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8章 殿議

  回到垂拱殿,在內侍的伺候下褪去沉重的朝服,換上一身輕便的常服,重重地舒了口氣,靠在御座上閉目養了會兒神。進行一場朝會,對精神體力的消耗真的大,尤其像此次,多為群臣靜聽他發言的情況下。

  “官家,大臣們都到了!”只來得及喝口水潤潤發干的嗓子,便聞通病聲。

  “宣!”劉承祐的回答短促有力。

  既下朝,再召大臣們,乃為議朝會上所發政策。劉承祐腦子很清楚,他所提政策,仍在紙面上,還需人執行,執行出是什么效果亦是未知。但是,自中書門下開始,如何實施推行,還需他與大臣們商議。

  比起朝會上的嚴肅,殿議的氣氛要稍微輕松些,卻也輕松不到哪兒去,所有人都感受得到,西巡歸來之后,這個少年天子似乎已經完全進入皇帝的角色了,發號施令也漸恢復了在藩邸時的強勢。

  楊邠、王章、竇貞固、李濤、蘇禹珪無名宰臣,再加樞密使郭威,侍衛軍副帥劉信也在,將相可謂齊全了。唯一顯得特殊的,要屬魏仁浦了,畢竟“位卑職低”,甚至比侍候在旁的范質還要特殊。

  關于勸農方面,除了兩道減負政策之外,另外決定,由朝廷派出幾路勸農使,巡視州縣,勸課農桑,當然,必定附帶有其他智能,察吏治,刺民情,也算中央開始向地方伸手的一種手段,只是隱藏在“勸農”這層外衣下。

  建議是楊邠提出來的,這還是頭一次楊邠提出,完全合劉承祐心意的諫言。自然,沒有不允的道理。

  剿匪之事,劉信主動提了個簡單粗暴的建議,讓各地官府鎮兵放手去殺,多殺一些人,殺到那些肥臀膽寒,草寇們害怕了,自然會老實地下山歸順。很符合劉信性格的諫言,以如今天下的情狀,用此重典,效果恐怕會立竿見影。

  但是,劉承祐沒有多少猶豫便否決了。因為他自己清楚,只要朝廷降下這等詔令,地方上的將吏執行起來,極大可能會矯枉過正。劉承祐更想做的,還是化匪為民。

  況且,經過前番的政策,大漢如今的匪患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緩解與改善。仍為亂一方的,除了對朝廷的不信任外,也是地方官吏政策執行不力的緣故。

  被劉承祐斷然否決,劉信坐在那兒,臉色有些不好看,別過臉,生著悶氣,自覺身為皇叔的面子被落了。

  “陛下,近來中原、河北多有上報剿賊不力,臣建議,或可出禁軍至地方巡剿!”這個時候,魏仁浦頭一次,主動發言。

  此言一落,宰臣們或多或少都陷入了思索,王章下意識地表示反對:“朝廷出兵,動靜太大,恐引起地方的猜忌,且耗費定然不淺。”

  想來,后一點才是王章真正反對的原因。

  郭威想了想,卻是主動說:“臣以為魏學士之策,可。”

  其話音落,中書侍郎李濤也開口了,捋著胡須,臉上盡是認同:“臣以為,此策好處有三,甚妥。”

  “請試言之。”劉承祐考慮著的同時,示意李濤。

  李濤則抑揚頓挫地敘來:“其一,自是有利于剿匪,以禁軍戰力,自可消滅那些頑匪;其二,禁軍四巡,以昭天威,煊赫朝廷實力,震懾地方,以免宵小異動;其三,東京糧匱難繼,正可以一部分禁軍,就食于地方,縱杯水車薪,總能稍緩其困。”

  “另外,可輪番派兵剿賊,可起練兵之效!”郭威補充了一句。

  “魏卿,是這般想的?”劉承祐看著魏仁浦。

  聞問,魏仁浦儒和地拱了拱手,應道:“李、郭二公,已盡述臣之想法。”

  顯然,劉承祐被打動了,掃了一圈直接吩咐道:“樞密院擬一份禁軍剿匪計劃,中書配合選定盜賊尚劇之州縣,侍衛司配合簡拔,三司調撥開拔輜需!”

  “是!”見劉承祐計議定,縱使心里仍存保留意見,也只能應命,包括楊邠也一樣。

  “制舉之事,由禮部統籌,且試備之,重擬流程條制!”劉承祐看向蘇禹珪,吩咐著,他還兼判禮部事。

  “是。”蘇禹珪應道。

  這個時代的科舉之事,并不一定由禮部負責,更多的時候,以一大臣朝官知貢舉。實則,哪怕劉承祐以郭威知貢舉,也不是不可能。不過,劉承祐這是,打算慢慢地,將朝中各官位衙司復還其職能,就從貢舉開始。

  官制改革,也是一攤麻煩事,急不得。

  “欲以何人知貢舉?心中可有人選?”劉承祐問。

  “臣思朝臣,太仆卿趙上交,可知其事。”蘇禹珪說道,看起來是早有想法。

  劉承祐眉頭稍微皺了下,沒有直接對此發表意見,只是叮囑道:“務求妥善,為國選材,疏忽不得!”

  “是!”

  至于修刑律以及國史著書之事,顯然大臣們并不是特別上心,除了范質以及魏仁浦之外。稍微提了兩句,也就揭過去了。

  而今朝堂之上,似楊邠、王章者,關注的,還得數兵馬、錢糧、邊防事務。甚至于,在楊邠看來,科舉都沒必要進行,選些儒生來做甚?要官員,自有朝臣舉薦,抑或地方簡拔。

  只是劉承祐一力推行,讓他反對,都顯得有心無力的。

  僅議朝會政策,便耗費了近一個時辰的時間。命人奉上新茶,君臣品了一盞茶,舒緩一番后,劉承祐再度發問:“諸卿可有事奏?”

  話剛落,沒怎么說話的竇貞固主動進言了:“陛下,開封府尹之職已空缺三月有余,無人權領,徒以判官主事,名不正言不順。近來府事堆積,已致政怠。請陛下,斟酌人選,主其事!”

  對此事,劉承祐還真就要好生斟酌一番。開封府尹,可是個重要的職位,統京畿之政,確實不好一直空缺者,但以其重,也非一般人能與之。事實上,不多想的話,劉承赟的皇兄弟劉承赟、劉承勛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哪怕僅虛令其職,但是,劉承祐顧忌會釋放出一些容易讓人誤會的政治信號......

  “散議之后,眾卿可各擬一人選進奏,朕再行審決之。”自己暫時想不出個人選,只能群策群力了。

  “是!”

  又議了一會兒,都非什么要緊事。眼見群臣都疲憊不已,劉承祐頓了頓,掃視一圈,終于沉著聲音,問道:“最后一道議題,關于蘇逢吉,朝廷當如何處置?”

  此言一落,眾臣立時都來了精神,同時心中也暗道,總算替到了。宰臣被下獄這么重要的事情,是不可能避開的。

  事實上,針對于此,朝廷上下,明里暗里已不止議過一次的,包括在場的大臣們也一樣。不過,真等劉承祐問到的時候,一個個反而不說話了。

  “怎么都緘默不語?”見狀,劉承祐淡淡然地說道,看向楊邠:“楊卿,你覺得呢?”

  被點到名,楊邠只老眉輕褶了一下,抬眼注視著劉承祐,慢悠悠地抬手,卻不拖沓,直抒胸意,道:“蘇逢吉為宰臣,不可大意處置,需服人心。以臣之見,著有司推鞫其罪,依法論處即可。”

  “諸位覺得呢?”聞言,劉承祐嘴角稍微揚了一下,問。

  “臣附議。”

  意見基本統一,沒有替蘇逢吉說話的,蘇逢吉以其平日的為官作風,人緣也確是差勁。

  “既如此......”劉承祐看仍舊看著楊邠:“以大理寺、刑部、開封府三衙審之,楊卿,你為主審!”

  楊邠一愣,眼神中閃過意外,稍顯遲疑地應下了。

  “諸卿可還有事要奏?”已經十分疲憊,深吸了口氣,劉承祐象征性地又問了句。都看得出來,劉承祐已無意再議,當然,群臣也一樣。

  “官家,臣有事奏!”開口的,是劉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