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866章 涼水鎮來新人了(四)

  新聞版面的供稿人多了一個新筆名,就顯得涼水報館加新主筆了,誰都不會想到仍然只有祁可一人供稿。

  好在兩種稿件的文風不一樣,祁可還應付得來,不至于一下子就精分了。

  她這么做自然是為了吸引新人,先用頭幾期的報紙打好鋪墊,后面再登個招聘廣告招募新主筆,總是讓她一人供稿風險太大了,萬一碰到她忙沒空寫稿子的時候,不就要開天窗了。

  四月最后一天上市發售的涼水月報,果然很多人都注意到有兩個主筆了,再聯想到東安月報那么多重金聘請的主筆,很容易就猜到涼水月報肯定缺主筆,不少自認文筆不錯的人開始有些想法。

  報紙上登載的糧食豐收產量達到預期的新聞,讓很多糧商聞風而動,懷揣一沓沓的銀票前來買糧。

  豐年糧賤這種坑害農人的事,在涼水鎮自然是不存在的,能上市銷售的小麥足足有一百萬斤,鎮上糧油所給的一口價,想還價的一律好走不送。

  外面各地糧食緊缺,涼水鎮就這一百萬斤小麥,賣完沒有,除了一開始幾個亂還價的人被請走,后面來的再無一人還價,老老實實按自己財力買糧。

  同時,人還沒走呢,就又惦記上接下來要收割的早稻,沒有哪個糧商敢在這會兒耽擱時間,急急忙忙先把小麥運走,再回來等早稻。

  隨著一百萬斤小麥漸漸地賣了差不多一半后,好幾家大糧行派心腹帶著一二十條船來了,跟在大糧商后面來的還有河陽州各個知名大戶人家的管家。

  這種有大背景的心腹手下是頭一次出現,樂觀點看就是涼水鎮在外面終于有了幾分名氣,入了他們主子的眼。

  他們的主子買糧顯然不急著倒手,反正糧食在他們手里肯定得壓一陣子,等糧價漲一漲再出售,不像財力緊張的中小糧商,一運到地頭就趕緊賣了。

  他們在糧油所大宗購入小麥的同時,還想定購接下來的早稻和晚稻,談吐中表現出來的財力和貪婪,讓隱在幕后的祁可相信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能包圓涼水鎮全部的糧食出產。

  有這樣的財力確實不得了,貪婪也是好正常的,好在涼水鎮是賣方市場,賣多賣少祁可一人說了算,副手們化妝打扮的糧油所雇員禮貌地請對方下次再來。

  這些人買了糧后不急著走,在鎮上住了幾天摸清情況后,就去鎮公所投了名帖想與祁可面談。

  直接就被一樓大廳的辦事員給退了回來。

  理由很充分,他們都只是替人跑腿的手下,身份不對等,沒資格與祁老板面談。

  祁可在涼水鎮的職務上身份尷尬是一回事,她另有私人土地是另一回事,在這樣的條件下,她是個身家豐厚的女地主毫無異議,這些心腹和管家想與她面談,她要真見了他們等于自降身份。

  她上次親自與人面談,對方手上有可以自行作主的資產,以資產主人的身份當然有資格約一次談話。

  這些手下人又憑什么呢?

  憑他們身后的主子?

  那也該是給他們主子面子,手下人憑什么拿主子的面子給自己臉上貼金?

  所以,他們不配,真有誠意要跟祁可面談,讓主子親自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