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105 博弈(6)

  一夜忙碌不休。

  吳瀾將他下山后紫游寨該如何發展做了非常詳細的安排。

  第一,緊急關停造紙作坊,并銷毀一切涉及造紙技術的資料,所有參與過造紙作坊生產的寨民都列入“天羅”的重點監控對象列表,務必保證造紙技藝不外泄。

  第二,在吳瀾回山前,冶鐵作坊的規模不會再擴大,只滿負荷生產山寨所需的農具和售給秦國的馬鐙、馬蹄鐵。

  第三,農業司和畜牧司的工作變成重點中的重點,建筑司則按部就班地平整地勢,然后視情況修建一些過渡用的臨時居所。

  第四,田允肩上多了一個擔子,那就是根據吳瀾留下來的方略,每半個月一次,從其它山寨招攬人丁。

  第五,田狄教導匠人的任務中止,專心研發斬馬刀的鑄造之法。

  斬馬刀,是吳瀾以前世漢環首劍為原型設計的,也不知道后續能不能派上用場,且先研究著吧。

  畢竟在研究的過程中,能點出不少鐵器鑄造的實用技能。

  第六,仲簡帶來的那些環幣,算作第一批馬鐙和馬蹄鐵的訂金。

  吳瀾安排大牛接收,并讓他與遠赴倉城的蕓娘單線聯系,購買紫游寨發展所需的各種物資。

  這些不用大牛去想,吳瀾都有留下列表,大牛做好傳聲筒角色的本職工作就行。35xs

  做完以上七大項安排,吳瀾秘密召見了鹿,命她加快信鴿的培育進度。

  鼓也得了一個秘密任務,那就是在吳瀾下山期間,將那些動了不該動的心思之人通通記上小黑本。

  這也是為吳瀾之后回山重新梳理山寨內部做個鋪墊。

  所有事情安排完畢,已近天明。

  吳瀾稍稍睡了一會兒,就起床洗漱,吃過早飯便隨仲簡一起下山。

  此去咸陽,他孤身一人,誰也沒帶。

  原因很簡單。

  從吳瀾決定離開紫游峰那一刻起,就必須選擇相信仲簡不會加害他。

  而到了咸陽后,如果連秦玥兒都護不住他,他就算帶上再多的人也白搭。

  既如此,吳瀾干脆做得徹底一些,一個人也不帶。

  因為這點,仲簡心里對吳瀾的評價又高了一些。

  當然,吳瀾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也不在意。

  不管在哪個世界,要想立足,看的都是自身實力硬不硬,而不是別人看不看得起。

  將環幣交割給紫游寨后,仲簡帶來的車隊立即變成了馬隊。

吳瀾從庫房取了幾十副馬鐙和馬蹄鐵出來,給馬隊裝備上。閃舞  這能大大提高馬隊的速度,減少路上耗去的時間。

  初春時節,萬物逐漸復蘇,兀墟山里蔥綠一片。

  噠噠的馬蹄聲在山中小道里不斷回響。

  再不用擔心馬蹄被尖銳的石頭磕壞的馬隊一路疾馳,猶如疾風一般快速穿過了軹關陘。

  出了軹關陘,路變得好走許多,馬隊的速度再次提高了一些。

  太陽落下山時,馬隊便抵達了倉城!

  這個速度,比以往快了一倍有余。

  跟隨仲簡的都是百戰精銳,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尤其是仲簡本人!

  他在燕國為諜好幾年,對燕趙的騎兵了解頗多,與北方蠻夷東胡的騎兵也打過交道。

  在仲簡看來,無論是燕趙騎兵還是東胡騎兵,都比秦國騎兵的戰斗力強上許多。

  這與地理位置有關。

  秦國地處關中,并不適合牧馬,自然也缺乏從小騎獵的氛圍。

  商君編練新軍,裁汰了依然保持春秋時代車戰為主、步兵為輔、騎兵充作斥候的老式軍隊,確實大大提高了秦軍的戰力。

  擊敗魏軍尤其是魏武卒,奪回河西,便是明證。

  但在新軍里,騎兵依然只是輔助的地位,真正的主力是步兵方陣!

  這讓見識過燕趙騎兵與東胡騎兵來去如風、侵略如火的戰法的仲簡一度憂心忡忡。

  秦趙接壤,紛爭不休,一旦大戰,秦軍極有可能在騎兵戰力上吃大虧!

  現在,轉機已經到來。

  只要秦軍的騎兵全都裝備上馬鐙和馬蹄鐵,再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摸索出新的戰法,秦軍將獨步天下。

  而想要達成這個目標的關鍵,就是馬鐙和馬蹄鐵的產量了。

  “秦國,必須掌握冶鐵之法!”

  翻身下馬的時候,仲簡心里如是想道,態度更加堅決。

  吳瀾這時也下到地面,正雙手握拳捶屁股。

  趕了一整個白天的路,屁股都快震開花了。

  “今晚在倉城駐軍營地休整,明早再趕路吧。”

  抬頭看了一眼天色,仲簡將剛剛浮起的心思藏了起來,給出建議。

  “倉城首富胡庸與我有些交情,仲簡先生也見過,我們去他府上休息如何?”

  吳瀾卻有他自己的打算。

  一來要告知蕓娘,在他不在寨里的這段時間,她的單線聯系人是大牛之事。

  二來,吳瀾也有些事要與胡庸溝通一番。

  “胡庸?”

  吳瀾一說,仲簡便想了起來,點頭道,“也好。”

  一行幾十人便牽著馬步行入城,直奔胡庸府邸。

  剛準備用膳的胡庸聽到家老的稟報,趕緊出迎,同時吩咐下人準備豐盛的酒席。

  “仲簡先生與瀾弟大駕光臨,令寒舍蓬蓽生輝啊。”

  離得老遠,胡庸的聲音便傳進了仲簡和吳瀾耳中。

  在燕國扮作商賈好些年,仲簡早已對這一套面上功夫熟絡無比,但回到秦國,他便是身份高貴的秦室公族,自然不能再顯露出這方面的痕跡,因而微昂著頭,仿佛沒聽到胡庸的話。

  商賈,賤業也!

  吳瀾看見這一幕,暗覺好笑,然后神色熱情地回應胡庸的招呼:“胡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我們已經十幾個秋沒見了,小弟甚是想念胡兄,胡兄近來可好?”

  “托瀾弟的福,愚兄吃得好,睡得好,錢也賺了不少。”

  胡庸的眼力不差,察言觀色也有一套,怎會看不出仲簡的輕蔑與傲慢,但他卻不敢因此生怒,神色如常,哈哈笑著與吳瀾搭話。

  只不過在他心里,改換門庭、提高門第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就算要將整個胡氏與吳瀾捆綁在一起,也不是不可以。

  這,正是吳瀾想要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