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54章 科幻電影般的黑科技演習

  推薦:巫醫覺醒。

  熱淚盈眶的,何止曹星辰一個?

  與島上多少還慌亂的氣氛相比,燕京的廣場上,已經猛然間聚集起了歡慶的人群。

  尤其是在碑下,狂歌淚笑,禮敬如林。

  有老兵仍在,身著戎裝,祭吿舊友。

  不遠處的城樓里,元老們一貫平靜的面容也舒展開,彼此相望的眼神中,有了更大的責任。

  古韜和保家齊望著廣場上的人群,心里終歸有一絲遺憾。

  更老的元老同樣如是。

  三年前,甚至更早,有沒有能力拿下來?

  但不會這么從容,不會這么小的代價,不會有這么強的震懾。

  為了這樣一個最好的時機,就是得隱,就是得忍。

  想來,眼前的城樓、腳下的青石板、碑上的字、飄蕩的旗、無聲的歷史,都能懂的。

  深淵里開始的登天路,何其坎坷!

  沒有緊張爆發,連嘴仗都很少。

  隨著官方的媒體開始進駐、全天候直播,更多的信息開始披露。

  阿美發現自己誤判了一個信息。

  莎蒂斯說道:“如此說來,這種攻擊方式更立體、更精準。對抵抗力量,也許是直接使用HPMW暴力癱瘓。而其他的,則是入侵之后強行關閉或者對信號進行強力干擾。”

  唐統領心情煩躁,總之分析來分析去,就是已經被拉開代差了,不能輕舉妄動。

  “所以說,你們分析的六代機有無人機僚機是非常可能的?”

  “那架飛機那么大的體型,也許本身所包含的能力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戰斗機。也許,某種意義上有點像是航母的定位,是一種新型的空中作戰平臺。”莎蒂斯認真說道,“我們的設計方向里,也有這種構想,只不過對于通信能力、人工智能的要求更高。要實現這樣的能力,它上面是要配備節點指揮中樞的。”

  “所以……并不僅僅只是空天一體的機動能力……和更強的隱身能力了……”

  魯特嘆道:“在量子技術、人工智能、電磁技術都突破了的情況下,他們的理解,確實已經是下一代了。別忘了,在激光、火箭這些方面,他們也一直很先進……”

  極光偵察機上面的數據傳過來之后,技術人員已經分析了很久。

  原本的分析,聚焦于它的速度,那一瞬間的懸停,它的隱身能力、氣動布局……

  當然,也有基于以前所掌握的信息,從他們對于下一代飛機的理解,去推測它可能具備的能力。

  現在,隨著官方直播的信息不斷傳來,他們對這次行動有了更多認識。

  驚鴻一瞥的畫面里,就出現了無人機,出現了戰地機器人。

  這已經是超越了現在作戰體系的東西。

  “如果是無人飛機,不需要考慮人的負載能力,它們的機動速度完全可以超越六代機本身。有人工智能支撐,無人機群可以根據任務需要集中調度。這背后做支撐的,是天基通信能力……”

  聽著房間里他們仍然繼續討論的內容,唐統領抿著嘴,良久之后才突然開口打斷他們,對奧佩說道:“馬上要舉行的ESG峰會,我們討論一下吧。出了這件事,我們必須要面對的,首先是如何維持現在的體系不崩潰。”

  奧佩心里一哆嗦,一時說不出話來。

  如果現在的體系全面崩潰,經濟方面的壓力,才更可怕。

  畢竟,現在只要不正面和華國懟上去,也不需要面對這種力量對壘的壓力。

  可大變化已經發生了,ESG里其他人會怎么想?金融領域、貨幣地位、債務擔保……

  房間里侃侃而談的防務領域專家們都住嘴了,看向其他領域的智囊。

  這些人的臉上,分明是緊鎖的眉頭。

  在舉世矚目下,這一場演習的細節被全面的放大著。

  借此機會,華國的目的也是很明確的,讓你們看看現在我們有多強,別再心里想七想八的了。

  因此官方直播,并不如同以前一樣,只是一條簡短的新聞。

  它不是09年大閱那樣,僅僅只是列隊而過。

  它是實彈的演習。

  充當標靶的,就是大量電子系統被報廢了、然后也沒有維修價值了的落后、故障裝備們。

  官方直播也動用了同樣科技含量高的設備,比如航拍無人機。

  畫面的信號,還可以傳輸到專門的虛擬現實設備里,讓人覺得身臨其境。

  這就是多年技術發展之后,已經初步顯露出來的未來科幻生活。

  漫游者的虛擬現實裝備,賣到國際市場的一樣不少。

  沙漠土豪們在最頂級的虛擬現實艙中,體驗360度無死角的全現場影像。

  “這艘航母,超過10萬噸了吧?”看著畫面里,在數艘艦船護衛下劈碎波浪前進的大船,房間里的大佬開口問道。

  “具體數據沒有公布,但是與旁邊已經公開的船只型號進行對比,也許不止超過10萬噸,也許是最大的一艘。畢竟,他們的新型飛機,體型都更大。”

  “甲板上那些飛機,很小啊。”

  面對大佬的疑惑,技術專家小聲解釋:“甲板上,現在應該都是無人機,它們都分布在那條短跑道周圍。機庫正在工作。”

  畫面中,一架從未見過的飛機正在緩緩上升。

  大佬精神一振,眼神有些狂熱:“這就是第六代飛機,它怎么起飛?這么大,甲板不夠長吧?”

  “可能是垂直起降吧……”技術專家也不確定。

  畫面中,通過他們官方電視臺的人工智能翻譯實時播放過來的,是他們聽著很順耳的語言。

  “‘蛟龍’戰機正在準備起飛,它將作為第一批投放到目標區域的力量,掌握制空權。‘蛟龍’采用了最新的發動機,也擁有進入太空的能力。當然,它主要還是為大氣層內機動進行設計的,我們看到,‘蛟龍’正在做著起飛準備,與此同時,它的兩架無人僚機也正在進行準備……”

  關注著畫面的各方專家,只能通過驚嘆釋放內心的情緒。

  電磁彈射……兩架無人僚機同時起飛……

  與此同時,蛟龍不是垂直起降的,但這也只能說明,艦上的電磁彈射器強得嚇人。

  畢竟蛟龍的體量放在那里!

  蛟龍和它的無人僚機升空后,在上空完成編隊,然后極速機動直沖云霄,音障清晰可見。

  三架蛟龍陸續升空。

  但畫面一轉,蛟龍的編隊里,已經不只兩架無人僚機了,還有6架體型更迷你、造型各異的飛機加入了編隊。

  它們哪里來的?

  沙漠土豪的虛擬現實艙里,看著畫面中編隊飛行的機群,技術專家也失語了。

  他不是因為不懂,而是因為難以想象。

  “快說啊,這是怎么回事?”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技術專家澀聲說道,“他們的蛟龍,還可以攜帶功能不同的非戰斗功能型無人機,在空中釋放,加入戰斗序列,執行任務……”

  大佬不解地問:“干嘛不像那兩架無人僚機一樣,從甲板起飛?”

  “那兩架,可以參與對空對地格斗,體型和載重都更大,也需要燃料和載荷補給……但這些更小的,不知道他們采取的動力系統技術。要知道,華國人現在擁有最先進的電池技術,同時也包括最先進的第四代小型核電……”

  “那么小?”大佬看著畫面里那么小的無人機,難以想象。

  “無人機上當然不會有……但蛟龍上……誰知道呢……您要知道,很多技術發展的制約都在材料上,而材料,就是他們國家那位顧松最核心關注的一個問題。也許,他們早就找到各種新材料了呢?”

  話音剛落,畫面轉到了水下。

  一艘潛艇正在極速前進。

  技術專家張大了嘴。

  “航速120節……超空泡技術……磁流體推進……老天,他們一定是找到了更好的超導材料!”

  橢圓辦公室里,莎蒂斯渾身冰涼。

  面對這樣敏捷的潛艇,航速只有30來節的航母,豈非笨重如待宰的牛?

  有了這樣的潛艇,他們還造航母干嘛?

  不……有了這些技術,他們航母的動力會差嗎?水下有磁流體推進潛艇,空中有六代機……似乎,只有他們的航母才能不沉。

  直播仍然在進行,他們已經漸漸麻木。

  運輸機上空降的特種小隊,帶著特制的頭盔。這種頭盔很多人并不陌生,其中必然配備增強現實的功能,也許順帶還有一些緊急維生功能。

  裝甲車上,有敏捷的戰地機器人與每個小隊甚至每個隊員配合行動。

  這……他媽的是現實的演習,這真不是什么科幻電影?

  看到這場黑科技演習的人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華國屬實和善啊……

  推薦:巫醫覺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