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啦,我前兩天還跟大總管說呢,已經在物色著人手了。”葉青凰連忙道。
只是葉子皓正忙著募集物資和審案的事,她沒細說。
雨停之后又是彩虹滿天的晴朗天氣,陳飛的信也寄來了,說他們正在靖陽縣,不日返程。
這時候收到信,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出發了。
而信中也有葉重信捎來的信。
周子康今年不來青華州。
周家爹的意思,貪多嚼不爛,畢竟以周子康這年紀單獨在縣城開下那家糧行已是不錯,加之又增加了糕點、海產的生意,本來就缺人手。
再加上葉重信夫婦肯定是要到青華州來的,而周家不能舍棄鎮上根基,又要管著縣城的生意,就會忙不過來。
讓他們短時間上哪兒找可靠的人手來管事?再說以后離得那么遠,想看眼孫子都不方便,他們不同意。
而葉重信也決定今年不來,明天與葉重義、陳家、趙家一起過來,因為今年是葉子皓不在家的頭年,過年的家族祭祀他要回去。
等明年開春,他做為一個已經到過青華州的人,自然也好照顧大家這一路過來。
看完信,葉子皓只是微微抿唇,便什么也沒說了。
葉青凰心中也是惆悵一嘆,這世界里交通不便,親人遠離就真的是天遙地遠,想見一面都難。
出趟門也是十分不容易,當初他們來赴任,可是用了那么多馬車來裝行李,車上人也擠擠的,好在一路投宿早,能讓大家多歇息。
而今陳飛他們兩趟南下也是為進貨,也能兩次在靖陽歇一晚,便給了剛分離的親人又一次見面的機會。
而陳飛信里也說,趙家那邊準備了許多桂花、好在桂花不是太重,一筐筐封好了就綁在海產籮筐的上面,每一車都增加了兩筐,再多怕拖不動。
而別的東西,他們沒有要,車馬、人手都不夠,這一路又遠,他們實在帶不動那么多東西,只得放棄了。
不然他娘又要往車上放干菜、醬菜了……
陳飛的信,讓剛因路遠難相見而惆悵的人,頓時又生起會心一笑。
八月初九,各縣城的往年災情統計便送到了府衙,葉子皓與周先生立刻核算起來。
縣令把不準城守大人的意圖,便用了各縣丞送來的往年文檔抄錄,以及一些重點村子的百姓口述記錄,做為證明。
最后略作統計的數據,最窮的縣受災面積多達八成,其余五縣也分別有六、七成多,多為村莊。
也有一些山溝里的窮家百姓、山民,因為田地少而反而受損沒那么重,但大雪封山,余糧不足,日子可是過得就仿佛與死神為伍。
看著那些數據,葉子皓和葉青凰的心都揪起來了。
相比之下,他們葉家村可算是富裕的村子了,畢竟他們村沒倒過房屋,也有余糧和干菜過冬,冬天早早堆了柴垛,只要不出門,根本不怕冷。
反而是每天燒著炕,暖和著呢。
而他們葉家村在東北方向的邊城,這里是在西北方向的普通縣城,并沒有接近邊關,為何會這般窮呢?
同情之后,葉子皓不禁疑惑。
“皓哥,等第二批墾荒安置好了,你去一趟那兩座縣城,實地了解情況,證明確實是時和地利不行,而非人的因素造成。”
葉青凰也在一旁看著那些數據,突然在一疊紙面指了指。
騾陽縣和萬陽縣。
而他們有個共同點,就是位于離陽山脈腳下,與離陽山另一邊的西陽州相鄰。
聽聞西陽州不窮不富,卻也太平。
而西陽州北方接壤北蒼邊境,算是西北邊城,也因此西陽州進深比青華州向北,以離陽山脈為臨界點,將青華州成為夾角護在身側。
說起來這青華州算是最好的地方了,左邊是西陽州接西北關,右邊是東華州接東北關,它卻退后呆在一個安全的地帶。
但在這安全的地帶里,卻有著六個相對貧窮的縣城,其中又有兩個是最窮的。
在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時代里,這現狀也讓葉青凰疑惑不解。
“好,騾陽離府城有五百多里路,萬陽則有六百里路吧,都在離陽山腳下,聽說離陽山也不是很高,但能遮擋不少北邊來的寒風了。”
葉子皓想到自己看過的《青華州府志》,就去找了出來又翻了翻。
騾陽縣令是個六十老頭,在任已有二十余年,可以說半輩子扎根在此,就等告老還鄉了。
雖說任官期為五年,但不上不下的,也會連任,就像靖陽的何縣令就是連任的。
一般調換得勤的多是州府城守,底下縣令甚至衙門主簿,都動得少,因為屬官只有熟悉當地民情、風俗以及吏政,才會更有效地辦好差事。
當然不勤換也會造成另一個隱患,那就是勢力根深蒂固,天高皇帝遠,就忍不住把自己當作土皇帝,欺上瞞下、一手遮天了。
這種人,若不被朝廷連根拔起,就會成為毒瘤。
只不過東黎朝政清明,若有貪官,但還沒有這般腐爛過,地方上也還有縣學直達天聽的權力,因而,朝廷對地方也不是一無所聞。
只不過是有些人無作為,但又暫時沒有更好替換或是沒有必要大動人事,才會繼續留著。
一個縣令,七品而已。
而今,葉子皓仔細看著這些七品縣令呈上的文書,又不禁琢磨開了。
“不說這兩個窮縣的原因,就說這現狀要怎么解決?咋感覺十有九成都需要接濟呢?”
“縣城只要經濟不癱瘓,至少村里有田地、城里有商鋪,那就一定有農夫、有富戶,再差的,就直接從當地富戶中找人捐助。”
葉青凰拿過葉子皓剛翻看過的《青華州府志》也翻到那兩座縣城的記錄看了起來,卻說道。
“咱們每次都是從府城想的辦法,縣城也有不少有錢人家,不能置身事外。”
“就是這次起心太晚了,不然早些帶信兒過去,讓下去的人了解了一下實情,城里有多少大戶,到時每戶捐萬兩,再從糧行或地頭出糧,濟于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