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073 姬平

嬴麒見到燕太子平的過程很順利。閃舞  對于秦國特使的拜訪,姬平(燕太子平)是很重視的,所以早早地做了準備,鄭重接待了嬴麒。

  見到嬴麒時,姬平也沒有詫異。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如果有,在有心人的努力下,也會變得四處漏風。

  秦國儲君親自擔任特使出使燕國一事,在列國高層,早已變成了消息,而不是秘密。

  姬平身為燕國太子,擁躉無數,掌控的勢力雖不及燕相子之,但打探到這則消息,還是很簡單的。

  此時,互相見禮后的嬴麒和姬平二人,正對坐于一間沒有第三人的靜室。

  兩人平靜對視著,都沒急著開口。

  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能傳遞消息的。

  從姬平的眼里,嬴麒看到了野心和堅定不移的意志。

  姬平也從嬴麒眼里看出了些東西。

  “虎狼之國,虎狼之君。”

  姬平心里想著山東六國強加給秦國和秦君的評價,暗道果然沒有取錯的外號。

  稍頃,姬平打破沉默,直接說道:“公子此行入燕所謀之事,吾已知之,今與公子相會,特為告知公子,燕國無意背五國合縱攻秦之盟,為公子安全計,請公子擇日返秦。閃舞”

  這一番話,其實有些出乎嬴麒的意料。

  在嬴麒和仲簡的商談時,他們都一致認為姬平愿意接見秦國使團,是存了與秦友好、爭取秦國助力的心思的。

  即便不主張與秦結盟,也不應像現在這樣直接擺明攻秦立場。

  稍稍愣了一下,嬴麒立馬反應過來,腦海里浮現甲九和甲十轉述的蘇代的話。

  看來燕國廟堂,無論是燕相子之一派,還是燕太子平一派,已經達成共識,鐵了心要加入合縱之盟,攻伐秦國。

  那,姬平為何要與我會面?

  僅僅只是為了勸我早日返回秦國?

  真的沒有其它圖謀?

  又或者,姬平的圖謀就藏在這句話里?

  不然他為何隱含威脅之意?

  這些個疑問也隨即浮上嬴麒心頭,相應的懷疑也同時出現。

  諸多念頭閃過只在一瞬間,姬平話音落下片刻,嬴麒便笑著說道:“公子勸吾早日返秦,是否不欲吾與燕相會晤?”

  這是明著試探了。

  姬平見招拆招,平靜說道:“確有此意。”

  這般坦誠,又一次出乎了嬴麒意料。

他原以為姬平會遮掩一二,繞個圈子,或避而不談,或岔開話題。閃舞  因此,嬴麒稍稍坐直身體,說道:“公子如此坦誠,就不怕吾轉身便去拜見燕相?”

  “怕,也不怕。”

  姬平賣了個關子,方才繼續說道,“子之其人,狼子野心,世人皆知。

  其欲效田氏代姜,陰謀奪我燕國社稷,吾雖德薄,亦愿拼死以守宗廟。

  若公子不聽吾勸,與子之沆瀣一氣,吾雖力弱,亦能行白虹貫日、血濺五步之事!”

  頓了頓,姬平輕吸一口氣,稍稍平復下有些激動的情緒,一字一頓道:“勿謂言之不預也!”

  這一番話可謂圖窮匕現。

  雖然現在還沒發生“荊軻刺秦,秦王繞柱走”之事,但大體意思是一致的。

  嬴麒聽了,并不惱怒。

  易地而處,他也會這般行事。

  丟了祖宗基業之人,亡國之君,即便宗廟僥幸得存,死后是無法入供其中,享后人血食祭祀的,還得散發遮面,無顏去見祖宗!

  因此,在宗廟社稷面前,禮儀風度什么的,統統讓邊。

  不過理解會理解,不惱怒歸不惱怒,該擺出的態度必須擺出!

  嬴麒沉著臉,正色說道:“公子應知,老秦人無所畏懼!且,吾與公子,秦國與燕國,大可為友,而非為敵。”

  “為友?”

  姬平笑了笑,語氣略有些譏諷說道,“吾與子之相爭,公子與秦國若能助吾,便可為友。

  然,秦與燕相隔千里,公子與秦國即便有心助吾,亦不能也。

  反之,魏國、趙國、齊國與燕國接壤,吾若能得三國之助,何愁不能除去子之?

  不怕公子知曉,吾將親帥大軍會盟伐秦。

  五國攻秦,秦必敗,聯軍必勝!

  屆時,吾將攜大勝秦國之威,魏、趙、齊之助力,返回燕國,一舉鏟除逆賊子之。”

  這一番話擲地有聲,響徹靜室,充分顯示了姬平的意志和決心。

  嬴麒看著臉色微微潮紅的姬平,心知姬平之心已不可動搖,眼中也閃過一絲微不可察的憐憫。

  姬平是一個偏執到近乎喪失理智之人。

  為了不讓子之奪走本屬于他的王位,姬平不惜壓上一切,賭五國攻秦能勝了。

  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姬平,離死不遠了。

  搖了搖頭,嬴麒覺得沒有繼續談下去的必要了,長身而起,也不行禮,直接向門外走去。

  待走到門邊,嬴麒才回頭看著姬平,輕聲問道:“若五國聯軍敗了呢?”

  說完,嬴麒便不再理會姬平,推門而出,與一直按劍守在靜室外的仲簡匯合,安然離開姬平的府邸。

  姬平坐于靜室內,臉色陰晴不定,時不時咬牙切齒,閃過猙獰之色。

  內心經過一番劇烈掙扎,姬平最終還是沒有下令擊殺嬴麒和仲簡。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若姬平冒天下之大不韙,殺了嬴麒,不論五國攻秦勝與敗,他都無法坐上燕國王位。

  或者即便坐上,也坐不長久。

  而且,終他一生及后世千萬年,他將被口誅筆伐無數次。

  這個時代的史官很有節操的。

  “趙盾弒其君”與“崔柕弒其君”之事,天下皆知。

  姬平心知,若他方才行差踏錯,殺再多的史官,也無濟于事。

  史書上必會留有“姬平無道,陰使人刺秦太子麒”之類的記載。

  長長吐出一口氣,姬平眼中似蒙著一層血色,望著嬴麒離去的背影,用微不可聞的聲音自語道:“勿謂言之不預也!”

  他對嬴麒仍懷殺心。

  在靜室內便覺察到姬平真起了殺心的嬴麒在出了姬平府邸后,第一時間輕聲對仲簡說道:“公叔,準備一下,這幾日便一同離燕返秦。”

  仲簡也不問會面細節,點了點頭。

  人事已盡,那便戰個痛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