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拍攝

  羅蘭前世不僅見過綠幕,還在綠幕前面拍過戲,但他得承認,所有的一切,全都是跟著導演的安排來走的,而且,由于當時用的全都是數碼攝像機,所以其實也沒啥技術含量,因為甭管拍沒拍毀,都能無限的在保一條,反正又不是在燒膠片,根本就沒幾個錢。

  打個比方,羅蘭前世接觸到的綠幕,接觸到的特效,其實就是《孤芳不自賞》的五毛錢特效,大寶貝跪在綠幕前拍個特寫,然后這一條就算過了,反正后期也只是把她摳出來,然后嵌入事先排好的斬頭畫面之中,也不修邊角,直接打個粗磨,就能上星了。

  而隨著他演繹行當終結,去做影視解說阿婆主后,他所查到的幕后,其實也就是龍媽摸著小綠人,在攝影棚里進行大肆拍攝的內容,除了演員本身以外,幾乎所有的東西都特碼的是假的,最多也就是像《海王》那樣,搞一條小船給馬王亞當斯,要不就像《少年派》里一樣,自己造個游泳池,然后讓蘇拉和模型虎不斷晃蕩,這就算完了。

  但現在嘛——

  看著斯皮爾伯格丟來的分鏡頭腳本,實景、人物、CGI的分層畫面之后,他真的是有些頭炸——這特碼的到底是什么玩意?怎么和前世的操作流程差那么多?

  講道理,一般情況下,劇組開機的第一個鏡頭不會有任何難度,但考慮到特效場景需要長期制作,而演員對談可以慢慢拍攝后,先拍制作畫面,再拍演員對話,便成為了劇組首選,如此一來,羅蘭手上拿到的第一個鏡頭,便是夏威夷上的外景,也就是影片當中,侏羅紀公園創始者帶著男主格蘭特博士和女主塞特勒博士初次見到恐龍時的場景——

  在湖邊,瞧見了腕龍。

  按照羅蘭腦袋里的記憶流程,若是前世拍這畫面,只需要讓三名演員在綠幕前拍個張望背影即可,三分鐘不到,這一條就能過了,剩下的東西,全都用CGI來做,可現在嘛……

  他們只能對著實景拍,因為CGI做出來的畫面,實在是太假了。

  “來,告訴我這個鏡頭應該怎么拍?”

  看著工作人員按照流程,搭建布景的同時,站在吉普車上眺望遠方的斯皮爾伯格頭也沒低,直接就向羅蘭發出了靈魂一般的拷問。

  聞此言語,羅蘭頓時就牙疼不已,說實話,他……真不知道怎么拍。

  但他相信,如果自己直接說出‘Idon'tknow’,那腦袋,可能就保不住了。

  如此一來,他便雙手一撐,踩著吉普車的座椅,爬出了天窗。

  坐在車頂,順著對方的角度,一起望去,待他瞧見遠方的湖泊后,右手也順勢從斯皮爾伯格的馬甲外套上掏了只水筆,在分鏡腳本背后的空白畫面,畫了出來。

  “首先確定的是,我們需要的畫面是三個博士站在湖泊旁邊,眺望湖泊對岸的恐龍。”

  “那這么看,實景主體就是湖泊。”

  “對,然后呢?”斯皮爾伯格點了點頭,雖然羅蘭回答的沒問題,但這根本就不需要夸贊,在他看來,如果羅蘭學了這么久,連畫面主體都確定不了,那也別拍了,好好演吧。

  當然了,羅蘭并不知道這些,在聽到‘Yeah’的肯定回答后,他便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繼續畫了起來,“然后就是確定恐龍和人的位置。”

  “從眼前這幕景來看,恐龍肯定是遠景,而人一定是近景,只有這樣,才不會讓畫面比例失調,而通過近遠遞增的距離,也能用人的渺小襯托出恐龍的巨大。”

  “繼續……”斯皮爾伯格再次點頭。

  “既然確定了距離,那我們接下來就該找到站位方位,我們得考慮人類眺望的視覺問題,在站位過程中,不能出現景擋恐龍的情況,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那觀眾就會出戲……”

  “那該怎么站?”斯皮爾伯格問。

  該怎么站?

  羅蘭直接就用比在草圖上畫了四道線,用三分法對出了四個焦點,而在抬起紙張,透過陽光,窺視自然實景時,那直觀的視覺感受,直接就令他笑了起來,“讓人站畫面的左下角,恐龍站中央和右邊,整部電影的賣點是恐龍,它們才是我們想要體現的主角……”

  “……觀眾們瞧見逼真的恐龍會興奮,我們的票房就會高,所以,在這一幕中,人不能搶鏡,他們的作用,就是體現出恐龍的高大和震撼……”

  “Oh!Bingo!”在聽到賣點這個單詞后,斯皮爾伯格高興的打了個響指,羅蘭在考慮畫面的時候能把賣點融入進去,這就相當于是抓住了特效片的核心啊!

  看,平常所不能看……感,日常中所沒有……觸,現實中不存在……

  這就是特效片存在的意義啊!

  用技術手段,將幻想搬上熒幕,通過震撼畫面,吸引觀眾源源不斷的走進影院。

  注重畫面,放緩敘事,其實并不是極端,更不是倒退,因為電影本身就是一門視覺藝術!

  卓別林為什么被人喜歡?

  默片時期,電影沒有聲音,他的動作,他的眼神,他的一切,都是通過視覺感官,在向人們傳遞喜怒哀樂,而即便發展到了有聲電影,聲音的存在也是在加強感官感受。

  看電影,看電影,看永遠是在最前頭,劇本的好壞,故事的優劣,的確是一部電影成敗的關鍵,但更多的人,其實是可以接受一個平庸故事的,但前提是,它的畫面得有突破。

  《大白鯊》為啥能拿影史第一?

  是因為當時的畫面,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星球大戰》為啥能拿影史第一?

  是因為當時的畫面,滿足了人們的太空幻想。

  《侏羅紀公園》為啥能拿影史第一?

  它開創了使用電腦合成影像(CGI)的先河,栩栩如生的畫面給人更大的幻想。

  《泰坦尼克號》為啥能拿影史第一?

  世紀之愛再美,碰上五秒錢特效也得死的一干二凈。

  《阿凡達》……

  這個就更不用說了。

  實際上,喬治盧卡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都是一類人。

  用一個水準線以上的大眾劇本,灌注當下時代最牛嗶的技術,然后……

  成功了。

  他們比誰都清楚,故事天花爛墜,情節極度燒腦,還不如視覺無限絢爛。

  因為觀眾不是來聽故事的,而是來看電影的。

  人們坐在影院里,最先瞧見的,是熒幕上的畫面,而不是手邊的故事。

  如果真的想聽故事,直接買本書回家琢磨不好嗎?

  你還可以拿起紙筆,將其中人物關系,慢慢地畫出來。

  而等你畫出關系網,電影已經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電影的確要講好故事,但如果覺得,講故事就是電影的根本,那就是在抹殺默片中所有的一切,即便馬丁斯科塞斯在噴完漫威不是電影后,他依舊給出了自己的想法,“貪婪的影視公司在追求套路化的創作,如果你喜歡這樣的作品也沒什么不妥,只是其它電影(picture)的位置被它們占據了,而我只是想要呼吁人們保護商業電影中的藝術形式(artform)。”

  追求金錢沒啥問題,不逐利那就是腦子有病。

  就連老馬丁噴的也不是特效畫面,而是資本家的流水線行為。

  特效,無罪。

  而為了錢而故意阻礙技術發展,那毀的,可就不是電影了,還有觀眾本身的熱愛。

  更何況,無論是膠片黨還是數字黨,他們爭論的根本,其實還是畫面。

  什么膠片更有質感,更貼近自然,什么數碼更加明亮,更加清晰……

  諾蘭的堅持,卡梅隆的發展,全特碼的都是圍繞畫面展開的!

  一個能讓觀眾產生身歷其境感覺的畫面,才是他們追求的根本。

  如此一來,當羅蘭把賣點融入畫面后,斯皮爾伯格便指著遠方的湖泊實景道:“搞清楚了實景主體,人物,以及恐龍的關系后,那我們就能拍了……”

  “首先,我們先拍攝湖泊實景。”

  “然后,搭綠幕,讓演員背對著攝影機,拍攝演員的眺望畫面。”

  “之所以要把人和景分開拍,就是為了防止畫面違和,又找不到背景重新修改的情況出現。”

  “人和景一分,作為單獨的素材來用。”

  “最后,就是把這些東西交給后期,讓他們把人物、電腦CGI制作出來的恐龍,全部合成到實景中去,當上述三者全部疊加到一個畫面后,分鏡頭腳本上的草稿,就出來了。”

  沒錯,這年頭的特效畫面,只能這么麻煩的拍。

  大規模的景色,只能用實景,因為CGI做不出來。

  遠方的恐龍,也得根據實景現場拍攝的人物眺望畫面,確定比例,因為這種用CGI做出來的生物,是可以虛化表象,在加上是遠景,根本就沒必要做的太過精細。

  至于為什么要人景分離?

  除了有防止素材報廢,畫面違和外,還是因為實景,不好摳人……

  正是因為每個環節都要拆解,所以導致一個鏡頭畫面的拍攝,顯得極其繁瑣,當羅蘭看著斯皮爾伯格指揮著工作人員,將鏡頭流程拍上一遍時,他整個人的腦袋,都是炸的……

  這年頭當導演也太特碼的難了吧?

  不僅得懂劇本,還得懂表演,不僅得分析人物,還特碼的得自己構圖,最重要的是,若是拍特效片,這些家伙還得自己先幻想出成品,然后肢解拍攝?

  這和后世那種數字成像相比,這難度簡直就是幾何倍的上升啊!

  說實話,當斯皮爾伯格花了一個小時搞定這個鏡頭時,羅蘭整個人,都有些蛋疼。

  他覺得這種可能會被時代拋棄的拍攝手法,自己……

  好像可以不用學?

  沒錯,他的確是這么想的。

  人嘛,都有惰性,誰不希望能和一樣,躺著就把錢給掙了?

  而像星爺那樣,在九零年一口氣拍十一部自己主演的電影,順便拍了一部TVB的電視劇,并且在九二年繼續,又拍了六部,九三年再接再厲,產出七部……三年連續二十四部電影問世,并且不被人吐槽扎戲的壯舉——羅蘭也不想去學!

  像《小鬼當家2》那樣隨便拍拍,多好?

  反正斯皮爾伯格現在的手法沒有五年就被時代淘汰了,到時候拍特效片時,就更輕松了。

  更何況,特效這玩意終究得靠團隊做。

  即便他搞不清楚其中門道也沒關系,直接請工業光魔的人來現場盯著不就完了?

  視效這玩意就像是做游戲,只要思路沒問題,花錢就絕對做的出來。

  可惜,還沒等羅蘭心中的惰性蔓延全身,整個人對這種自己眼中已經過時的技術思想滑坡時,斯皮爾伯格就已經揪著他的衣領子,將他拖到下一幕的拍攝場地去了——

  和那些一有成績就樂不思蜀的家伙相比,有著十億票房成績的羅蘭,壓根就飄不起來……

  沒辦法,上頭這些家伙,比他還牛嗶呢……

  成名之后,享受浮華,心思雀躍,到處撈金的事情不是發生不了,而是壓根就沒有機會啊!

  瑞凡菲尼克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那種成名就飄了的情況,羅蘭這輩子,估計都沒法體驗到了,為啥?因為沒人幫他們壓著,因為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票房很牛嗶,角色能演的出來?

  那你會拍嗎?

  不會?

  這里有一堆資料,慢慢學去吧……

  當羅蘭跟著老頭,拍完湖泊拍平原,拍完遠景拍近景,拍完腕龍拍三角后……

  那真的是和小沈陽說的那樣,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

  這一整天他總共也就拍了個和三角龍會面的鏡頭,其余的時候,就是在跑跑跑,答答答,拍攝期間,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都快把他的腦袋,給想炸了!

  晚餐的時候,當瑪麗搖晃著他的胳膊,告訴羅蘭自己想吃肉喝湯時。

  幫她切羊排的羅蘭,兩只眼睛都是發虛的。

  而在給小loli拿菌菇濃湯時,嗅著那香氣四溢的黑胡椒味,羅蘭一點品嘗的意思都沒有。

  “哥?”

  “嗯?”

  “你不餓嗎?”

  “沒胃口……”

  “你想睡覺?”

  “怎么,你想出去玩嗎?我們現在可是在古蘭尼牧場,離市區很遠……”

  “不,我只是想打電話給媽媽。”

  “沒問題,我們吃完回去就打,現在才八點,她們肯定沒有休息。”

  當羅蘭打著哈欠,眼眶濕潤,滿是困頓的看著瑪麗,整個人的身上都寫滿了我很困,我想睡覺時,他終于感受到了,人忙起來,啥事不想的狀態,到底是啥樣的。

  還好詹姆斯那家伙阻止羅蘭把伊麗莎白帶過來!

  他現在這種狀態,哪里還有什么興趣去逗對方玩啊!

  別說相信愛情了,給他個女人他都沒精力和對方搭訕啊!

  詹姆斯,你真是個好人!

  等我回去,我一定要買一堆物理書好好報答你!

  不僅如此,羅蘭也明白了,好好拍的商業片,就是藝術片,這句話到底應該怎么理解了。

  對,他們依舊是八小時工作制,但拍攝強度,那可是天差地別。

  在拍《終結者2》和《鐵鉤船長》時,雖然那些電影里會做特效,但特效的基礎,全都是人,就像T1000終究會變成人體,小仙女也只是真人縮小那樣,導演的攝影機,終究是對著人來拍的,而現在呢?當一個虛擬的物體加進去后,導演的思維方式,頓時就變了……

  說實話,當下午拍三角龍的時候,羅蘭瞧見那些工作人員鉆進模型,用自己的身體把它強行撐起來,然后通過外部指令,模仿恐龍呼吸時的腹部狀態,以及眼皮眼珠的轉動方式時,他整個人都被斯皮爾伯格的問題給問懵嗶了。

  三角龍呼吸時的腹部鼓脹,可以模仿什么動物?

  眨眼皮時,恐龍的瞳孔應該如何擺放?

  受傷之時,渙散的眼神該如何體現?

  羅蘭承認,雖然自己做過預習,但……

  好吧,他坦白,自己和斯皮爾伯格,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在斯皮爾伯格看來,這些東西都該有特效師負責,但用對方的話來說,這些東西導演必須都得懂。

  “如果你自己的腦袋里沒有畫面,那你怎么拍呢?”

  “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參照物在哪,那你怎么讓后期去做呢?”

  “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合理’影像應該是什么樣的,那后期出了分歧,聽誰的?”

  連續三問之后,羅蘭不說話了……

  他覺得自己沒啥好說的,因為這個問題已經超綱了。

  好萊塢絕大多數的導演都是拍完了就撒手,因為最終剪輯權并不在他們手上。

  但斯皮爾伯格不一樣,我特碼的說不能剪,那就不能剪,有意見?滾蛋吧!

  不是他全能,而是權利讓他變得全能。

  而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利,他得變得更加全能。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不會覺得自己的教學有啥問題,而羅蘭……

  誰特碼的希望有人干擾自己的創作?

  正因如此,即便羅蘭覺得這種拍攝手法撐不過五年,但對每個畫面完全掌控的技巧,才是他需要的東西,所以就算再累,他也樂在其中。

  而這,也讓劇組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狀況——

  早上六點多鐘,羅蘭便貓進健身房鍛煉,七點多鐘回房洗澡,八點多鐘去食堂吃飯,而一到九點,那就是他戰斗的時候了,在這期間,瑪麗是誰?他不知道!

  而一戰斗,就容易引發爭執——

  “羅蘭,你帶著瑪麗跑的時候,能不能慢一點?你背著人跑那么快干什么?”

  “史蒂文,我們畫的分鏡上面,這一幕當中可是有很多恐龍在追我們的。”

  “我知道有很多恐龍追你啊!但你們才是這一幕的主角啊!鏡頭重心就在你們身上!”

  “但問題是我們需要一只恐龍近景,以及一堆遠景啊!”

  “我不和你解釋,你重新過來給我畫!”

  當伊萬卡帶著羅蘭所需要的東西,誠意滿滿的踏上夏威夷的古蘭尼牧場時,她第一眼瞧見的,便是斯皮爾伯格雙手叉腰,面露冷笑,居高臨下的看著羅蘭在一旁畫畫的場景。

  那副‘你要是不把這一段給我解釋清楚,我特碼就揍你’的表情,令伊萬卡打了個寒顫。

  這……是在拍戲?

  怎么和《小鬼當家2》劇組里的河蟹,大不一樣?

  卡爾叔叔他們不是說,羅蘭算是斯皮爾伯格的徒弟嗎?

  怎么……

  搞得和仇人一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