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23章:當股市是提款機嗎?

  “京東方再融資400億?”

  “我的眼睛沒看錯吧。”

  “我草,京東方這是瘋了吧。”

  此前京東方一直被很多專家評為A股十大垃圾股之首。

  垃圾的原因就不再細說了。

  但他們怎么也沒想到,沒有最垃圾,只有更垃圾。

  200億融資這才過去了多久,兩個月有嗎,還是只有一個多月?

  竟然他喵的又開始融資了。

  而且,現在融資的金額卻比之前翻了一倍,達到了400億。

  這是當股市是提款機嗎?

  “我這是瞎了眼才買的京東方。”

  “蒼天吶,為什么我會買京東方,為什么?”

  “早該知道的,我早應該知道的。”

  無比崩潰的不是那些散戶,而是那些機構投資者。

  他們本身上是將京東方的股票清理出去了。

  不過他們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最近一段時間超級電視大賣,京東方的股票也水漲船高。

  特別是得知背后操盤的是環宇科技。

  一眾機構心動了,便又再次進入京東方。

  可他們哪里想到。

  他們剛剛布局進來,轉眼又是一個巨坑等著他們。

  400億。

  400億的融資。

  這哪里是什么融資,簡直是一只股票上市。

  不,他比之一般的股票上市所需要的資金還要多。

  畢竟很多一些股票上市看起來市值突破多少百億,多少千億。

  但很多時候這一些股票只融資幾十億或者是幾百億,又不是全部將股票換成錢。

  400億,這樣的巨額融資簡直就是超級銀行股似的。

  而如果再加上此前的200億融資,京東方堪稱今年融資最多的一家企業。

  按這樣來說,能融資這么多的企業應該規模超過幾千億,甚至上萬億。

  但你想都想不到,京東方就是一家只有幾百億規模的企業。

  而且這個幾百億規模也是靠他們融資融出來的。

  好吧。

  是不是聽不懂。

  說簡單一些。

  那就是這丫的本身一點錢也沒有,之所以規模做得這么大,全都是借別人錢借出來的。

  因為借的錢都有幾百億,所以也就幾百億的規模了。

  你敢想象,這就是京東方的擴張模式?

  對于京東方無恥的融資,一眾機構投資者自然不服。

  他們紛紛向上頭反應,希望上頭能夠調查京東方。

  當然,不只是這一些機構投資者不服。

  一些媒體,一些專家也認為京東方做得實在是太過了。

  既然是上市企業,那就應該有上市企業的樣子,要有上市企業的擔當。

  不能只考慮自己,不顧其他股東。

  種種壓力之下,最終,上頭證見會約見了京東方負責人王東生。

  對于上頭的來到,王東生也是人精。

  先是對著上頭介紹了一翻全球液晶屏幕的市場,表示,這個市場就是如此。

  不是京東方有意一直不斷的融資,而是不融資京東方只能是死。

  隨后,王東生還帶著上頭一眾人等前往了各條京東方生產線。

  本身上液晶面板這一塊就是電子制造業,也是勞動密集型行業。

  一條生產線,最少能解決4000多人的就業。

  況且京東方目前還不只投資了一條生產線。

  數條生產線加起來,那就是幾萬人的就業問題。

  京東方要是死了,此前投入的資金打水飄倒也罷了,這幾千上萬的人也將失業。

  還能怎么調查。

  京東方不就是多融了一些錢嘛。

  而且他們也不是為了自己,完全是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整個國內液晶面板產業。

  當然,這話說得有一些高大上,不知道的人覺得假。

  但真正調查之后,你會發現,這是真的。

  事實上,陳宇搞京東方也沒想過賺錢。

  不但不賺錢,陳宇還貼了幾百億下去。

  另外,陳宇對于京東方的股份也不是很在乎。

  要是在乎,他也不會一爾再再爾三不斷的在股市里融資。

  他只希望能借股市這個渠道,給他融到應有的資金。

  只有這樣,京東方未來才能有與三星一較長短的實力。

  至于現在看起來好像環宇科技贏得了三星一籌,那這只是虛假的。

  真正的實力,環宇科技,京東方,一擊就碎。

  正如,這個時候如果三星禁止向環宇科技銷售45寸液晶屏呢?

  這完全可以說是滅頂之災。

  一翻調查,上頭一眾負責人就此離開。

  同日,證見會發表了公告,表示京東方并沒有違規。

  這翻調查結果可是氣壞了一眾機構投資者。

  他們想和京東方實際負責人陳宇親自聊一聊。

  不過,陳宇卻選擇避而不見。

  至于原因,也沒什么。

  陳宇沒什么與這一些機構投資者聊的。

  再說,本身上京東方融不融資也與他們沒關系。

  只是在A股市場,這一些機構的實力很強,很多時候一眾上市公司需要配合他們。

  但陳宇就不配合。

  這一些機構投資者愛怎么樣操作怎么操作,與他無關。

  “怎么樣,陳宇還是選擇不見嗎?”

  “差不多,王東生倒是見了,不過這家伙人精,一直說京東方雖然是他管理,但實際控制人是陳宇,他也做不了主。”

  “他這是想套死我們?”

  “有可能。”

  “這個王八蛋,我日他先人。”

  一眾基金公司經理破口大罵。

  他們在證券市場混了這么久,什么時候受到過如此待遇。

  “媽的,那我們就將他的股價打到最低,看他還怎么增發新股。”

  “對,400億的融資,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只要我們將他的股價打至冰點,他們別想增發了。”

  “不過,這樣我們也損失慘重。”

  “能有什么辦法,不能被他套牢吧。”

  “再說,我們也可以先打壓股價,然后再與他們談判。一邊打,一邊談……”

  “這是個好主意。”

  眾基金公司經理也不是什么善類。

  再說了,他們只是基金負責人,原則上這一些基金不是他們的錢。

  是賺是虧,他們同樣拿工資。

  當然,如果賺了,他們的獎金會更多。

  只是碰到京東方這樣無恥的上市企業,他們實在是想不出任何的辦法。

  唯一的辦法,那就是殺低他的增發價,讓他們的增發破產。

  這個打低股價與之前的拆股不一樣。

  之前拆股股價雖然變低了,但股票數量增多,持股比率是不變的。

  就算是股價低,他也不會影響陳宇的控制權。

  但現在是增發,那么股票價格越高,對于大股東越為有利。

  這個操作方式也很簡單。

  因為本身上增發就是按股票價格來算。

  如果京東方的股票是10塊錢一股,要增發400億,那么發行40億股就行了。

  可是,如果京東方現在的價格不是10塊錢,而是跌成了5塊錢,那么,他就要發行80億股。

  發行的股份越多,越為稀釋大股東的股份。

  要是狠一些將京東方的股票打到幾毛錢,京東方根本就沒有增發的必要了。

  因為這要是增發,恐怕大股東的股份得稀釋成幾個點。

  一不小心,控制權都有可能被他人掌控。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基本上大都數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者的關系都很不錯。

  要不然,上市公司搞什么融資,這一些機構投資者要是不配合,那可得不償失。

  也因為這一層關系。

  所以很多的時候,有一些機構投資者更為知曉公司的內部消息。

  比如突然之間股價被他們大幅度的拉升。

  你以為沒什么理由,但殊不知他們早就掌握到了內部消息。

  或者突然之間原本好好的行情一下子暴跌。

  你以為沒什么原因?

  這同樣也是他們提前一步知道消息。

  說干就干。

  一眾基金公司負責人商量之后。

  隨即,京東方當天開盤1分鐘時間,股價便一泄千里,直接打到了跌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