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

  碩托接受過儒家文化的熏陶,更懂的變通兩個字,望見沖過來的那個人居然是滿桂,果斷帶領八旗兵逃走了。

  扎在人堆里不逃走還好,剛剛率領八旗兵離開這里,他那一身與眾不同的紅色罩甲,就被朱舜一眼看穿了。

  抬手就是一槍。

  “咣!”

  一聲脆響過后,300式步槍陷入了碩托腦袋的六瓣纓盔,留下半截彈體露在外面。

  碩托在錐型鉛彈的猛力撞擊下,腦子‘嗡嗡’亂響,當場從馬背栽了下來。

  幾名憤怒的自衛隊隊員,沖過去要用刺刀給他的心窩子補一刀,朱舜命令道:“抓活的,把他給綁起來。”

  在滿桂的追擊下,除了碩托附近的一些八旗兵,剩下的三百多名八旗兵沒能發現碩托已經栽下戰馬了,悶著頭以更快的速度逃向了海州衛。

  滿桂擔心還會有八旗兵突襲朱舜,追了一半的路程就撤了回來,瞧見昏迷在地的碩托,說話的聲音都高了一些:“碩托。”

  朱舜正在等著步兵營的戰損統計,聽到這個八旗額真竟然是代善二子碩托,臉多了一絲笑意:“這下更有把握了。”

  找了幾個人把他看押起來,楊禿子把戰損統計送了過來:“會首,一共戰死了二十七人,重傷十九人,輕傷三十幾人。”

  “其中還有四名班長,一名排長。”

  以大明的醫療條件,重傷基本就等同于戰死了,一場戰役下來就戰死了三十六人,近乎十分之一了。

  朱舜的心情有些沉重,這些自衛隊隊員都是用大量錐型鉛彈喂出的精銳,一場遭遇戰就戰損十分之一,有些高了。

  滿桂看到朱舜臉的沉重,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這一戰可是斬殺了將近兩百八旗兵,放在平時,戰死兩千遼東邊軍也不見得能夠斬獲這么大的戰功。

  朱舜可倒好,只是戰死了三十多人就肉疼成這個樣子,要是被祖大壽左良玉那些參將游擊看到,還不得羞愧死。

  倒是也讓滿桂見識了這種新式火器的威力,大步走過去,拍了一下朱舜的肩膀笑問道:“督爺,這種鳥銃可否賣給末將一批。”

  朱舜這個督爺不過從三品,滿桂的山海關總兵卻是正二品,新式火器的誘惑力還真是大,一句末將都出來了。

  楊禿子正在詢問尸體怎么處理,滿桂倒也認識這個曾經一對三的楊禿子,踢了他一腳笑罵道:“你小子是不是在京城的煙柳胡同待久了,連尸體怎么處理都給忘了。”

  “現在正值夏天,當然是就地掩埋了。”

  楊禿子嘿嘿一笑,正要去把尸體給埋了,朱舜否決道:“海船有石灰,把隊員們全部運到海船用石灰包裹起來吧。”

  “讓他們都能葬入各自的祖墳,這樣家里人的悲痛也會減輕一些。”

  “另外你去告訴隊員們,戰死的撫恤增加十兩,每家五十兩,另外會安排一名家里人,進入工廠成為工人。”

  一場遭遇戰就戰死了三十多人,士氣明顯有些低落,這也是人之常情。

  還是一些見過血的軍戶少年,倘若是換成了普通百姓,這會兒已經哭爹喊娘的要逃走了。

  自衛隊隊員在聽到每家五十兩的撫恤,最讓他們心動的是,還能有一位家人成為工人,士氣瞬間高漲起來,甚至有些家境不好的自衛隊隊員恨不得自己去死。

  士氣問題,一直是困擾遼東邊軍最大的問題,滿桂看到自衛隊隊員這么快就重整了士氣,甚至比戰死十分之一以前還要高漲。

  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別說五十兩白銀,六十兩也不可能重整士氣,最多可以保持士氣不繼續低落,更不要說士氣高漲了。

  世哪有死人還漲士氣的道理。

  滿桂第一想到了可能是因為可以葬入祖墳,入土為安,是大明百姓死了以后最大的夙愿了,免得成為了孤魂野鬼。

  但是花大價錢把尸體運回去,給鄉勇們的家人一個交代,讓家人們能辦一個喪葬,不足以高漲士氣。

  難道是因為工人?

  看來要留意這個工人是什么了,竟然可以讓鄉勇們大漲士氣。

  滿桂還在思索朱舜重整士氣的不傳之秘,朱舜回答道:“好說,過段時間給總兵消息。”

  滿桂聽到朱舜答應了買賣新式火器,哪里還有心思思索重整士氣,重重的拍了一下朱舜,大笑道:“就這么定了,你可不許反悔。”

  “朱僉事要是敢反悔,末將就去你家賴著,吃喝拉撒都在朱宅,什么時候賣給末將一批,末將什么時候離開。”

  大凌河堡修筑過后,只要獲封了爵位,軍火公司就要正式開作了,滿桂是遼東邊軍的大軍頭之一,他不主動提起,朱舜都要主動找他了。

  滿桂心情大好歸大好,抽搐滿志的準備讓老對頭代善吃個悶虧,但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難道你就不怕這種新式火器泄露出去,被建奴仿造。”

  朱舜笑了笑說道:“本官把圖冊,標注了零件詳細的圖冊給建奴,建奴也造不出來。”

  “別說這種線膛槍了,就是滑膛槍的槍管家奴也造不出來。”

  斗米式步槍屬于工業時代的產物,就憑建奴目前的漁獵加小農的水準,很多東西不是想仿造就能仿造的。

  沒有機械鉆床,沒有愛荷華膛線機,連膛線都造不出來。

  沒有整體槍管和膛線,還怎么造線膛槍。

  即便是仿造了低一個層次的燧發滑膛槍,產量低下,質量也很低下。

  斗米式步槍能夠成功標準化量產,那是趙斗米帶領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多年研究的結果。

  單單一個低碳鋼高碳鋼的問題,就做了幾千次的實驗,甚至有可能還不止,最后才找到合適的鋼材。

  建奴即便是造出來了,沒有標準化,沒有壽命參數,也只會害了建奴軍隊,而不是成為建奴手中的重器。

  工業時代的每一樣產物,尤其是科技水平較高的火器,哪里是農業時代想要仿制就能仿制的。

  朱舜反倒是有些希望建奴去研究,建奴耗費了大量的銀子,最后只會得到一堆破銅爛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