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讓胡楊他們久等,老周行動很快,帶著一袋蘋果、香蕉之類的水果,都是猴子喜歡的食物。
而小高兩口子,也收集了好幾塊碎玉,雖然沒找齊,但那幾塊碎玉的價值就已經過萬,這對小雯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何曾想過,賺錢竟然是如此輕松、簡單。
猴子是聰明的動物,尤其是動物園的里靈長類動物,能通過肢體語言,和人類進行一些很原始的交流。
吃到了老周帶來的果子,這些猴子的態度明顯好很多,不再調皮。
“跟上。”胡楊見猴子頭目吃飽喝足之后要走,立即提醒大家。
對后面跟上來的人類,猴子沒有了戒心,幾個猴子前面帶路。
“要是古墓的話,怎么辦?”老周問道。
總不能,幾個人就真的挖古墓吧?違不違法,暫且不說,胡哥還在直播呢!這樣不大好吧?
“先看看,如果是古墓,那就上報。”胡楊也沒打算真的光明正大去盜墓。
聽到這話,老周和溫文浩放心了一些。他們兩個人,對國法還是比較敬畏的,違法犯罪的事情,總會多一些顧忌。
他們一路跟隨,胡楊忽然停下來,朝邊上的草叢走去,撿起一塊銀錠。
金華、潘龍他們一看,眼睛都放亮起來,認真觀察一路上的環境,生怕錯過了寶物。他們曉得,肯定是猴子將一部分寶物拿了出來,到處扔。
老周都打算,以后多上山,地毯式搜索,都是古董呀!
前面胡哥得到的兩枚銅鈴鐺,都價值十萬左右,現在撿到的銀子,不是更值錢嗎?
然而,他這次猜錯了。
胡楊撿到的這錠銀子,還真沒有剛才得到的銅鈴鐺值錢。
“我是第一次見真正的銀元寶,不過,這造型有點怪,沒有電視劇里面的漂亮。”老周望著胡楊手里的銀元寶說道。
胡楊笑道:“這是私銀。”
“私銀?”對古玩一竅不通的老周糊涂了。
溫文浩給他解釋,從明朝開始,銀錠開始出現官鑄和私鑄之分。官鑄的銀子,形狀和造型都是很嚴格的,畢竟是一個模具鑄造出來的。私銀就不一樣,有些私銀甚至是純手工做出來的,造型會比較隨意。
特別是從清代開始,銀錠的器形更加多樣,各省各地各有千秋,異曲同工。
比如牌坊錠,就表現比較突出,因其外形類似牌坊,又因其銀成色足,可以信賴,故有此名。
其實,哪怕是官銀,每個朝代的形狀也會發生變化,老周他們在電視劇里面看到的,幾乎都是清朝的元寶造型。
漢代銀錠的器形為餅狀;唐代一般是長方形條狀,同時有餅狀和船形。
宋代銀錠的器形以鋌為主,與唐銀相比形態變寬、變厚,正面四角微翹,呈砝碼形,兩頭兩個圓弧成束腰形。
元代銀錠的器形與宋出入不大,無銘文錠的區分是周緣翹起,中間內凹,多數元錠沒有銘文。
明代銀錠的器形長度較元代變短,而厚度卻增加,束腰已較小,兩端的弧形消失,周緣增高,特別是兩端更加突出,形成一個雙翅。
“那私銀是不是沒那么值錢?”老周忍不住詢問。
在他的價值觀里面,官方的都是最好的。
實際上,有他這種思維的人占了大多數,想當然地進入了“重官錠而輕私銀”的誤區,認為官錠由政府統一鑄造,成色有保證,銘文清晰規整,是以收藏價值高。
而私銀為私人鑄造,成色雜亂無章,銘文或簡或繁不易鑒別,是以收藏價值低。
“不一定的,周大哥。”小高說道。
他雖然是菜鳥,但這點道理他還是懂的,哪怕是瓷器,官窯也不一定比民窯精美。
無論是官錠還是私銀,也無論是賞鑒價值還是其投資價值,都不能以官私一概而論。
比如這一塊,銘文是明末的,手感很好,銀的含量很高,不是造假的。”說完,胡楊將那塊銀子給了華仔。
老周嘀咕:“既然是古代的,當然不可能是造假的。”
站在他旁邊的溫文浩聽了,翻白眼:“誰說古代的就不可能造假?假的銀子,古代多得是,摻銅、摻鉛的都有。”
他列舉了幾個例子,像用鉛錫,其表面呈青黑色,比較容易辨認。
澆鑄時將銅塊凝固在銀錠內部,外表鎏銀,體大而輕,手感顯然不同。
灌鉛的也很多,在真銀錠底部挖出一個小洞,取出銀后灌入鉛,再封焊洞口,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洞口留有封焊痕跡。
在造假這方面,中國也是有傳統的,并且一些手段令人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不一會,老周也撿到了東西,是灑在地上的銅錢。很遺憾,胡楊告訴他,那些銅錢不怎么值錢,市場價幾十塊,甚至幾塊錢一枚。
可盡管如此,老周還是挺開心,揀寶的樂趣就在此,并不需要很高的價值。
“喂!先別撿了,以后你再來慢慢撿,跟上。”溫文浩喊道,見老周還在附近撿銅錢,忍不住提醒。
這周圍,總能看到零零散散的銅錢,老周不到三分鐘就撿了一大包。
大家更加堅定的認為,猴子找到了寶藏,不由都激動起來。猴子能將寶物拿出來,可見寶藏所在的地方沒太多防護措施,是古墓的可能性也就沒那么大。
如果是古墓的話,一般會有機關陷阱,像猴子這種智力,死在里面的可能性更大。
“好咧!你們先走,這里我熟悉,不會走丟。”老周還是低著頭做他的事情。
此時,沒有人看到,他手里也拿著一塊金子,開心得像個孩子,悄悄放在嘴里,慢慢用力一咬。
拿出來,看到金子淡淡的牙印,趕緊用衣服擦干凈口水,然后放入口袋,還把口袋的拉鏈拉上,繼續干自己的事情。
猴子溜得有點快,在遠處一個轉角,忽然就消失在大家的眼皮底下。
胡楊他們來到轉角處,發現前面是一處斷崖,再也看不到猴子的蹤影。
“咦!跑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