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85章 勝iPod半子,快時代半步

  顧松接到劉漢豪電話的時候,正在廖慶民的酒桌上。→八→八→讀→書,.↓.o≥

  正如閔守正說的一樣,他既然回到了家,是一定會跟領導們匯報的。

  當然,廖慶民也沒有讓他第一時間出現,給足了他和家人團聚的時間。

  顧松在家好好吃了一頓飯,又借關心事業發展的話題去謝鴻信家蹭了一頓飯。謝茵然小蘿莉又長開了一些,現在和顧松親近了一些。

  “葉智妍阿姨跟電視上一樣漂亮嗎?”

  聽到謝茵然這樣問,顧松感覺心里苦。

  我可是叫智妍姐的,你叫阿姨,什么意思?

  “哥教你,年齡相差18歲以內的,一律叫哥哥姐姐,知道不?”顧松循循善誘。

  謝茵然看了看聶自強,不知道怎么叫好。

  叫了兩個月的聶叔叔了,可是按照顧松的標準,好像該叫聶哥?

  謝鴻信哈哈大笑:“別管她,小丫頭什么也不懂,喝酒!”

  顧松無奈,確實混著混著,自己混成了她爸爸那一輩的了。

  他趕緊不勝酒力一般說道:“謝叔叔,我喝不得了。”

  謝鴻信眼睛一瞪:“扯淡,瞧不起我是不是?”

  顧松慫了,趕緊端杯自罰。

  在謝鴻信家一頓宿醉,第二天就得赴廖慶民的宴了。

  “已經送廠流片了?”顧松也有一些意外之喜,電話來得真是時候,廖慶民剛問起第二期投資的事。

  “已經送過去了,實驗數據都沒問題,論文已經發出去了。跟u盤控制芯片不同,這個成果真是世界性的。dac的突破,只用來做mp3,真是大材小用了。”

  聽著電話里傳來的聲音,顧松笑瞇瞇地說:“其他領域的應用再說嘛,劉教授,接下來你就安排一下,首先支持漫游者mp3的芯片需求。八八讀書,.2√3.¢o”

  掛了電話,他笑著說:“第二期投資,就是等這個成果!”

  廖慶民好奇地問:“什么成果?”

  顧松想了想說:“這么說吧,da也叫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的轉換器,它的主要應用領域,一個是音頻,一個是校準,一個是電機控制。其他的我們不說了,就音頻這一塊,以后全世界最頂尖的音響電子設備,得用到我這個技術。”

  一桌人都愣了,廖慶民想了想,確認似地問道:“全世界?”

  顧松點了點頭:“小到一個隨身聽、mp3,大到電視臺、電影、演唱會,都得這套技術。之前,這一套編碼算法已經在由xin插nbu推動設立為國際的新標準,現在,我也有成熟的硬件解決方案了。芯片的研發已經完成了。”

  廖慶民并不能聽懂,但是顧松話里的意思他明白了。

  他不確定地問道:“漫游者在永寧的第二期投資,跟這個成果有什么關系?”

  顧松笑道:“第二期投資,是要做世界最好的mp3生產線,自然要等這個成果。”

  “預期……產值呢?”廖慶民問道。

  預期產值?

  顧松想到ipod。

  這是一款救了蘋果一命的產品。

  在01年剛發布的時候,因為不兼容windows,這款產品直到2002年的上半年一共都才銷售了不到30萬臺。

  一直要到03年ows之后,ipod才開始井噴式發展。

  到03年的6月,ipod累積銷售100萬臺,而到03年年底,就破了1000萬臺。

  而05年一年,就2200萬臺,到07年,突破1億臺。

  這個系列的總銷量,超過了4億臺。

  4億臺什么概念?千億美元級的總銷售額。

  支撐這家公司順利地走到了智能手機時代,奠定了它稱霸全球的基礎。

  顧松不知道在與這個對手競爭市場的路上會發生什么,他只能說道:“這個方向,我只能說是一個每年百億級別的市場。現在,我擁有了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但最終能走到多遠,我也不清楚。”

  廖慶民這這才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

  “百億?”

  顧松點了點頭,舉起酒杯說:“投資的準備其實早在做,但沒有芯片,一切都白談。現在可以加班加點地啟動了,我爭取能在過年前后,拿出樣品。”

  廖慶民環顧一周:“需要永寧這邊協調的,我們全力支持!”

  顧松喝完酒,心里自然知道,想從現在就開始干掉ipod,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但沒關系,國內市場有國內的優勢。

  音樂版權是國內現在的短板,也是他的機會。

  如果閃存的技術也有突破,最先進的閃存加上最先進的音頻解碼芯片,自己已經有了一席之地。

  至于全球的市場戰略,沒關系,時間也不是那么緊迫。

  ipod也得等到04年05年才開始發威!

  到時候,自己計劃的一條條路,就該匯合到移動互聯網元年這一個節點上了。

  現在,趕在03年10月前,要勝ipod半子。趕在iphone問世前,要快時代半步!

  沒有硝煙的一qiang,悄悄地在永寧“嘣”地響起!

  那一頭,劉漢豪是因為項目進行到了關鍵時間而按捺不住地加班,終于出了結果。

  這一頭,倪光北和林耀東卻被顧松的設想弄得yuxiansi。

  《關于tsv技術運用在存儲芯片封裝工藝上的可能性》。

  顧松開宗明義地說:“tsv技術如果能運用在存儲芯片封裝工藝上,對存儲芯片領域帶來的是質的突破。我們只需要先在我們可以掌握的制程工藝下完成這一套工藝,它的可能性就能得到驗證。在更先進的制程工藝下,無非是具體流程的改進和突破。”

  言下之意,哪怕達不到100納米以下的工藝水平,先在一微米級別的工藝下,是否能驗證這種工藝?

  顧松在這份材料了,總結了他自己和林耀東搜集出來的資料,從其中一些思路里,提煉出了這個方案。

  而且,他也給出了一些具體需要攻破的點。

  倪光北心癢癢的是,確實,如果按照顧松的闡述,只要在這幾個具體的點上有了解決的方案,就能通往最終的結局:不受限于制程工藝,彎道超車,可以制備出容量領先的存儲芯片。

  至于其中因為立體結構帶來的算法要求,恰好,之前u盤控制芯片研究時,其中的一些算法結晶提供了基礎,有些思路是相通的。

  燧石研究院的u盤控制芯片之所以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就是因為其中的一些算法思路,不同于以往的常規思路。

  而林耀東,則被這種大膽的想法拓寬了思路。

  之前,他只想著怎么從存儲芯片的邏輯結構上去改進,提升存儲芯片的可能性。

  沒想到,顧松卻繞過了這個核心的點,轉而從封裝工藝上考慮。

  具體的封裝工藝他不懂,但這個思路卻提醒了他,存儲芯片的結構,有沒有從2d進化到3d的可能?

  沒道理存儲單元也只能是二維結構不是嗎?11“”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