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766章 整頓新秩序(四)

  一個人轉,就得一人份的,一家人轉就全家都有,按人頭給,無論男女老少每個人頭上都是一樣的二畝口糧田,哪怕是孕婦都會預留出嬰兒的那份。

  但是口糧田不能出售不能繼承,人死如燈滅,名下田畝收回村中,留著分配給新生人口。

  女子外嫁,名下田畝也保留,算作嫁妝田,無論嫁到哪里去都保留,嫁到外縣,也能挺起胸膛說自己有嫁妝田,只要回娘家探親就能拿到出息。

  外嫁女子的嫁妝田無論是給家人耕種還是給其他人,都要經過村子出面雙方簽訂契約,由村子代為收租子,保證外嫁女回來省親時能拿到積累的出息。

  看上去多轉了一道手好像沒事找事,但這樣才有保證外嫁女的利益,遇到風波變故時永遠有個退路,哪怕娘家不可靠,還有村子可依靠。

  為什么田地不允繼承,則是因為土地為軍隊所有。

  一個村子可耕作的土地總量是穩定的,但人口是持續增長的,別說農田了,連宅基地都不夠,最后肯定要建樓房來解決村民的住房問題。

  祁可的辦法直接抄作業,宅基地不許繼承,只能繼承地上的房子。

  同時發展工場業,將村中富余人口轉為工人,繼而在城鎮定居,農業戶籍變城鎮戶籍,讓無人居住的老宅自然老化崩塌,宅基地回歸村子。

  這公告一出,不光一鎮二村喧囂轟動,柏福港也在議論紛紛,說起來很羨慕分田分宅基地,但再看看村里,自己該有的都有了,背井離鄉遷去外地,可不敢說靠那二畝口糧田仍能種出畝產三百斤的谷子。

  一家人的田湊在一起才比較合算,一個人去更適合做佃農,干活拿錢,一年中大半年在外頭,農閑時帶錢回家過年。

  當初祁莊發下大量糧油賑災,就說好了這些東西要還的,還債的方式就是要人去做佃農,于是這一鎮二村,每個家庭都在徹夜討論。

  一家人的收入來源就是給地主做佃農的家庭,有的樂意舉家轉為軍籍做軍戶,不管怎么說一家人總算又有田了,雖然不能傳給子孫,但只要多生孩子,孩子是有田分的,將來自己蹬腿了也不怕孩子斷了生計。

  有的佃農家庭是男丁少婦孺多,又不想轉軍戶,就想男丁去做佃農,還一家人的糧油債,婦孺們在家里接祁莊的手工活也能度日。

  熱烈討論的人群中還有一部分婦女在暗戳戳地滿心歡喜,轉做軍戶的話自己也能分田,嫁人了田也在,對從未有過私人財產的婦女來說,這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但是她們在家里無話語權,要不要去做佃農,還是轉軍戶,或者留在家里,都得爺們拿主意。

  就在大多數人還在討論和猶豫思考的時候,好幾個寡婦,趁著打水的時候,給女仆交了自家的戶帖,報名轉戶籍。

  女仆收了戶帖后,寡婦回家收拾行李,至于放在家中的糧油,祁莊會派人來打包拉走,等到了新地方安頓下來后,還是她們家的東西,不用擔心初來乍到,在個陌生地方沒吃沒喝怎么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