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611章 還是得自己來(二)

  涼水鎮接收新人已有一套按部就班的定例,祁可就沒操心那頭,而是等到第一批桑苗和蠶子送到后,直接拿進千荷境全力培育。

  桑苗在千荷境里短短幾天時間就長得粗壯,再移栽到涼水鎮中劃定的絲織產區,原本這塊地是給宋家挑的,是在幾塊備選地塊里綜合條件最好的一塊,結果他們家有變,祁可就拿來自己用嘍。

  在科學專業的管理下,桑樹林迅速成形,雖然一眼就能看出來是新栽的林子,但看樹干的粗細,只會以為祁可早有涉足絲織業的想法,花了大價錢買了成熟的大苗,僅等明年采桑葉喂蠶寶寶。

  桑苗移栽了一部分后,千荷境里還留了一些,溫室里又孵化了一批蠶寶寶,直接就這么喂上了,先做個飼養試驗看看。

  祁可自己只在小學初中跟同學一起養著玩,正兒八經的飼養沒弄過,養蠶是極耗人力的事,她那時候學生身份,不可能在種地之余還干這個,但她收集的各種農業電子檔資料里包含了一點養蠶方面的內容,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各種養蠶工具和必備藥品。

  正是有這點資料,祁可才敢大刀闊斧地涉足絲織業。

  桑蠶的品種不一樣,養殖方法不能照搬,但其中的經驗和實用工具可以借鑒,這就節省很多事了。

  今年剩下的時間祁可決定主攻養蠶,總結出一套完整經驗后明年正式開干。

  郵差一路奔波終于回到涼水鎮,將宋家的回信帶給宋筠,這些天里她已經在外面租到了一套滿意的民宅,帶著孩子和仆婦搬了過去,對郵差能找上門她毫不意外,因為租房她去鎮公所做了登記,她以為郵差是從那里弄到自己新地址的。

  不過她沒問,所以壓根不知道郵差根本沒查過,上岸后就直奔她新住處送信來了。

  祁可的地盤上,抬頭不見天網,可處處都有天網,要找一個做過登記的人不要太容易,更何況,所有副手皆信息共享。

  宋筠急匆匆看完娘家的回信后,捏著信紙呆坐無語。

  她這一年多的歷練確實不是白練的,輕易地看出了信上的意思,兩個選擇娘家人都在猶豫,多少是不太滿意涼水鎮是女人說了算的地界。

  宋筠對娘家人的態度有點恨鐵不成鋼,多好的機會還猶豫什么,只要生意遷來就是本地唯一的絲織業,沒有同行競爭,錢都賺進自己口袋,天賜良機竟然不抓緊。

  又坐了一會兒后,宋筠提筆寫了封短信,叮囑自己丫頭在家里看著孩子,她獨自一人去郵信局將信發給祁可。

  住到街上這幾天里,宋筠跟孩子們一樣,越來越喜歡這里,尤其是女子可放心大膽地自由上街,天黑了都能見到女子出來逛夜市,買買買,吃吃吃,就讓她覺得比老家好,在七里鎮別說夜晚了,白天女子上街都得結伴,不論貧富,只因據說專門有人擄獨行女子賣去不見天日的地方,只有三十以上的女子才沒有人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