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佛意

  “一式殘缺大悲印,卻要以如此方式展現。”

  望著眼前殘缺的石碑,陳銘臉色平靜,若有所思:“當真是下了很大一盤棋。”

  眼前的秘境的確大有機緣。

  不論是眼前石碑上記載著的大悲印,還是這里擺著的三千秘籍,無疑都是莫大的機緣。

  但眼前的法慧等人也不是純粹的慈善,他們也有自己的目的。

  眼前殘缺的大悲印,無疑便是其中之一。

  借后世英杰之手,將這一式大悲印完善,這或許便是其中目的之一。

  當然,這一點本身沒什么好說的。

  能夠將眼前這一切拿出來,還未索取,便已給與,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是莫大的心胸氣魄。

  哪怕是陳銘,也不得不佩服。

  靜靜在原地站立許久,確認了法慧離開之后,陳銘這才轉身,走到一邊的書架,從書架上拿出本書。

  這是一門戟法,記載的是戰陣搏殺之道。

  “上好的精藝法門.....”

  僅僅大略看了一眼這門戟法,陳銘心中便不由自主的閃過這個念頭。

  這個世界的佛門顯然在這個地方下足了血本。

  陳銘手中的這門秘籍,盡管于深度上不能與大楚武經這等武學相比,但卻也只是稍遜一籌,稱得上是一等一的絕世技法。

  隨意拿出一本秘籍尚且如此,這里擺放的其余秘籍,多半也不會是什么簡單貨色。

  之后的經歷證明了陳銘的猜測。

  他隨手拿出幾本秘籍,大略翻閱一下,就沒有發現一本稍次一些的武學。

  每一本都不遜色于之前那份。

  這種驚人的質量,近乎令人感動恐懼,震撼于佛門的勢力之強,底蘊之深。

  “大悲印.....看來這份武學,對他們來說,比原本想象中的還要重要。”

  將周圍擺放著的武學大致翻閱一遍,陳銘心中閃過這個想法,隨后心中陷入了沉思。

  精妙武學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有所領悟的。

  以此地武學之精妙,哪怕是隨便拿出一門武學,想要在半月之內徹底參悟,也是不可能的事。

  而按此前法慧所說,這里足足有三千份武學。

  半月之內,想要將這三千武學盡數參悟,可以說根本不可能。

  “所以說,這一道考驗,歸根到底,就是考驗人的悟性與機緣。”

  想著法慧所給出的條件,陳銘思索道:“唯有悟性過人,才能在短短時間中領悟多門武學........”

  “而這三千法門之中,總有些法門,可以對這式大悲印更好的完善。”

  “能夠從這無數武學法門中,選到那些合適的法門,這就是考驗一個人氣運,機緣的時候。”

  既考驗悟性,也考驗氣運,機緣。

  這無疑是極為苛刻的條件,兩個方面,無論是哪一個條件不達標,最后無疑都會失敗。

  只是,聽著這考驗的內容,陳銘卻莫名的想到了一個人。

  徐清!

  這里的考驗幾乎是為對方量身打造的。

  論悟性,從這具身體過去的記憶中來看,對方無疑是頂尖,無論學什么都是一學就會,只是過去因為身體的緣故,才遲遲不能成為武者。

  而論氣運,機緣......陳銘覺得,就算這整個天峰派的人都拉出來,也未必能比得上一個徐清。

  陳銘覺得,在正常情況下,這場考核的最終獲勝者,幾乎已經可以肯定是他了。

  到現在,陳銘還不知道徐清身上還有一個過去的強者靈魂,在這場考核中兩人一起,否則恐怕會更加無語。

  “論悟性,我倒是有些信心,不過在氣運機緣上,我恐怕就沒法跟他比了。”

  陳銘搖了搖頭,如此想道。

  他原本僅僅只是一個普通人,僅僅只是中上之資,但是經歷了這么多次,聽過源力異能將諸多武學提升后,他的武學素養也不知不覺增長了很大一屆,有此為基礎,對武學的領悟絕不會太差。

  大瑞心經同樣有增長靈性,提升悟性之能。

  因而,在悟性上,陳銘縱然不如徐清,但也不至于相差太遠。

  唯獨在氣運,機緣上,兩者完全無法相比。

  不過現在再想這些,也沒什么用處。

  況且,陳銘也不是沒有優勢。

  伴隨著大瑞心經運轉,在腦海之中,一切煩躁之念盡數褪去,僅留下一顆純粹通透的武道之心。

  在這個狀態下,他的精神高度集中,靈覺也同樣高度敏銳,達到了一個巔峰與極點。

  隨后,陳銘起身,不再去想其余事,只是靜靜觀閱著手上這卷武學。

  伴隨著陳銘起身,在腦海之中,點點滴滴的靈性不斷匯聚,最終漸漸化成眼前這卷武學的模樣。

  隱隱約約之間,一點靈覺勾連了眼前這卷武學,在前方,殘缺的石碑上,一點白白的光輝投射而出,籠罩在陳銘身上,漸漸形成一副畫面。

  這一刻,陳銘像是化身成了戰場上的將軍,手持長戟,在戰陣之中策馬奔騰,一舉一動之間,一股煞氣奔騰而起,化為一式猛烈到極致的致命殺招。

  伴隨著石碑上的光輝閃爍,點點滴滴的武學奧義從陳銘心頭浮現,令他眼中多了些明悟。

  在暗處里,望著陳銘的反應,法慧臉上露出了些詫異。

  “僅僅不到一刻,就能勾連上石碑中蘊含的佛主真意,此人莫非是天生的佛子?”

  靜靜打量著陳銘,感受著他身上此刻閃爍著的濃濃佛意,法慧臉上帶著些詫異。

  與陳銘想象的一般,這一場考核之中,的確是重點考核悟性還有氣運機緣。

  但除了這兩者之外,在事實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指標。

  那便是與大寂滅石碑的契合性。

  能夠承載大寂滅佛主所留之大悲印,這塊石碑本身便不是凡物,沾染了一絲大寂滅佛主的寂滅之意,本身便是一件無上重器。

  這一場考核之中,最重要的,其實便是要溝通大寂滅石碑,勾連上其中殘留的佛主真意。

  而在這一點上,陳銘卻有了別人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盡管化身前來,但他的大瑞佛經修為并未改變,于佛理之道可比擬傳世高僧,自然而然的便是佛意親近。

  而本體所擁有的佛血,同樣給他的神魄帶上了點點佛的氣機,令他與眼前石碑中殘留的大寂滅佛意相勾連,契合度達到了一種驚人的地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