起。

  接起電話,那面傳來急匆匆的聲音,沒等劉海森說話,那面就掛斷了電話。

  劉海森像是戴上一張痛苦面具,肌肉灌注了混凝土似的,硬邦邦的。

  “劉老師,那……”

  “你先別走,咱們等一會。”劉海森皺眉說道。

  “怎么了?”

  “風濕免疫科的主任說一定要見你一面。”

  羅浩倒也沒什么,他不認識醫大一院風濕免疫的主任,便站在住院部大門口找了個僻靜地兒和劉海森有說有笑。

  期間羅浩接到段科長的電話,他們要“搭”羅浩的便車回東蓮市。

  風濕免疫的主任還沒出現,段科長和周天賜就走著找到羅浩。

  他們沒坐車,估計是在院外下車徒步進醫大一院。

  煤老板的車太招搖,讓人看見肯定不好。

  “小羅,又給你添麻煩了。”段科長遠遠的招手,臉上洋溢著溫和、親切的笑容。

  “段科長,客氣。”羅浩笑道,“麻煩您稍等一會,我這面還有點事。”

  “害,看你說的,本來就是我和小周打擾你了。”

  說著,段科長的臉一沉,故作嚴肅的“訓斥”道,“都說了叫段哥,你怎么還叫段科長。”

  周天賜微微尷尬,但依舊滿臉笑容站在一邊。

  “小叔,小叔!”5

  一個滿頭白發的老醫生從住院部里跑出來,一邊跑一邊大聲喊。

  他直奔劉海森跑來,劉海森一下子愣住。

  小叔?

  小叔是誰?3

  申主任在喊誰?!2

  注:一位畢業于浙醫大已經要退休的老主任閑聊的時候說起的,他在八十年代見習的時候還有省總查房這件事。3

  是我翻的太快了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