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

  李繼隆的話匣子似乎也在這輕松談話的氛圍中打開了,見劉皇帝聊得火熱,也主動開口:“時下整個北疆邊軍、戍卒的重點都放在對內治安彈壓上了,因此,對陰山眼線部族的監控以及漠北契丹的防御,也就減弱了。

  目前而言,漠中漠北尚且無事,契丹也不敢貿然南下,得一時安寧,然而,今邊地不寧,未知何時方能安穩下來。

  一旦北虜南下,犯境寇邊,必然給大漢北疆造成嚴重威脅,尤其以當下北疆的情況,一旦內外勾連響應,很可能釀成一場災難......”

  聽其言,劉皇帝眉頭微凝,眼神斜向李繼隆:“類似的話,我仿佛聽過,朝中此前有臣僚以此上書,向我示警。

  明面上是希望朝廷警惕那些被奪了部族權力、財產的首領、酋長,以防其懷恨抱怨之下,與漠北勾結,背反朝廷,破壞北疆的安定。

  但實際上,還是對朝廷推行化夷政策心存猶疑,乃至就是反對。在他們看來,保持過去的狀態,北疆也安定了十多年,其欣欣向榮,那些部族也恭敬臣服。

  朝廷施此政,反而會破壞北疆的穩定,引起不滿,激發矛盾,是取亂之道。你,是否也是這個意思啊?”

  劉皇帝和和氣氣地說出這番話,語氣卻給人一種明顯的異樣感,聞之,李繼隆則果斷而干脆地搖了搖頭,說:“以臣看來,倘北虜南下,若那些首領、酋長仍舊掌控著族兵族產,那么他們若與漠北契丹勾結起來,反叛朝廷,其對北疆、對朝廷造成的破壞豈不是更加嚴重?”

  “呵呵......”聽李繼隆這么說,劉皇帝表情沒什么變化,但就是給面前子婿二人一種緩和的感覺:“你這個考慮,才是正確的,很有見地!”

  李繼隆微微低下頭,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雖然不便承認,但他確實很大程度上,還是在迎合劉皇帝。

  “如你所言,目前北疆的戍防是面臨一定麻煩了,既然提出了,如何解決,你可有思量?”劉皇帝繼續問道。

  李繼隆不假思索,拱手道:“臣有上下兩策!”

  迎接劉皇帝略帶期待的目光,李繼隆道:“上策,主動出擊,發兵北上,挺進漠北,與其待有朝一日胡虜南下,不若將戰火燒到漠北,把漠北契丹徹底擊潰了,那漠南、山陽及整個北方疆土的威脅也就徹底消除了!”

  劉皇帝飲著小酒,聽此策,也不由得噎了下,看著一臉認真態度的李繼隆,說道:“你難道不知大漢這些年的戰略國策?北伐契丹,深入漠北,說得輕巧,真要成行,朝廷將耗費多大的代價,你可知道,我的態度暫且不說,上報到朝廷,政事堂那干大臣是不會同意的!”

  “也不說其他人,劉旸也在監國理政,你問問他,他是否認可此議?”

  見劉皇帝看向自己,劉旸不動聲色,思考了一會兒,方才沉穩地答道:“霸圖也是就爹所問,提出策略,他是領軍的將領,從軍事出發,這確實是個占據主動、消除北患的辦法!”

  劉旸的話饒了個圈子,為李繼隆解釋了下,但那態度,顯然也是不認可的,至少就目前而言,他是不會贊同對漠北用兵的。

  東北地區,事情尚未了結,又豈能再于漠北掀起戰火,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漢的重心仍舊放在對內治理致安,穩固統治,歸化蠻夷政策的最終目標,也是為此,哪怕過程中造成了一些看起來不必要的隱患與麻煩。

  李繼隆當然是聰明人,也聽出了劉旸話外之音,不過也是從從容容地,說:“臣對朝廷大政自然有所了解,但臣不認為,偃武避戰,不代表畏戰怯戰,更不意味著朝廷就要自縛手腳。否則,今歲朝廷又何必大舉兵出黃龍府,深入東北山林?

  再者,哪怕北擊漠北,也未必需要舉國之力,以當下契丹的實力,也不足以讓朝廷全力出擊,只是把耗費從戍邊變為出擊,具體的打法也可采取靈活有效的戰法......”

  “看來你還是坐不住,想要建功立業啊!”聽李繼隆之言,劉皇帝也不惱,而是笑呵呵地道。

  直接揭過,劉皇帝沒有表態,但不表態就是最明確的表態了。

  “再說說你的下策吧!”劉皇帝示意道。

  對此,李繼隆回答得便更加簡單直接了:“無他,增派戍卒,加強北疆防御邊軍實力!”

  而聽其言,劉皇帝眉頭一跳一跳的,似乎有種說不出的情緒在心頭蕩漾。給李繼隆倒了杯酒,劉皇帝說:“霸圖啊,你可知道時下,西起豐州,北抵陰山,東至燕山,朝廷的戍軍兵力一共有多少?”

  李繼隆愣了下,說:“具體的數目,臣未知曉,約計在七到八萬人吧!”

  “差不多!”劉皇帝點頭,又繼續問:“那你可知整個北方,有多少戍軍?整個大漢南北,又有多少戍卒?”

  “將近四十萬!”不待其回答,劉皇帝便直接說道,并且,語氣帶著些壓迫性地繼續問:“你可知,為了供養如此眾多的邊軍,朝廷每年的花費是多少?”

  這個時候,李繼隆自然反應過來劉皇帝是什么意思了,但岳父的問題還得回答,并且有些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臣不知!”

  “我也不知!”劉皇帝緊著接話,很強勢地說道:“但是我知道,每年都在變化,每年都在增加,每年財政司管錢袋子那干人都在向朝廷、向我訴苦叫難!”

  “這樣的情況,削減邊軍的提議已經被我給壓制住了,你這貿貿然地提出還要增加戍軍,都不用等反饋,我可以直接告訴你,朝中的大臣尤其財政司的臣僚們是會跳腳的!”

  事實上,關于戍邊軍費問題,如今劉皇帝也是越來越重視了。如果是之前,他可能會覺得是朝中的文臣,想要通過削減軍備,壓制武將,壓制軍隊力量,壓制勛貴。

  但劉皇帝對于軍事,對于軍隊,從來都是重視,高度重視,怎能容忍朝中的文臣橫加干涉。然而過了這么多年,財政司的叫聲是越來越大,終究是引動了劉皇帝的心思,當做個一番詳細的了解之后,也不得不承認,在邊軍戍防的問題上,耗費確實不菲。

  且不提那龐大的戍卒數量,為了供養支持,每年的餉錢、被服、鞋襪、糧秣、軍械、牲畜等軍需,再加其中的轉運損耗,都是一筆龐大至極的支出。

  而劉皇帝,對于軍隊,尤其是最吃苦,環境最艱難的邊軍將士,也十分優待,至少在待遇上,是絕對不允許短缺的。

  這還只是邊軍,為了國防建設,為了邊境安全,耗費再高,朝廷過去也一直咬牙堅持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哪怕是劉皇帝,也逐漸感受到了那股從四面侵襲而來的壓力的,仿佛看到了那么一天的到來,當朝廷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戍防體系,無法承受那重大的財政壓力,那就一意味著崩潰......

  事實上,劉皇帝已經有進行調整的考慮,此前就有讓政事堂、樞密院、財政司聯合商討,但是,并沒能討論出個結果來。

  想要整改,哪里是容易的,貿然動作,那是真容易出問題的。財政司的提議,要么減兵力,要么削待遇,都被劉皇帝直接否決了,那是取禍之道。

  因此,當聽到李繼隆提議要繼續增加北疆戍防兵力時,也正好戳中了劉皇帝神經敏感處,點到了他近來的憂慮處,反應也難免大了些。

  另外一方面,作此考量,也不只是因為財政負擔的緣故,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邊軍若是過于龐大,會不會造成外重內虛、枝強干弱的局面?

  這是該嚴厲禁止,嚴肅警惕的!

  哪怕一直以來,劉皇帝都在不斷的強調皇權至上,推進中央集權,保證對軍隊的掌控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局勢的發展變化,還是難免形成一種讓人擔憂的局面,畢竟前車之鑒。

  但是,要維持大漢如此廣袤的疆域,要維持朝廷的統治,要保障國土的安全,又不得不鋪開兵馬,加強戍防。這樣的為難之處,也是大漢帝國避免不了的。

  李繼隆作為軍事將領,又處在邊軍之列,自然不會考慮那么多,也難以理解朝廷的痛處。但劉旸是很清楚的,因此,見他面露疑惑,便簡單地把朝中關于邊軍戍防的爭議解釋了下。

  于是,李繼隆恍然,自己的建言,與朝廷是處處矛盾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