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76章 四海之內皆鍵盤

  “你原來在谷歌工作?”

  拍完今天的戲,丁誠跟導演閑聊,才知道這個年輕人曾經是網絡巨頭的員工?

  “就是因為在廣告部工作,所以才有這個靈感。”阿尼什笑道:“一直對以人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去講述原創的、感情充沛的或者驚悚的故事感興趣,這促使我把科技當做媒介去講述故事。”

  “希區柯克曾說,電影的本質就是偷窺,人人都愛偷窺,這是我們的天性。”

  “比如他的經典作品后窗,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偷窺故事。而桌面電影無疑是這一類型的新變種。只是伴隨著互聯網的應用發展,替代觀眾參與偷窺的視角,從長焦鏡頭和望遠鏡,演化成個人社交軟件和微型攝像頭。”

  丁誠很喜歡跟這個年輕人聊天,在他身上總能得到很多奇思妙想,這種感覺在國內同齡人身上根本得不到。

  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越來越依賴社交軟件的今天,電腦手機不僅接管我們的日常生活,更默默記載著生活軌跡,甚至隱藏著通向另一種真相,又或是另一個自我的入口。

  這種以偷窺視角為主的電影里,觀眾的窺私欲和道德感是需要同時被滿足的。《解除好友》系列采用的方式是讓被窺視的主角背負各自的過失原罪,讓觀看者處于道德高位,以審判視角消解自身窺私的非義性。

  而在這一點上,網絡謎蹤選擇的切入角度更為聰明。

  “我們國家網絡安全公司最新調查研究中,55的父母的確窺探過孩子的隱私,這就是認為的最大賣點。”

  阿尼什自信道:“身處網絡時代的父母們,覺得上孩子主頁看看他們在忙些什么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們這么做,是為了避免和孩子聊天時產生尷尬,這是他們能夠了解孩子生活的唯一方法。”

  丁誠很欣賞這種市場定位,無疑能夠使得大部分身為父母的觀眾產生共情,甚至對于不善于在親密關系中直接表達情感的華夏觀眾來說,這部分心理認同的比例可能還會更高。

  特別是片中頻頻出現的對話框,看似戲多到搶鏡的存在,可是誰又不曾經歷過?

  那些一顆心百轉千回,一個念頭思來掂去,一個回復寫過又刪,最終只發出簡單一句你還好吧的時刻?

  最常出現的敲鍵盤的聲音變成烘托氣氛、營造情感的殺手锏,光標的移動更是引導著觀眾的思緒:你看,這張圖里似乎有貓膩……

  有了這些細節,劇情即使反轉再反轉,觀眾也不會覺得突兀。

  因為我們本身就活在屏幕里,對每天對著電腦、手機、廣告牌的現代人而言,這些承載感情和意義的電子圖像再熟悉不過了。

  丁誠看著旁邊總是埋頭苦干的剪輯師,原本只有兩個,經過自己的投資又招來五個,就算大家一起動手也每天要加班熬夜。

  這是自己有史以來拍過的最輕松的電影,身為男主角,居然十天全部戲份殺青!

  剩下全是各種各樣的信息,比如新聞網站頭條、熱門視頻、主角與其他人的信息對話和郵件來往。

  片中出現的每一行字都不是隨便放上去的,兩個編劇足足寫了四五百頁的番外篇來建立起這部電影的世界。

  社交網絡好友上百,卻無一人肯與你在現實中吃個午餐;

  你以為親密無間的女兒,其實已經走上意想不到的生活軌跡;

  你深信不疑的伙伴,居然從一開始就欺騙了你……

  看似反映網絡侵入生活后的結果:線上線下信息不對稱、人格不統一,還有種種網絡暴力;一樁樁看似親密無間的親情、友情都慢慢散發出腐臭味,變得脆弱不堪。

  直播、鍵盤俠、網絡詐騙才是一步步把電影推向高潮的功臣。

  當然導演的意圖不是一味地指責,而是反思:網絡科技是改變了人性,還是放大了人性?

  隨著劇情發展,觀眾發現搜索救人又害人,害人又救人……

  對網絡的態度也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反轉搖擺不定。

  網上匿名罵街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未必就不是背地里說人閑話的大嘴巴。網絡欺詐的背后,一定是一張張貪欲的嘴臉。

  人們千百年來建立的道德倫理在電腦網絡中瞬間崩塌,不代表網絡是虛假的,而是說明這倫理綱常未必有想象中的真實。

  雖然戲份殺青,但丁誠很喜歡這個角色,遠沒有以前扮演的英雄牛逼哄哄,但身為一個普通人也有拯救親人的決心和能力。

  一位華裔單身工程師父親,在妻子多年前因病去世后,女兒成為全部的精神寄托。在這位堅強男人的背后,通過直播女兒失蹤后情緒中最真實的焦慮感,活生生打動觀眾的心。

  同情之余,情感上的共鳴更催化真實的力量。其實在焦慮之外,男主始終對女兒生命保有極大信念,對互聯網大數據鍥而不舍的利用反而讓其重新進入了另一個探究至親精神生活的機會。

  期間看到少女的迷惘和困惑、與自己的隔閡,以及對自由的憧憬,可基于對信念的執著卻一次次被冰冷的結局所淹沒。

  當女反派告知女兒已死亡時,通過攝像頭看到痛不欲生的絕望。重壓之下的父親不忘對蛛絲馬跡的精細考究,加之對社交媒體的一層層剝絲抽繭之后,終于讓女兒置死地而后生,這對家庭終以較為圓滿的結局收場。

  可在女孩獲救背后卻隱藏著另一個悲劇,即單親家庭對子女教育的缺失。英國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在成全父母自由的同時,也改變了子女的成長軌跡。

  父女間多年的情感隔閡加深女兒對現實的逃避和對網絡的依賴,女警對兒子的溺愛更縱容他的謀殺行為,母子二人共同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這段時間跟劉夢云聊天,深刻了解到來自華裔家庭的壓力。新一輪的移民浪潮中,亞裔人口占了大量比例,而在西方自由主義為主導的生態下,多元文化的沖擊在諸多亞裔家庭中顯得尤其明顯。

  包括教育的創新、親情的重構以及生活方式的融合……

  以長幼尊卑為核心理念的亞裔家庭來說,在復雜和多元的新背景下存活并維系,難度可想而知。

  不由感嘆,

  在哪活著都不容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