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31章 一本難求

  丁誠有些吃驚,現在玩的這么專業?

  “你跟著花姐混,這種事肯定不用操心。”王天笑道:“你們公司肯定有專門團隊負責劇本,否則累死演員也看不完。”

  “我有朋友專門吃這路,1020抽成是常態,編劇經紀公司和編劇公司還不一樣,據我所知國內做這項業務的公司可能不超過20家,專門做編劇經紀和劇本交易的不超過5家。”

  “而具備一定寫作能力的編劇至少有幾千人,尤其對于新入行的編劇,經紀公司無疑能解決資源和圈子的匱乏問題,跟新藝人入行差不多。”

  “那些知名大編劇更是需要經紀人,不是所有人都有野心想開公司,編劇是創作人才,整天都宅在家里,商務交給經紀人完善。遇見壓箱底的劇本想要售出,或者活多做不過來時,有人幫忙去整合資源,甚至分包下去找搶手,你懂得。”

  丁誠很感興趣,追問道:“一個經紀能帶幾個編劇?”

  “我朋友手下有七八個,包括王鵬在內的資深老鳥,再多就忙不過來了。”

  “剛開始在別的城市,發現這個商機后來京城,幾個朋友成立公司,14年算是最早的一批創業者,現在混的風生水起。”

  “他們團隊內部資源也是共享的,一旦拿到項目會把需求發給所有經紀人,讓每個人推薦合適編劇,以提高推薦成功幾率。”

  “每周開會交流工作進展,經紀人要向同事們介紹自己簽約的新編劇,最擅長寫什么類型的本子,讓大家心里都有數,這樣出去談項目的時候,自己手里若沒有合適的,還可以推薦其他同事的簽約編劇。”

  “今年他們公司簽約編劇超過200位,服務編劇130多個,代理原創項目超過100個。”

  見丁誠吃驚的表情,繼續道:“全約編劇公司抽取分成基本上在1020,根據他的知名度浮動。”

  “半約編劇只需要匹配項目,全約編劇就得深度帶。不同階段的編劇往往需求也千差萬別。有的希望接更多活,賺更多錢,有的堅決不接定制只接原創。”

  “成熟編劇很多項目可能就不接,只做他感興趣的,年輕編劇需要更多成長機會,就沒有那么挑。”

  “這幾年不只是演員片酬,連編劇都一路飛起,小有名氣的衛視劇作品編劇,每集十幾萬輕輕松松。對編劇經紀公司而言,不太愿意接的是網大項目,最頂級的網大劇本也就是10萬一集,通常25萬,20傭金毛毛雨。”

  王天喝口茶,分析道:“你也知道原創劇本在圈里不好出手,尤其是編劇不太出名的時候,金主喜歡直接砸錢買經過市場認證的所謂大IP,隨便改改,找幾個流量就能立項。”

  “我經常給他們聊天,按照他們的說法,在劇本類型上,除了喜劇和動作、戰爭題材相對好賣之外,其實并沒有特定題材能夠長期受到青睞,市場往往容易跟風。”

  “很多時候遇見什么題材都先屯著,投資方要什么都有。聽說最近要衛視電視劇的少,網大去年很好,今年也不行。網劇越來越吃香,大家都開始往里砸錢。”

  “現在他們幾個公司湊在一起準備干大事,一個是建立編劇經紀體系,做國內最大的編劇信息庫,把所有人才一網打盡。另一個是確立劇本交易模式,成熟行業化運營。”

  “編劇經紀人負責簽約編劇,為其找委托創作項目;劇本經紀人更像是前期制片或者項目總策劃,需要對劇本進行篩選、評估和包裝,比如設計概念海報,做項目策劃書,進行市場和預算分析,然后精準推送給各渠道。”

  “因為影視行業的鏈條是斷點式,光提供劇本是不太容易成項目。比如和導演洽談,他們甚至可以提供50個投資公司,20個制片人,可以粘合資源,幫你解決碼盤子的問題。”

  “去年策劃一部奇幻網劇,編劇是大學在校生,但劇本題材和概念很好。于是他找到一家影視公司,提供策劃方案,推薦導演,甚至幫忙接洽播出平臺。”

  “現金和10的股權回報,除去付給編劇的稿酬,光一個項目中凈賺百萬。通過經紀人的運作,劇本孵化的成本可以由上百萬降低到十幾萬,當然也很考驗經紀人對項目的判斷以及運營能力。”

  “現在聽說更高級的玩法叫反向孵化IP,為什么原創劇本比IP難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IP有數據有粉絲,而原創劇本沒有粉絲量。但實際上IP的轉化率是很低的,很多時候花200萬買來一個IP版權,還得再花200萬讓編劇去改。”

  “結果他們想出一種新的劇本包裝手段,如果原創劇本質量不錯,編劇經紀公司會與出版社合作,為劇本找寫手編寫小說成書,并進行類似暢銷書的包裝運作。”

  “劇本IP小說版權粉絲數據的打包,甚至還會配套給你市場分析師、劇本醫生、策劃等等服務,這種全案型服務不僅能讓原創劇本更好賣,而且能讓經紀公司和編劇收獲更多利潤分成。”

  “過去編劇只能是委托創作,作品是影視公司的,只有署名權歸編劇。現在委托創作慢慢變成著作權轉讓,就像現在的小說IP一樣,編劇是授權的甲方,越來越牛逼嘍!”

  “當然天上不會掉餡餅,劇本經紀因為后期運作復雜,抽成比例更高,有保底模式,也有三七或者四六分成模式,最高可能會分成50。”

  丁誠點點頭,專業就值這個價,沒想到市場已經細分到如此地步?

  “前一段時間去參加某個會議,用大數據分析超過70的網劇有兩個以上編劇署名,平均署名人數是3.3個。而在電視劇編劇團隊集體創作的占據47.5,大項目團隊有20還有總編劇這一職位?”

  “尤其是網劇,流量增長非常快,幾年前10億還算有門檻,今年破百億也不是什么特別稀奇的事情,號稱進入什么網生3.0?”

  “隨著單部播放量的不斷飆升,網劇數量卻在不斷縮減,全面精品化已經具備和電視臺分庭抗禮的實力。對大IP和大明星的需求被削弱,分眾的狀態特別明顯,最重要的競爭變成原創力。”

  “企鵝娛樂副總監甚至說,每年至少300部網劇的體量,整個市場對編劇的饑渴程度比明星還要嚴重!”

  這點丁誠深以為然,畢竟好演員使點勁能找到,好劇本可是打著燈籠也難找!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