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85章 舊友

  謝澤低估了左先生的興奮和急切,他那封信,在左先生覲見后隔天,才送到太子手里。

  太子看了信,擰了半天眉,拎著信去了延福殿,將信遞給皇上。

  “你看看這個,阿澤快馬急遞,剛剛送到。”

  皇上一目十行看完,斜瞄了眼一臉煩惱的太子,咳了一聲,沒說話。

  “這簡直是胡鬧!第一,蜀地這事,八字還沒一撇呢,離議誰走這一趟還遠著呢,他怎么這么不穩重了?

  第二,他是主帥,他走了,幾十萬大軍怎么辦?他怎么這么沒成算了?

  第三,他只身入蜀,那是送死!”

  “第三條最要緊!”皇上趕緊贊成了一句。

  “我給他寫封回信。”

  “等等!”

  太子剛要站起來,皇上叫住了他,抖著手里的信。

  “我看,他要去就讓他去吧。”

  “嗯?”太子揚眉瞪著他爹。

  “這個,”皇上一臉干笑,“要是你娘走這一趟,我肯定得跟過去,要不然怎么放心?”

  太子看著皇上,沒說話。

  “當年,你娘要去游說晉州那一幫土匪,她不讓我去,那我能不去?說什么也得去是不是?后來我去了,要不是我去了……”

  “要不是您去了,阿娘能那么費勁還差點回不來?”

  太子氣兒不打一處來。

  他爹扮成護衛跟去也就算了,還多嘴,人家說你這護衛都能如此出言不遜,其它人的態度可想而知……

  “你娘也真是,跟你說這種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兒干嘛?

  咱們不說這個,說正事兒。

  我跟你說,他要去,就讓他去,一來么,顯得咱們不怕他蜀地,二來,小夫妻倆走這一趟,多好,聽說蜀地風光不錯。

  再說,光他媳婦去,壓不住陣角,說出什么話,人家也不一定能信,阿澤就不一樣了。

  于公于私,他走這一趟,都沒壞處。

  讓老黃去接管大軍,再把安家兄弟調過去,老黃一個穩字沒話說,讓他統總,打仗讓安家兄弟去打,姓安的都會打仗,天生的。

  還有,把安家那個小五,安孝銳是吧?讓他帶上幾百人跟著護衛。

  安家五兄弟,他最好看。我跟你說,好看這事兒,很要緊。”

  “嗯。”太子沉默了好一會兒,低低嗯了一聲,從皇上手里接過那封信,轉身走了。

  王相去了謝家莊子的第二天,一大早,天剛蒙蒙亮,謝老爺子就帶著二三十個長隨護衛,離開莊子,悄悄往荊湖入蜀。

  安老夫人寫了信,干脆讓王艤親自往安家去送這封信。

  謝澤從櫟城遞進京城的折子和書信至少一天一趟,京城往櫟城的旨意和書信,也是至少一天一趟,從京城到櫟城,十萬火急的快馬幾乎跑成了線。

  謝澤大軍駐扎在櫟城往東,大軍沒有進櫟城,也沒有越過櫟城一步。

  仗不打了,蜀地要歸附朝廷的小道消息,從京城往南往西,從櫟城往外,散布的比風還快。

  聞風而動,為了金錢無懼無畏的商人在謝澤進到櫟城半個月后,就涌進了櫟城,在櫟城盤恒幾天后,開始試探著往涇州城去。

  謝澤在聽到涇州城門大開,如同當年的櫟城一樣,放進了那些商人之后,一邊笑,一邊忙寫了密折,快馬遞進京城。

  涇州城里,連著東門的熱鬧大街上,一間茶樓二樓,祁伊站在窗前,瞇眼看著下面熱鬧的有點兒過份的街道。

  簡明銳坐在旁邊椅子上,看著封信。

  “謝澤的親筆?”看著簡明銳看完了信,祁伊問道。

  “嗯。謝家人的字,多半以飄逸見長,謝澤這字,筆筆有劍意,很難得。”簡明銳將信遞給祁伊,“你看看。”

  祁伊接過,一目十行看完,哈了一聲,“他這是什么意思?難道還想讓你點一隊人馬護衛他那個祖父平安周全?”

  “我想回去一趟。”簡明銳沒接祁伊那句沒好氣。

  “真要……”祁伊坐到簡明銳旁邊,將信拍到桌子上。

  “你看這城里的熱鬧。”

  簡明銳示意樓下的街道。

  “我當初隨父親退到蜀中,據守蜀中,一是為了樂平有所投奔,也是心中那股子不平氣,現在……”

  簡明銳喉嚨微哽。

  現在樂平已經確定無疑的歸入輪回,他那受子不平氣,只余了一地殘破的孤獨凄涼。

  “二來,天下大亂那近百年,稱帝者此起彼伏,當時,我不知道寧氏是不是這此起彼伏之一,那時候守住蜀中,至少能護得蜀中百姓一時安穩。

  現在,將近二十年,寧氏天下欣欣向榮,一片生機,那位太子寬仁智慧,遠勝其父,又是獨子,父子不疑。”

  祁伊沉著臉沒說話。

  “難道你覺得,蜀地能推倒寧氏天下?推倒之后呢?我已經清修多年,當初也沒有過君臨天下的念頭,你呢?”

  “我沒興趣。”

  “我當年極是忿忿仁宗的所作所為,明明還有機會,明明還有余地。現在。”

  簡明銳長長吐了口氣。

  “大概是老了,仁宗當時的滋味,我能體味一二了,太累了,退一步,海闊天空。”

  “蜀地歸附寧氏,別人都好,你怎么辦?簡相年紀大了,這些年身體也不大好,你弟弟,那一家門,寧氏父子必定不介意讓他們好好活著,你呢?他們能讓你活著?”

  祁伊上身前傾,盯著簡明銳問道。

  “我早就該死了,樂平走的時候,我就該走了。

  當年,我和她約過,要是我早走,一定會等她,不會讓她黃泉孤單害怕。現在,她一個人,已經等了我很多年了。”

  簡明銳聲音低低。

  祁伊往后靠進椅背里,看著簡明銳,好半天,長嘆了口氣。

  從他親見了那位號稱是樂平的女兒的李家姑娘后,就一天比一天頹廢,這樣全無斗志,這仗就是打下去,也不過是慘敗兩個字。

  謝老太爺由荊南入蜀,經過安氏兄弟駐軍之地,徑直趕往成都。

  簡明銳返回成都前兩天,謝老太爺風塵仆仆,趕到成都城外,沒進成都城,借住進了成都城外兩三里地的清虛觀。

  第二天巳初,一頂小轎從成都城里出來,不緊不慢的進了清虛觀。

  謝老太爺站在清虛觀山門里,看著轎子里先伸出一根拐杖,心里一陣酸澀。

  他們都老了。

  簡光燦簡相彎腰出了轎子,拄著拐杖站住,看著山門里的謝老太爺。

  “你是一直都這么,還是這些天急著趕路累的?”

  簡相瞇著眼,細細打量了一會兒,拐杖在地上敲了敲,一邊往前,一邊問道。

  “平時略好一些,不過也好不哪兒去。你這拐杖,離不了了?”

  謝老太爺看著一下下戳在地上的拐杖尖。

  “習慣了,我不強撐。”

  “我還用不著。”

  謝老太爺轉個身,和簡相并肩,往觀里進去。

  “這清虛觀后山景色好,去后山喝杯茶吧。”簡相說著,繞過山門,往后山過去。

  “聽說過。年青的時候,我就想到蜀中游歷一番,這話當年和你說過不止一回,那時候蜀中亂,后來,更亂,沒想到這輩子還能到這清虛觀后山喝茶賞景,還是和你一起。”

  謝老太爺閑適的看著四周的景色,感慨道。

  “蜀中太平了將近二十年了。”

  簡相一句話說完,似有似無的哼了一聲。

  “也就十四五年。”

  謝老太爺不客氣的接了句。

  “十四五年之前,我倒是想過到蜀中來,想過不止一回,可那時候,我那兩個孫子生死不知,我一直在找他們,后來,唉。”

  謝老太爺一聲長嘆。

  “聽說是你那媳婦兒不賢?”

  簡相不客氣的問了句。

  “是兒子不好。”

  謝老太爺一聲長嘆。

  “為父不慈,為子不孝,當年,你家大姐兒看不上他,情有可愿。”

  “當年不是大姐兒沒看上他,是他沒看上大姐兒。你那孫子,真是老虎養大的?”

  “說不上誰養大誰。阿澤遇到那頭虎的時候,那虎才剛滿月,一條腿傷了,開頭是阿澤養虎,后頭,就是虎養阿澤了。

  阿澤是個好孩子,不像他娘,更不像他爹,甚至,不怎么像謝家人。”

  “小的呢?沒了?怎么沒的?”

  “應該是沒了。怎么沒的阿澤從來沒提過,我和他太婆,從來沒敢問過,皇上和太子爺都問過,阿澤一個字不答。

  唉,阿澤遇到皇上時,才不過十二,他弟弟比他小三歲,唉。”

  謝老太爺連嘆了幾口氣,眼淚盈眶。

  “能屠城的人,用不著心疼。”

  “阿澤屠的那座城,只有亂軍,沒有平民,這屠城跟屠城,可不一樣。”

  “你可真能護短!”

  簡相手里的拐杖猛戳了兩下。

  “不是護短,有一說一。阿澤是個好孩子,要不然,那位姑娘也不能看上他。”

  謝老太爺不客氣的懟了句。

  “那位姑娘,哼。”

  簡相冷哼了一聲。

  “有她看得上看不上的余地?你那孫子肯娶她,是她的大福份,真是你那孫子自己要娶的?138txt

  你那孫子是寧勇的義子,當初可是姓過寧的,和寧崢形影不離長大,他娶那位姑娘,確實極合適不過,真是好算計。”

  簡相一邊說,一邊用拐杖重重戳著地面。

  “你見過那位姑娘沒有?

  王家那位安老夫人說過不止一回,說那位姑娘,活脫脫一幅安家姑奶奶的脾氣性子,阿澤他太婆說,若說肆無忌憚,安家姑奶奶跟那位姑娘可沒法比。

  真是那位姑娘先看中了阿澤,偏偏阿澤愿意跟她說話兒,不瞞你說,聽說阿澤要成親這事兒時,我簡直……痛醉了一場,人生第三回。”

  簡相斜著謝老爺子,沒說話。

  “阿澤姓回這個謝字,倒正經是皇上和太子的意思,阿澤肯冠上謝姓,只是因為皇上和太子對他的大恩,是為了皇上和太子,不是為了謝家。”

  謝老爺子聲音落低,簡相抬拐杖打走路上的一塊碎石,嘆了口氣。

  “你知道,汴州城里的謝家,有三個,從前的將軍府,現在的榮安王府,謝尚書府,還有城外的謝家莊子。

  阿澤成親前,和謝家諸人,不管是誰,一面不見,一個字沒說過,你想想,這些年,我有多煎熬。”

  “你這一趟,是巴結孫子,還是巴結你們皇上?”

  “有阿澤,我犯不著再巴結皇上,也巴結不上。

  也不能算是為了阿澤,蜀中是打下來,還是平安歸附,這事不關阿澤。

  為了阿澤媳婦吧,也因為,蜀中是你的。”

  兩個人緩步進了清虛觀后山的亭子里,坐到早就鋪好厚厚錦墊的石凳上。

  “你就這么篤定,你那孫子能把蜀中打下來?”

  簡相瞇眼斜著謝老爺子,語氣不怎么好。

  “天下大勢,天道所向,如今已經明明白白了,你以為呢?”

  謝老爺子反問了一句,又接著問道:

  “這么些年,你為什么一直沒稱帝?”

  “我為什么要稱帝?我不是為了當皇帝。”

  簡相臉色沉郁起來。

  “太了仁慈睿智,是少有的明君,宮里還有位駱娘娘。”

  謝老爺子看著簡相道。

  “這些你看了十來年,我也看了十來年了,咱們兩個,不用說這些。

  天道所向,我是看到了,蜀中總是要歸入寧氏版圖,這一條,你這么看,我也這么看。

  只是,這一戰,寧氏準備了十幾年,蜀中也準備了十幾年,打,是必定要好好打一仗的,不在勝敗。”

  “這又是何苦?多少人命……”

  “是為了中原人的血性。

  這話,我記得你我同榜高中那天,酒后暢談,我就跟你說過。

  亂世也有亂世的好處,人的血性都逼出來了。

  天下沒亂的時候,大梁對上北方蠻族,總是以三四才能敵一,大戰能勝,小戰節節敗退,天下大亂之后,蠻族反倒屢戰屢敗,為什么?

  就是因為中原人在混戰中,戰出了血性!

  當初,我極不贊成皇上所為,就是因為不戰而敗,是自己折斷自己的脊骨!

  蜀中和寧氏這一役,必要血戰到底,要讓這股子血性,刻在蜀中,刻在天下人的骨子里!”

  簡相聲音不高,卻堅定無比。

  謝老爺子看著簡相,呆了好半天,卻沒能說出話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