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六章 成本

  說著說著王光海問了一個關鍵性問題:

  “老馬,你們現在投射一公斤物質到94公里,大概耗電多少”

  馬院士摸了摸下巴:

  “在空氣中投射,我們那個太空艙重34噸左右,消耗了130~135萬千瓦時電能,1公斤差不多消耗40千瓦時。”

  “如果擁有60公里的真空管道,太空艙估計可以一下子被投射到200公里以,假設太空艙一半是燃料和死重,也就是說1公斤物質消耗100千瓦時左右的電能。”王光海盤算起來。

  “現在的電價是5毛錢每千瓦時,相當于1公斤差不多50華元左右吧。”李仲庭插了一句。

  馬院士搖了搖頭解釋道:

  “你們忘記算真空管道的維持電力,還有質量投射器的成本分攤。”

  “就算是1公斤100華元的電力成本,也非常劃算了,另外質量投射器的成本分攤,如果發射多了,成本自然會被分攤小的。”李仲庭對于這個成本已經非常滿意了。

  其實對比一下目前各個國家的發射成本,就知道其中差距了。

  米粒家nasa的航天飛機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2.7噸,每公斤的發射成本為19824美刀,每次的發射費用高達4.5億美刀。

  但在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蒂斯號”執行完最后一次飛行任務后航天飛機已全部正式退役。

  西空局最新型號的阿麗亞娜五型火箭近地軌道有效載荷已經達到了21噸,每公斤的發射成本為10313美刀,該型火箭每次發射的費用為至少為1.65億美刀。

  毛熊家的聯盟fg\/弗雷蓋特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6.9噸,每公斤的成本費用為7246美刀,每次發射的費用為5000萬美刀。

  太陽國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使用的h2b型火箭有效載荷為19噸,每公斤的運輸成本為7104美刀,該型火箭每次發射的費用為1.35億美刀。

  另外公開資料顯示,東唐在胖5等新一代運載火箭服役前,長3b型火箭曾是東唐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有效載荷為12噸。

  長3b是東唐發射大型通信衛星的主力,也是唯一將3.5噸的嫦娥三號和四號軟著陸落月探測器發射進月球軌道的火箭。

  每公斤的運輸成本為5833美刀,每次發射的費用為7000萬美刀。

  天竺最大運載火箭(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號稱目前世界現役四種重型火箭之一。

  但該型號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遠遠落后于東唐的長3b,僅為3.8噸,每公斤的運輸成本為3947美刀,該型火箭每次發射的費用為1500萬美刀。

  是不是感覺非常便宜,問題是這個運載火箭只能由天竺人內部消化了。

  因為別人不敢用,以三哥的尿性,這個運載火箭的可靠性是一個大大的問號,發射失敗就不說了,要是一不小心把衛星送到國際空間站去,那就搞笑了。

  不要以為這種事情不可能,畢竟神奇的三哥是沒有什么不可能的,他們發起狠來,連自己的飛機都可以干下來,就問你怕不怕。

  目前認為是發射成本最低的火箭,是米粒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

  獵鷹9號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2.8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為8.3噸;發射至火星的運載能力為4.02噸。

  早期該型火箭每次發射的費用為6200萬美刀,實現一級火箭可回收重復利用后,每次發射的費用約為4400萬美刀。

  發射到近地軌道的運輸成本僅為每公斤1930美刀;發射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輸成本為每公斤5300美刀。

  假設質量投射系統整體造價3000億華元,一年投射1.5萬噸物質到外太空,平攤到每公斤的成本就是2萬華元。

  如果是兩年就是每公斤1萬華元,三年就是每公斤6666華元,四年就是每公斤5000華元,五年就是每公斤2500華元。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推移,質量投射器的成本將越來越低,哪怕到時候加維護費,也會變得非常劃算。

  更何況這個質量投射系統,估計也用不了3000億華元。

  畢竟最困難的真空管道,使用磁真空薄膜來完成,成本應該不會太高。

  夜深人靜,四人從意猶未盡的回去休息。

  2019年1月6日。

  趙紅星、李仲庭、王光海三人一大早就起來洗漱,然后吃了招待所提供的早餐。

  便帶著航天局的人,向銀河科技的20廈而去。

  盡管外面北風呼嘯,但是南國的冬天在趙紅星等人心中,那是火熱火熱的。

  暖暖的陽光下,他們來到了樸實無華的20廈。

  馬院士也到了,就在門口等著趙紅星他們的到來。

  “老馬,早呀!吃了沒”李仲庭笑著問候著。

  “吃了,跟我來吧!”

  馬院士帶著一行人進入大會議室里面。

  大會議室里面,已經有不人在那里了。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銀河科技研究所的人,有材料研究所、電池研究所、電磁彈射研究所、真空工程研究所、大氣運動研究所、飛艇研究所、天體物理研究所、外層空間研究所、太空工程研究所等等。

  但凡涉及到這一次搭建質量投射系統的研究所,通通到場來參加會議。

  另外還有負責搭建超算中心和供應原材料的星河集團,他們派了幾個代表過來旁聽。

  “銀河科技的研究所好多啊!”李仲庭看著一大群研究員或者工程師桌的牌子,各種各樣的研究所都有。

  “不多,就兩百多個!”馬院士對于銀河科技的研究所也是了解個大概。

  畢竟他經常要和研究所管理委員會打交道,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兩百多個還不多”李仲庭心里面不由的吐槽起來。

  東唐航天系統的研究機構就是那些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包括東唐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東唐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蜀省航天技術研究院、滬航天技術研究院、東唐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東唐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等等。

  而銀河科技里面也有媲美他們研究院的大型研究所,比如材料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軟件研究所等等。

  在接收了洛克菲勒財團的一部分勢力,加東島的半導體力量,三鑫集團和雪梨公司的科研力量,銀河科技的科研力量可以說是空前壯大。

  會議還沒有開始,馬院士便帶著趙紅星、李仲庭、王光海三人,和銀河科技的研究人員認識一下。

  “這位是材料研究所的總負責人李想先生。”馬院士給趙紅星等人介紹道。

  三人也連忙打招呼,不過李想卻顯得不冷不熱,趙紅星三人也見怪不怪,那些科研人員總有一些怪咖存在的。

  特別是銀河科技這種企業之中的研究員,那是憑實力說話的,不像單位里面可以熬資歷和走人情。

  而眼前的這個李想,最多就三十歲,就已經是一個大型研究所的負責人,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一圈走下來,李仲庭、王光海三人也見識到銀河科技的人才濟濟,以及年輕活力,超過五十歲的研究員寥寥無幾,除了少數像馬院士這種外聘性質的大牛,大多數研究員都是三四十歲左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