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四章 眾人論“仁”

  聽完孔母教子的故事,徐校長恍然大悟,這是徐校長第一次聽說這個故事。孔子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響和指導著徐校長的教育教學實踐,你比如說“因材施教”,就指引著徐校長在學校大力推行分層教學、個性化培養。在徐校長心里,孔子就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今天聽了顏康教授講的小故事,徐校長明白了,原來孔子的這些思想,很多很多都是來自孔子的媽媽。

  徐校長接過話筒:

顏淵問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難道還在于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于禮的不要看,不合于禮的不要聽,不合于禮的不要說,不合于禮的不要做。”顏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

  這事顏淵問仁,師徒倆的對話,接下來還有一個小故事。

司馬牛問仁  在里面,有并列的兩個詞條,前面一條叫“司馬牛問仁”,接下來的一條叫“司馬牛問君子”。

  司馬牛問孔子到底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仁者,其言也讱。”翻譯過來就是:“什么叫作‘仁’呢?不愛說話,說話很慢、很笨的,就是‘仁’。”

  司馬牛覺得這個答案很怪,也很納悶:“只要說話笨一點兒就可以當仁者了嗎?”所以司馬牛又問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就回答:“君子不憂不懼。”司馬牛立刻又問:“不憂不懼就能當君子了嗎?”

  同樣是問“仁”,不同的人問,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樣的。大家琢磨琢磨,是不是有點意思。

  對司馬牛這個人,司馬遷在中,他形容司馬牛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焦躁、沒耐心、愛頂撞老師。一天到晚不用大腦思考,每天就在那里憑直覺來判斷老師的話,所以孔子就故意針對司馬牛的缺點,去回答啟發他,讓司馬牛慢慢地去感悟。

  而顏回這個人,他家境清貧,卻潛心好學,一直受到孔子稱贊。孔子曾稱贊顏回“不遷怒,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者回也”。所以孔子回答顏回也是針對顏回的特點來的,只是強調個人自身應該怎么做,相信顏回悟到的會更多。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老師跟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老師知道自己的學生的毛病在哪里,而且也知道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對付這個學生,給他一種什么樣的教誨。

  其實這才是教育的真諦,真正的教育就是就是啟發引導人去感悟思考,而不是簡單的說教。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又有誰能說清楚什么是“仁”呢孔子講了很多,孟子也講了很多。古今之文人墨客,圣賢先哲也講了很多。但是能留在我們心里,我們能記住的又有多少呢?再就是即便是記住了,說一套,做一套的人,不是大有人在嗎?有的人滿口仁義道德,做起事來全是些雞飛狗叫之事。

  徐校長的話一下子激發了大家的熱情。

  線上線下,圍繞著“仁”字大家熱烈地討論了起來。

  喧鬧的大街發來了帖子: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就是說:“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尊敬他。

  紫夜星辰說: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此乃仁也。

  給人以有禮貌的言語,讓人感覺比布帛還要溫暖。給人以講話尖酸刻薄的語言,會給對方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傷害,比用長矛利戟刺人還要嚴重。言語禮貌就是仁。

  肥螞蟻說: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熱烈的討論聲中,秦晨接過了話筒。秦晨說:我跟大家分享一篇小文章,我昨天晚上看到的,激動得我一晚上都沒有睡好。

  “仁”,是一個會意字。從人,從二。右邊的二是重文。三個“人”聚在一起為“仁”。本義:博愛,人與人相互依靠,聚在一起,互幫互助,相親相愛。

  仁愛的實行是人人皆可為的,和階層地位無關。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貴賤之分。這才是真正博愛的體現,仁者并非只會關懷比自己輕賤的人,仁者眼中只有貼近仁與遠離仁的人。遠離仁的人禍害自己與身邊的人,貼近仁的人能夠成就別人同時成就自己。

  然而仁愛的實踐又是任重道遠的,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嚴格遵循“禮“的規范,時時檢束自己的身心,即便在沒有人的地方也能夠如同在大庭廣眾之下一樣不懈怠放縱。

  “禮“的作用是在邪僻之心沒有產生的時候就遏制在萌芽中。

  仁的體現就是禮,所謂“非禮勿聞“、“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動”。其實就是正心,正視聽。倘或一個人說自己是仁愛的,卻不知道守好自己的眼、耳、舌,做不到杜絕邪僻,隨從自己的私欲去觀看邪僻的事物,聽聞邪僻的信息,說邪僻的話,而不知羞恥,自以為樂。這個人一定會危害到自己和身邊的人。

  天下沒有人認為自己是不正義的,即便是罪犯也認為自己是對的。如果僅憑每個人認為自己是正義的,那么君子、小人,仁者、奸人也就沒有區別了。的確從本質上來說,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都可成為圣賢,但同樣也都可以成為小人。

  區別就在于言行上,君子在細微處見精神,即便是小事也不放縱自己的身心。誠心守善,體現在外就給人以溫純敦厚的感覺。言語祥和就可以善慰人心,行事不逾越常理就踏實可靠,所以眾人都能受其感化,愿意親近他。

  小人日常行為放縱,內心私欲膨脹,不能忍讓和耐守寂寞,就容易胡作非為,性情亢奮,驕傲自大,詭辯滑舌,論人長短,好傳是非,甚至損人利己,更有甚者損人不利己。日久方長,眾人唯恐避之而不及。

  君子能夠汲引他人的仁愛良善之心成就別人,而小人卻總唯恐天下不亂,希望讓每個人都和他一樣在人性的陰暗面中度日。

  善人與善人處,日益進其仁。惡人與惡人處,日益漲其惡。

  自古道仁愛之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不可廢棄。天子去仁,國家昏亂。庶人去仁,家庭紛亂。

  存而養之,人間自然如處天堂,家庭和睦,朋友相親,眾人相愛。

  去而舍之,地獄就在人間,相互競爭,爾虞我詐,永不知足,眾叛親離。

  心變了,世界就變了。所以君子見邪僻,唯恐避之而不及,小人見邪僻,卻狂傲自恃不以為然。是以君子視善、語善、行善,博學于文,守之以禮,仁而愛人,持而久之,所行之處無處不得自在,至善生神,神生仁愛,仁愛就具足智慧,智慧足以成就一切。最終能與天地并立,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