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850章 回鎮上開報館(二)

  就連東安府所屬的河陽州都不太平,發生了幾次百姓暴亂的事,東臨縣有名的鄰居四平縣,縣境上的臨時軍營還沒有拆呢,至今仍有流民堵在那里,毗鄰縣境的村鎮天天防著有流民從小道上溜進來燒殺搶掠。

  這跟賈記船行從各地帶回來的消息都對應得上,祁可偏安一隅日子逍遙自在,殊不知內地各州已經瀕臨四分五裂,只差各地軍閥擺開兵馬搖旗吶喊。

  祁可從這些邸報中得到靈感,連著寫了好幾篇文章,一番修修改改之后,用于新聞的兩個版面都有稿子了。

  首版頭條文章自然是直接點明國內局勢,舉例了幾個傷亡慘重的暴亂事件,然后再回到河陽州和東安府東臨縣上來,涼水月報是地方小報嘛,說太多遙遠外地的事,本地讀者不會感同身受的。

  第二版則細數涼水鎮的優勢,軍隊的地盤,就算要發生暴亂,在全國來算也肯定是最后一波,并且說明軍隊垮了才控制不住民眾暴亂,否則有柏家軍的地方,只管安居樂業。

  寫到自身相關的內容,祁可手中素材多多,輕輕松松鋪滿第二版。

  后面的第三和第四版就更不用她操心了,廣告模版和稿子都是現成的,最多就是被催稿時比較痛苦,新聞稿和稿的思路不一樣,來回切換費腦子。

  照臨拿到稿子卻沒急著讓報館開業,她們回來得就晚,已經趕不上月初發刊了,干脆放到每月最后一天發行,中間這大半個月的時間拿來做宣傳,若是這段時間有新的邸報,祁可還能再寫幾篇稿子補充一下版面。

  報館的消息一出,感興趣的人果然多,除了本地百姓和商旅,就連百戶所都派人來問月報主要是什么內容,當聽聞以邸報內容為主時,都稱贊祁可路子廣,然后辦個全年訂報的業務,并且一訂就是好幾份,說要放在所內各處讓大家都能隨便看。

  同時,大張旗鼓做內部裝潢的報館,也成了百姓日常圍觀的好去處。

  青磚為主體的三層小樓,是跟著鎮子大建設的時候一起建起來的,只是以往大門緊閉,也沒任何招牌,沒人知道這房子是干什么用的。

  類似的房子在整個新建的涼水鎮上到處都是,但都歸在祁可名下,沒有對外招商出租或出售,只用來方便她自己想辦什么事時有現成的房子用。

  報館主體是前后兩棟夾一個中庭,正好前面一棟當業務部,后面一棟當印刷部,由副手們守得固若金湯,每一期報紙上市前,不會有外人提前知道內容,連標題都別想知道一個字。

  目前鎮上人口還是少,不需要報童,報紙的零售直接在報館門口支個攤就行,一個月就發行一次的月報,鋪不了大攤子。

  別人看八卦,在鎮上活動的商人卻是嗅覺靈敏,明知報館還在裝潢,不嫌里面灰大,仍然進去詢問登廣告是怎么個登法,收費多少,然后取一張廣告收費明細走人,等過幾天再來就是拿錢來登廣告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