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99章 亞圣公

  牛油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山狐貍幽谷,石洞之中。

  洪易放下一部經書,環視四周石壁、書架上,密密麻麻的書冊。

  嘆了一口氣。

  嘆自己命運之奇。

  竟能遇得那如人一般的老狐,帶到這處地界,竟有十數萬卷藏書,浩如煙海。

  想起自己雖是堂堂侯府之后,卻不被允許讀書習武。

  武溫侯府中,有三位夫人。

  她們的公子小姐,自幼便開始習練高深武學。

  哪怕是其余小妾所出的庶子庶女,也是一樣。

  唯獨只有他和大兄,這也不許,那也不許。

  往日里讀書,還得四處求告相借。

  若非得遇老狐,又哪里有這許多書任他隨意閱覽?

  習不得武,若連習文一途也斷了,那他立場今后要為娘親和大兄求一個追封,也就成了個天大的笑話了。

  “洪公子,天色將晚,老狐我該送你回去了。”

  洪易正想著,石洞外走進一只如人直立的老狐,笑吟吟地道。

  洪易站起身來,行了個禮:“勞煩老狐前輩了。”

  這老狐也沒有名字,也或許是不愿告訴他,只讓他以老狐相稱。

  他每日里來這幽谷中為狐貍們講學,順道遍閱群書,雖是愜意,卻也不是那么容易。

  至少是萬萬不能讓府里發覺的。

  否則只是禁他足不許他出門,倒是輕了。

  就怕被人抓住把柄,污他一個勾結異類的罪名,那便萬劫不復了。

  洪易雖然不知道自己母親身死的真相,但他聰慧異常,卻能覺出其中異味來。

  知道母親的死,絕非尋常,只怕與那位趙夫人脫不開干系。

  所以他絕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自己的處境。

  這老狐極為不凡,非但會說人言,還有一身不俗的道術。

  洪辟數月以來,都是得他相助才出入武溫侯府自如而不被人所察覺。

  老狐笑呵呵道:“洪公子客氣了,你有教無類為我狐族講學那是天大的恩德,些許小事何談煩勞?”

  “我算什么有教無類?如今玉京城中,那位兩次引得百圣齊鳴的文道新圣才是真真正正的有教無類。”

  “我聽人說這位新圣講課,非但不擇賢愚,不分聰慧癡頑,來者皆可入其門聽其道”

  “而且連人妖之別也不放在眼里,每日聽他講課的,還有不少從深山之中慕名而來的妖類,”

  “便是那未開智靈的禽獸之流,也常被其妙音吸引”

  “傳聞其開課講學之時,座無虛席圣上所賜予的那座亞圣府,院墻內外屋檐瓦頂,都可看見無數小獸飛禽流連不去”

  “如此教化真不知該是何等勝景?”

  洪易小臉上帶著毫無掩飾的憧憬。

  他對這位文道新圣可是早已如雷貫耳。

  除了傳說中與他相關無幾的稚齡外,還有種種事跡,都令聞者不可思議。

  那座亞圣府,便是當今陛下親自賞賜。

  傳聞,當初這位新圣,就是與他父親,武溫侯爺交過手。

  非但沒有敗,反而顯出了與他父親分庭抗禮的恐怖實力。

  不過,在那一戰中,他的府邸卻是被交手余波所毀去。

  當今陛下在觀閱了那位新圣所書寫的圣道文章后,拍案叫絕。

  一連數日,都在朝上大加贊譽,稱大乾文道興盛在即,只此一書,便能為大乾平添三成文運。

  其功績可比拓疆萬里!

  聞聽新圣府邸受損,便頒下旨意,大加封賞。

  非但賜下了一座府邸,還御口親封了亞圣公的封號。

  聽說,原本要封的是“衍圣公”,還是那位新圣百般推辭,言道不敢當受“圣人”之稱,才退而求其次,封了一個亞圣公。

  爵比國公,位高德尊。

  在朝中一眾文人大臣的維護下,便是有人不服,也無法壓得了。

  一個與他年歲相仿的人,卻已經有了如此光耀天下的名聲成就,怎不令他向往?

  若他有這位亞圣公的成就,不,哪怕只是一成,娘親和大兄的追封就輕而易舉了。

  “哈哈,洪公子也不必艷羨,”

  “以洪公子如此天資聰慧,他日成就,就算不如那位亞圣公,想必也差不了多少。”

  老狐笑慰道。

  狐眼中閃過異光。

  心道,你又哪里知道,恐怕那位與你淵源匪淺啊。

  兩人說話間,已出了幽谷,往西山腳下行去。

  老狐陰神出竅,如同平地里刮了一陣大風。

  卷起洪易,神不知鬼不覺地入了玉京城中,便告辭離去。

  至于那武溫侯府,老狐雖然是道術高手,卻是不敢靠近,只能讓洪易自行回去。

  好在洪易也只是不受待見,還并沒有到被禁足府內,如同囚犯一般的地步。

  只要他行舉沒有讓人發現什么異常,還是沒有人會理會他的。

  老狐回到幽谷中,來到藏書的石洞中。

  那一層層書架間的陰影,竟轉出了一個人。

  一個千嬌百媚的少女。

  舉手投足,自有一股媚態,眉眼顧盼間,盡是勾人的風情流轉。

  洪易根本想不到,他每日里在石洞中苦讀,竟還有這么一位美人相伴。

  “這個洪易,便是先生所推薦之人?”

  這個美艷到極致的少女,從書架后走出,手里還拿著一本厚厚的書籍。

  老狐捋著頷下的一縷狐毛:“不錯,倒是一位天姿卓絕之人,那位武溫侯爺,真不愧是人中之龍,大乾柱石,”

  它搖頭嘆道:“非但自己了得,生的兩個兒子也這般不得了,恐怕日后成就有過之而無不及,上天待之何其厚也。”

  美艷少女詫異道:“哦?你已經確定先生便是那位侯爺另一位兒子了?”

  “不難推算,”

  老狐道:“聽說武溫侯爺與太上道圣女育有兩子,在侯府中都不得待見,那圣女被屈殺,二子送葬,其中一個,葬身狼腹,”

  “老狐我已經查過了,這西山中的狼群,近幾年來,并沒有一只曾吞吃過生人,”

  “還有先生與洪公子長相,簡直一般無二,”

  “可想而知,當初先生必是假死脫身無疑,那位武溫侯爺,對親子如此,未免也太過于令人不恥。”

  “他人之事,自有他人去了,”

  少女笑道:“但你如此暗中調查,就不怕惹怒了那位亞圣公?”

  老狐頓時苦著臉:“我哪里知道,先生竟會這般不得了?”

  “當初他初來時,我請他為族中小輩講學,帶他到此谷中,又將藏書相示,若是沒有查清其來歷,又怎敢如此?”

  “只是不想,這隨意請來的一位教書先生,竟然會是如此驚天動地的人物,那是足以為天下師的圣人啊!”

  老狐現在說起,都深感不可思議。

  雖然他早已體會到先生的不凡之處,僅僅是那部刻在山壁之上,尚無人發覺的經文,就絕對不比什么文道圣道的學問道理差了。

  僅憑此山壁留經,先生就足以名流千古,澤被萬世,哪里需要什么圣人之名,來錦上添花?

  可他也萬萬沒有,這位先生的名頭,會漲得這么快。

  才分別不過短短年余,就已經天下誰人不識君了。

  亞圣公啊……

  若非其謙遜推辭,就是可比擬千年世家的“衍圣公”了!

  雖說調查底細,是在有交情之前,情有可原。

  其余的細節都是老狐自己推測出來的,但他還是心中發怵。

  生怕會被怪罪。

  少女嫣然一笑,令得這石洞中都被照亮一般。

  “你也不必過于擔心,我看你是當局者迷,那位先生的本事,想要改變形貌,不被你所覺,是輕而易舉之事,”

  “當初既沒有遮掩,想來也根本沒有在你面前隱瞞的意思。”

  老狐嘆道:“我也如此想,只是先生對我狐族如此大恩,老狐終究是心中不安啊……”

  “這位亞圣公,可沒有你想的這般的小氣,”

  “華陽初上,宮燈夜明,萬千白衣,有教無類。”

  少女美目流轉,念誦出幾句最近玉京城中最為膾炙人口的幾句歌謠,嘆道:“賢愚不拒,無分貧富,人妖無別,亞圣府中,講學臺下,數萬學子,盡著白衣,”

  “如此胸懷,可容天海,又豈會記掛你這區區小事?”

  老狐如夢初醒:“是了,是老狐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哇。”

  “我倒是對這位洪公子更好奇,”

  少女忽而道:“以那位亞圣公之能,就算心有顧忌,要化名顯世,但為何要將他這位兄弟,引來此谷中,暗中傳授經書,”

  “卻又不以武功道法相授,連那后山山壁上的武經,也不讓他去學,反讓你刻意引導,不讓他這兄弟去發現?”

  “是啊……”

  “也許他忌憚那位武溫侯爺,還有那個惡毒后母,畢竟不論武溫侯,那位趙夫人背后,可也不簡單,”

  “先生如今即便是聲名如日中天,可心性高潔,怕也難防小人。”

  老狐說道。

  他不愿對“先生”有半點不敬,只以心性為由。

  其實心中潛意識也認為,如今的先生,還遠不能與武溫侯府相提并論。

  “這才是我奇怪的,即便他顧忌自己那位冷酷和父親,和狠毒的岳母,可以他的本事,將他兄弟收在門下,自己教導,又有何不可?”

  少女饒有興趣道:“如今卻是天下人都能入他門下,反倒將自己親兄弟往外推。”

  老狐擺手道:“哎,先生智慧高遠,所思所慮,哪里是我等凡人能猜測?你也莫要多事了。”

  “不日,你便要返回元突國,可做好準備?”

  少女笑道:“當然,這次回去,就不知何時能再來了,真是有些舍不得啊,那位亞圣公講的課,真的是令人流連忘返,不忍相棄。”

  “那些子曰詩云的,我是聽不懂,不過其每日課后私下所講的西游釋厄傳,不過聽了幾句,便令我道術大進,”

  “原本兵解重修,沒有至少十八年苦修,我難回鬼仙之境,如今,估計能省卻我至少數年苦修。”

  “聽說那位武溫侯曾向乾帝進言,封禁這西游釋厄傳,使得市井中無有流傳,若非這位亞圣公如圣眷正隆,非但不能再講,恐怕還要被捉拿問罪,”

  “有那位武溫侯在,以后還能講多久,還真不一定了。”

  少女臉上露出嘆惜不舍之色,卻沒有半分虛假。

  “先生的事,也不是如今的你能管的,”

  老狐正色道:“你且回去好生謀劃,來日以元突公主的身份,大有可能嫁入乾室,成為乾帝妃子,那時,自可為先生助力,報先生于我狐族的大恩。”

  “聽你的便是。”

  少女美目流轉,靈動跳脫,但是對老狐所說,卻也沒有異議。

  她兵解數世,紅塵早已看淡,對于嫁與乾帝為妃,卻沒有什么抗拒。

  再說洪易被老狐送回玉京城,卻出沒有急著回侯府,而是在城中四處亂逛。

  這是他慣用的伎倆了。

  每日都會出府閑逛,漫無目的。

  只是為了掩飾,故意做出個無心向學,一心貪玩的頑童之相給人看罷了。

  他那父親常年在外,不在府中,其他人也懶得搭理他。

  見得多了,倒也沒有人理會,更不會想到,他竟是每日都潛出城外去苦讀。

  “真是想不到,新圣是個只有八歲的稚童。”

  “你說,這事也透著稀奇,一個八歲的娃娃,怎么就這么厲害呢?我家那娃娃也是八歲,連奶都沒斷呢!”

  “呸!就你家那憨兒,也敢跟亞圣公相比?”

  “諸位學兄,今日可曾去亞圣公府上聽講?”

  “自是聽了,受益匪淺,如醍醐灌頂啊!”

  “果真是在世圣賢,三言兩語,便解吾許多疑惑,今年大考,必定高中!”

  “我確是十分好奇,亞圣公所說的君子六藝,究竟是如何驚世之學?”

  “對對對!前些日子,便聽說了,亞圣公再過不久,便要在課上傳授君子六藝。”

  “亞圣公說了,所謂君子,當六藝俱全,否則便只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腐儒罷了,實在不配談大道學問。”

  “我聽說,當初亞圣公與武溫侯爺交鋒,便是以君子六藝,與其分庭抗禮而不拜!”

  “如此說來,我儒門學子,日后當不會再被人嘲笑手無縛雞之力!”

  “真是可喜可賀!”

  “嘿嘿,那黃口孺子,竟也敢稱圣?”

  “且看罷,他今日越狂,站得越高,他日就摔得越疼。”

  “小小孺子,也敢開宗立派?我聽說,那方仙道的仙師,早就看不慣其風頭太盛,已派遣了道術高人,前來與那小子論道,要挫其風頭。”

  “不止如此,那幾個在天州邊緣的千年世家,諸子之后,那才是真正的儒門正統,連圣地宗門也要避其鋒芒,聽說這幾大世家,對于新圣出世,也有不滿,只是自恃身份,只當其小兒玩鬧,也不與計較,否則……嘿嘿!”

  洪易聽著市井坊間的議論。

  有販夫走卒,有文人士子,有高門權貴,也有寒門布衣。

  有稱贊的,有憧憬的,自然也有詆毀的。

  不由微微搖頭。

  但是其中得來的一些信息,也令他心下微驚,為那位素未謀面得亞圣公擔憂。

  他倒是也想去亞圣公府聽課,只是聽說父親與那位亞圣公不和。

  府中也早有嚴令,不許府中一切人等去沾那亞圣公。

  他若被發現去了亞圣公府,怕是回到府里,小命都不保。

  “唉……”

  嘆了一聲,看了看天色,時辰差不多,便往府里回走。

  外間紛紛擾擾,洪辟卻沒有理會。

  他也根本顧不不上。

  洪辟現在正在乾帝賞賜給自己的亞圣公府里。

  大通坊那座小院,根本不可能經受得住他和洪玄機交鋒的余波。

  在眾人離去之后沒多久,就整個化作了齏粉。

  真正被夷為平地,連殘垣都沒有留下一點。

  他正在這座大房子里,面對著一群不速之客。

  一個年輕道士,正滿臉不屑冷笑:“儒門修身之術?嘿,不過小道爾……”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