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

  “哈哈——”

  “哈哈——”

  一句八百斤足矣,逗笑了東林黨官員們,全部都是‘噗呲’樂了。

  一千斤欺負工業派也就算了,還用八百斤來嘲諷,這就過分了。

  不過嘛。

  東林黨很喜歡這種連消帶打欺負人的感覺,一群東林黨官員笑著走出了朝班,開始打趣工業派了。

  “八百斤?魏郎中到底是在寺廟里點了長明燈,心腸太過善良了,依本官看不如改成七百斤吧,莫要過于為難了孫侍郎。”

  “七百斤?看來程御史深得佛法的精妙,深知口上留德,這樣吧改成六百斤最為合適了。”

  那群東林黨官員們在那大肆狂吠,一畝地的稻谷出產很快從一千斤降到了五百斤,眼看就要突破五百斤了,東林黨的主心骨們還是沒有制止東林黨官員的打趣行為。

  這些年在災星朱舜的打壓下,吃了太多虧的東林黨成員需要一個宣泄口。

  至于五百斤能否讓朱舜完成支點布局,所有東林黨成員都是不用擔心的,就連幾位年邁尚書也是默許了這種行為,沒有絲毫的擔心。

  朱舜能夠打破老天爺都改變不了的定律?

  這就像朱舜說能讓太監生育一樣可笑。

  臉色平靜的朱舜要是知道了東林黨的想法,還真的會說上一句,可以生育。

  太監又不是整個割掉,只是割掉前面一部分,直接用針刺取精技術取出太監體內的蛋白質,再注入菜戶體內便是了。

  身穿麒麟服的工業伯朱舜臉色平靜,工業派官員們卻是一直面色古怪,看著所有的東林黨官員在那耍寶。

  機會難得。

  畢竟不是什么時候都能見到把持朝政的東林黨,像個鄉下土財主在京師首富面前炫耀自己有百畝良田。

  不,應該是鄉下土財主在福王世子面前炫耀自己的銀子多。

  炫耀完了還要在福王世子面前鼻孔沖天說上一句,本財主用一百兩銀子砸死你。

  工業派官員也沒去譏諷東林黨官員,時間還不到,現在譏諷東林黨官員反而會被以為氣急敗壞了。

  只有等到秋收,稻谷真的達到了一千斤,東林黨官員包括全天下的官僚鄉紳才會相信一件事。

  畝產千斤。

  崇禎坐在大殿之上看著滿朝東林黨官員對于改革派的嘲笑譏諷,心底松了一口氣,總算是把這件事穩住了。

  臉上還是繼續喜怒不形于色,面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上,等著東林黨掉進一個大坑。

  東林黨官員被人賣了,還感恩戴德的對崇禎十分感激,心想著今年各省繳納的課稅腰斬輕一些,算是發發善心,對于皇上的投桃報李。

  東林黨官員們越想越覺得有必要,經過一番思想斗爭,最終決定了,多給皇上留一二百兩銀子,改善宮里的膳食。

  免得皇后娘娘以一國之母的尊貴,還要親手織布給太子裁剪新衣。

  東林黨官員的夫人們哪一個不是身邊有一堆丫鬟伺候,各款褶裙更是多達幾百件。

  皇后娘娘卻像個鄉野婦人打梭織布,未免太過于有失國體了。

  想到要多給國庫一二百兩銀子,東林黨官員就像是立下了砍掉一千顆建奴腦袋的大功,所有人氣宇軒昂起來。

  有幾位喜好作詩寫詞的東林黨官員,差點當場來上一首大作,彰顯自身的廉潔奉公。

  崇禎、王承恩、以及工業派官員們看著滿朝君子莫名其妙的全部氣宇軒昂了,倒也理解,畢竟在他們心里。

  東林黨勝券在握了。

  這場譏諷嘲笑持續的時間不短,崇禎受不了東林黨的感激涕零和氣宇軒昂了,提前退朝了。

  東林黨官員們挺著胸膛走出了紫禁城,便宜坊、查樓、柳泉居這些名動京城的酒樓戲樓,今天晚上一座難求,到處都是觥籌交錯的東林黨官員。

  只是一司副手的鄭員外,在眾多一司郎中的擁簇下走進了便宜坊,心中感慨良多。

  多年前因為朱舜讓他喪失了大權在握,變成了家門都不敢出的驚弓之鳥,沒想到時隔多年,還是因為朱舜再次嘗到了權利的滋味。

  走進雅間。

  這幾年嘗盡世間冷暖的鄭員外,從進不了一名八品東林黨官員的門庭,變成坐在了身邊全是五品高官的主桌,還是坐北朝南的首位。

  雅間內只有一張黃花梨八仙桌,鄭員外等東林黨人坐在黃花梨官帽椅上寒暄幾句,開始談論今天的重頭戲了。

  瓜分利益。

  密云縣北方的出塞口有一衛一所,密云后衛統轄五千六百名軍士,下設五名千戶。

  潮河所統轄一千一百二十軍士,由一名千戶負責統領。

  鄭員外擔任了掌管所有兵馬的整飭密云兵備道,剩下的六個千戶就是東林黨高層們要爭奪的利益了。

  畢竟這六個千戶關系著馬幫的大小,關系著能從滿清那里掙來多少銀子。

  坐在主桌上的郎中們官位差不多,身后東林黨高層擁有的權利也大致一樣,不再像以前的吏部尚書那般一家獨大了。

  再怎么爭吵也爭吵不出一個所以然,郎中們端起汝窯茶杯慢慢品茶,視線不約而同的落在了鄭員外身上。

  鄭員外才是這一次‘勝券在握’的主謀,怎么分配,還得看他的意見,畢竟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有東林黨老供奉馮銓的影子。

  想要讓鄭員外偏向自己這方,就得拿出真金白銀來,而不是一些天花亂墜的吹噓。

  考功司的魏郎中掌管文官的處分和議敘,大明所有地方官的政績評定全都在考功司手里,在這一次的利益分潤里占據了很大的優勢。

  文選司的方郎中手里掌握的權利也不小,又和魏郎中是死對頭,兩人不免習慣性的爭吵起來。

  鄭員外一邊慢慢吹著汝窯茶杯里的熱氣,一邊笑看兩位正五品高官因為他激烈的爭論,心里想著怎么才能借助這件事獲得最大的利益。

  這個利益不只是銀子,而是他們背后站著的大人物能夠保他爬到多高的位子。

  鄭員外也不貪,一個正四品的永平府知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