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03章 萬物生

  曲高和寡,對這樣的主題,產業圈里自然是反應寥寥的。

  但官方的立場顯然不同。

  這是一個挺好的機會,利用梨湖大會的影響力,借助人工智能領先企業的嘴,去緩和一下社會上緊張的情緒。

  于是,對顧松提出的這個主題,官方反而給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

  當然,產業圈也不是無事可做。

  經過了一年多的發酵,諸多人工智能方面的點子、企業,已經如同雨后春筍,迅速茁壯了起來。

  他們寧愿相信,這是燧石科技對官方需要的一次迎合。

  而在實際上,當然還會是更創新的技術、更有想象力的產品,會唱主角。

  燧石集團沒有對外宣布自己的新技術、新產品,于是第三方的企業,如同被打了一針興奮劑,摩拳擦掌地準備在梨湖大會上露臉。

  這里面,甚至包括了不少國外的大企業。

  這是梨湖大會經過多年沉淀之后,終于收獲的廣泛國際影響力。

  當然,大部分的產品,都是基于燧石集團的人工智能硬件架構和軟件環境,進行的應用開發。

  而也有大企業,諸如IBM和谷歌,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算法架構。

  理論思路已經被證實可行,他們也不是毫無進展。

  于是,梨湖大會雖然不是他們的主場,但在梨湖大會上,展示一下自己的最新進展,也是不錯的選擇。

  畢竟梨湖大會,經過燧石集團一年接一年的頂尖技術發布,儼然成為了世界上新的創新前沿。

  顧松無所謂外界怎么反應。

  梨湖大會的主辦單位雖然已經變成了武湖市,但燧石集團準備在梨湖大會上做什么,仍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每年的梨湖大會,最主要的開幕演講,也都留給了燧石集團。

  顧松決定今年干這件事,自然有明確的原因。

  對人工智能這種技術進行全民普及教育,是他認為需要做的一件事。他在發布會上講的內容,也是發自真心。

  但更直接的原因,顯然不是這個。

  人工智能這種技術的教育普及,也不是一次梨湖大會能完成得了的。

  顧松需要的,是那一天的演講,會有足夠多的人去聽,會有足夠多的人,因為顧松去聽。

  尤其是,燧石慈善基金已經做了這么多年的工作,智未來已經做了這么多年的工作,他可以發動足夠多的人去學校里聽。

  梨湖大會,顧松親自發起的呼吁,他親自站臺進行的演講,是一個很好的借口。

  每年定于五月的十二號,梨湖大會的開幕日期,早就鋪墊在了那里。

  因此當他向張忠學發出一個冒昧的請求,希望西川所有經受了燧石慈善基金捐贈以及智未來合作的學校,能夠組織學生家長,在當天聽一場這樣的公開課的時候,張忠學沒有拒絕。

  畢竟顧松已經為西川帶來了很多很多,卻一直沒有求什么回報。

  如今,天府的人工智能工業園已經開始進入密集的建設期,燧石科技前沿計算研究所和西川的工業裝備制造企業進行的深度科研合作已經有了不少成果。

  張忠學以為,顧松能為他帶來的最大功績已然落地,卻不知,還有更大的事情在前方等著他。

  雖然張忠學心中是有一些計較的,但畢竟不會把這樁事真正放在心頭。

  他只是出于對顧松的看重和感謝,在過去一年里履行著當初的承諾。

  于是,馮伍的第一批機器狗順利裝備到西川的消防體系里。

  顧松和西川本土企業合作、代工生產的第一批“群星”網絡地面手持終端也生產了出來,西川也采購了一批。

  以昌明大師遺愿的名義,顧松募集的一批善款,也變成了一個個應急包,由張忠學親自督促著,發到了顧松指定的那些范圍里的家庭手中。

  在過去的一年里,西川做了不少演練。

  顧松在香山別院的地下實驗室里,也時不時地會檢查一下,“群星”網絡在西川的地面中樞站和通信網絡的穩定性。

  該做的已經都做到,接下來,只能靜待梨湖大會的召開。

  人間四月天,萬物生長。

  經過了春節的一場風波,謝茵然終于坦然面對了自己的內心,不再畏懼自己作為顧松未婚妻的身份,會吸引的目光和議論。

  因為顧松還是那個顧松。

  他對謝茵然的感情似乎不會因為任何東西產生動搖,一如既往地視她為一生所愛。

  他開始更多地帶著自己出席一些場合,私下里的,公開的。

  人間里四月天里,劉大慶和陶雪舉辦了婚禮。

  顧松帶著謝茵然出席了這場婚禮,劉青松和陶知行作為親家,排排坐在臺上,接受兒子兒媳的敬茶。

  他不禁感慨世事離奇,緣分奇妙。

  不是說陶知行一定會如何幫襯劉大慶,但自己這個兒子,終究是有了一個更高的平臺。

  這在當初如何想得到?

  因此在一間最尊貴的客人們坐成的一桌里,劉青松帶著劉大慶,好好地敬了顧松一杯酒。

  顧松并不矯情,只坦言:“大慶自己要強,自己努力。他的未來,一定會更加廣闊。”

  陶雪則是對謝茵然擠眉弄眼地說:“等你畢業了,讓顧松給你舉辦一場最盛大的婚禮。”

  謝茵然雙頰嫣紅,瞧著顧松的目光眼波流轉。

  這一天之后,顧松則開始為梨湖大會造勢。

  或者說,為他的演講造勢。

  智未來開足馬力,將顧松的“人工智能專題課”一直放在首頁上推。

  去年,顧松雖然說會在智未來上開一個專欄,但上傳的課程,一共也就五講。

  但自今年梨湖大會的發布會后,顧松開始以每周至少兩講的頻率,開始往智未來上傳課程。

  這其中,既有對人工智能技術普及之后,各行各業變化的推演。

  也有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思路的分析,這些分析,在很多有志于人工智能的開發者和企業家耳中,是彌足珍貴的。

  其實包括簡玉書在內的燧石集團所有人,對顧松的這番舉動都并不是很理解。

  他們只能認為,這是今年梨湖大會上,燧石集團不準備拿出什么重量級突破的情況下,顧松所做的一種熱度公關。

  用當下最熱門的技術,以他廣受關注的知名度,為燧石集團保持影響力的一種宣傳工作。

  顧松只是默不作聲地做著事。

  一切都有前因,早在多年前就種下,不論是教育的布局,還是自己對于區域產業發展的影響力,還是昌明大師的遺愿。

  燧石島上的建設依然在繼續,莫爾斯比港和霍尼亞拉的投資在落地。人間四月天里,顧松在培育著燧石航天的幼苗。

  而圍繞西川所播種的諸多種子,也不知是否已然長成參天大樹,能護佑多少生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