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九章 房奴

  連續兩天兩夜的火車依舊掩飾不住段云心中的興奮,在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事情,除了兩個廠子未來的發展,還有就是段云給職工分房增加福利以及吸引高技術人才的事情。

  想吸引母雞下蛋,就要把窩蓋得好一些,段云一心想構建一個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但如果各方面福利不夠誘人,就算是上級真能給他派來中專生大學生,到時候段云也無法留住他們。

  當年改革先鋒浙江萬向節廠廠長魯冠球,他想要進一個大學生,是難上加難,后來張勁夫同志到魯冠球的萬向節廠去考察,魯冠球隨即提出要幾個大學生,并表示愿意付培訓費,張俊峰隨即同意了他的要求。

  這一年省委按照鄉鎮企業發展需要,全省安排了8個大學生到鄉鎮企業去,給魯冠球分配了4個大學生,盧冠球每個人付6000塊錢的培訓費,一共24,000塊錢,4個大學生最終來到了萬向節廠。

  這4名大學生來了之后,魯冠球對他們帶入貴賓,專門給他們弄了個房間,兩個人一間房間買了一臺電視機,專門每個人配了一輛永久牌的自行車,各種工資福利待遇都是全程最高的,就是希望他們永久都能留在萬向節廠。

  但即便是如此,4名大學生中最終還是走掉了一個,由此可見小企業想要在這個年代留住高級知識分子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畢竟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在哪里都是香餑餑,外面的誘惑實在太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段云才想到要蓋超規格的“勞模樓”,并且也會想方設法提高這些高技術人才的福利,讓他們能長久的留下來。

  其實段云的這些做法也借鑒了后世的一些社會經驗,一套房一輛車,每個月高額的房貸和車貸就足以牢牢的拴住一個人,讓他們付出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青春年華,長久的留在這個城市。

  而段云的想法就是,如果這次他去省城能要了大學生名額的話,那么他就會將這些大學生暫時安頓在超規格建造的勞模樓暫時居住,而他們只要在廠里工作滿4年,房子就無償送給他們,算是工廠給他們的福利。

  段云這么做其實就是在培養“房奴”。

  在段云看來超規格建造的勞模樓都是上下兩層的小別墅,別說住一個人,就算是一家三代七八口人住在這里,也絲毫不會顯得擁擠,而且在段云的算計中,這些大學生二十四五歲畢業,在廠里工作4年,到了二十八九歲肯定是要結婚的,到時候一旦在本地娶了媳婦兒安了家,加上段云這邊給他們的工資獎金福利足夠高,那么這些大學生估計也就可以徹底安頓下來了。

  這是一個長期的計劃,但一切的伏筆都是提前埋下的,段云需要運籌帷幄提前布局。

  到了太原火車站后,段云和同行的人分開,一個人下了火車,徑直前往了位于太原市中心的省輕工廳。

  這還是段云第1次來省城太原市,相比于大興,這里的天空要藍一些,道路要寬一些,一輛輛無軌電車讓段云感覺有些新鮮,這玩意大興市是沒有的。

  和段云一起下車的,還有省城一起參加廣交會的企業代表,另外就是輕工廳的劉處長。

  現在段云和劉處長已經成了朋友,一路上段云也經常拉著劉處長跟他們一起打牌,吃飯的時候還特意把他叫上。

  劉處長雖然職務比段云高,又是省局的干部,但收入也就七八十塊,和段云這種隱形的富豪是沒法比的。

  劉處長原本想自掏腰包在火車上吃飯,但段云出手卻令他感到非常的驚訝,這年頭火車餐車的飯菜很貴,但段云卻每頓都叫一桌子的菜,有魚有肉有蛋有湯,加上段云熱情的邀請,最終還是經不住誘惑,和段云他們天天混在了一起。

  其實段云也是有意想搞好和他們這些省局領導的關系的,畢竟自己不在省城工作,而像劉處長這樣常年在廳長身邊工作的人,哪怕他以后能為自己說兩句好話,關鍵時候還是有大用的。

  下了火車之后,其他的太原本地廠商紛紛相互告辭離開,而段云則在劉江的帶領下,直接前往了省城輕工廳。

  出乎大人的意料,位于市區的省城輕工廳房子非常老舊,三層的蘇聯建筑,門口停著幾輛212吉普和一輛小轎車,除此之外,和周邊的建筑沒什么區別。

  跟著劉江,段云來到了位于3樓的廳長辦公室,輕輕敲一下房門后,得到許可推門走了進去。

  “李廳長,這位就是段云同志,按照您的吩咐,剛下火車就把他帶過來了。”劉江對坐在辦公桌前的老者介紹的。

  “你就是段云同志啊,坐下吧。”老子仔細的打量了鍛煉一番后,微笑示意段云坐下,然后對劉處長說道:“老劉,你幫我給段云倒杯水。”

  “好的。”劉江拿起暖壺,給段云沖了一杯茶水后,轉身離開了辦公室,輕輕的帶上了門。

  “段云同志啊,恭喜你這次旗開得勝,在這次廣交會上被咱們省拿到了250萬美元的訂單,這個成績非常了不起啊……”廳長李文善一臉贊許的對段云說道。

  “我也就是運氣好,而且這次上輕工廳也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和幫助,不然的話我也不可能拿到這么多訂單。”段云語氣謙虛的說道。

  “你就不用謙虛了,我們給全省輕工企業的機會都是一樣的,但只有你們廠這次能異軍突起,成為全省出口創匯的大戶,這一點足以說明你的能力非常出眾。”李廳長頓了頓,接著說道:“其實上次你們廠的產品在北京獲得全國金質獎的時候,咱們省廳就已經對你們廠重點關注了,關于你本人的事情,我也聽說了不少,我是真沒有想到你年紀輕輕就能做出這么大的成績,確實很了不起,也難怪當初瑞陽那小子會來我這里為你們廠申請設備和資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