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三章 I Am The Future

  或許是釋放了內心當中的真實想法,但又更像是展現了長久以來的真正野心,當老頭接受了羅蘭提出的并不算解決方案的抗爭手段后,接下來的拍攝過程,那可是進展的飛快。

  呃……

  好吧。

  劇組拍的飛快,主要還是因為這個看起來標準嚴苛的國際大導降低了拍攝標準。

  甭管是成年演員還是孩童演員,他都要求對方以一個情緒打天下。

  就比如說,在拍攝哈利波特入學的那場戲時,他要求飾演阿不思鄧布利多的理查德哈里斯在鏡頭前最多表現出兩種性格,一種,是身為校長時應有的威嚴,另一種,則是作為親人時的偏袒,前者,在宣讀校規時使用,后者,則在哈利波特加入格蘭芬多時體現。

  說的直白點,那就是讓理查德哈里斯在宣讀校規時板著個臉,用漠然的語氣介紹學校。

  而等哈利波特加入了自己習慣的學院后,直接給予特寫,以微笑舉杯,充作關愛。

  同時,他還吩咐飾演哈利波特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用最簡單的方式‘笑’給予回應。

  由于哈利波特從小就被姨父欺壓,屬于一個沒爹疼沒媽愛的受氣包,所以膽小和木訥,就成為了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的制勝法寶,對著鏡頭唯唯諾諾,一場戲,就過去了。

  當他需要展現情緒時,給個僵硬的笑容特寫,一場戲,就又過去了。

  雖然看起來簡單,沒有任何技術難點,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專業,但這些重要嗎?

  《哈利波特》的受眾群本來就是孩子。

  讓十多歲的孩子讀懂演員眼睛里的八種情緒?

  那特碼的不是腦子有病嗎?

  十幾歲的孩子根本就不懂什么叫表演,最簡單的情感釋放,才是他們接受世界的唯一標準,在他們只能看得懂喜怒哀樂的情況下,搞出傷春悲秋的家伙,那就是腦子有屎!

  能讓孩子們明白,板著臉的臭蝙蝠西弗勒斯斯內普一看就像是個壞人,魯伯海格那個傻大個一看就像是個好人,那你就已經是國際名導了!

  真正的導演不是在那兒不停的給自己的作品做加法,而是根據劇本做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主要受眾群看的明白什么,我們就拍什么!

  至于什么‘溫柔嗎?拿命換的’、‘有些人八歲就死了,八十歲才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些東西有多遠滾多遠,因為就算人們不是去看《封神演義》里的姜太公的,但也絕對不是去看申公豹對姜子牙說:“姜子牙,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

  正是因為標準簡單,所以羅蘭最后也上去拍了兩手。

  有著分鏡草稿對照,拍戲比喝水還要簡單。

  不過,即便羅蘭真的親自上手了,但他也依舊要求老頭把自己的名字從制作組里去掉。

  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

  “退圈,就要退個干凈。”

  “從演員變成導演,那就只是轉行,會讓粉絲依舊抱有回歸的希望。”

  “只有徹底消失,才能讓粉絲絕望,從而爆發出無與倫比的購買力。”

  如此態度,讓拗不過他的老頭無奈同意,也因如此,在羅蘭待在英國的剩余時間里,他們壓根就沒有再聊電影上的事情,轉而將話題,全都放在公司運營上。

  又或者說,是IP開發上。

  在老頭看來,《哈利波特》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IP,熱銷的書籍是成功的火苗,再拍的電影是擴張的工具,等電影上市之后,如果勢頭依舊良好,那羅蘭完全可以著手于周邊的開發,就比如說最常見的服裝、玩具、畫冊、設定集和游戲了……

  沒錯!

  雖然老頭永遠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游戲開發者,但對于他而言,將自己執導的作品做成游戲,讓更多的人為之歡喜,那就是比電影大爆更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換作以往,那羅蘭肯定會欣然同意。

  因為一直以來,他強調的就是全產業鏈的發展。

  像迪士尼那樣扒光一個IP的所有價值是他的終極目標,而讓情懷成為收割韭菜的強有力工具,則是他對名下公司提出的最大愿景。

  可問題是,在《哈利波特》這個IP上,他卻展現出了猶豫。

  因為以這個IP打造出來的游戲,從來就沒有成功過。

  是的,羅蘭前世玩過《哈利波特》的游戲。

  而令他印象最深的,便是貫穿整個系列的槽點——智障!

  就拿第一部和《魔法石》同期上映的同名游戲來說好了,制作組以虛幻引擎為基礎,打造出了一個奇幻的冒險世界,可問題是,一個冒險游戲,卻沒有戰斗系統!

  沒錯,EA出品的《魔法石》就是個3D走迷宮游戲!

  玩家全程只能控制哈利波特一個人,其他的家伙,全都是發放任務、引領道路的NPC。

  作為一個只有解密,沒有冒險的冒險游戲,上市之后,便直接暴死!

  最讓人迷惑的,則是之后的續集。

  因為第二部《密室》,第三部《阿茲卡班囚徒》,全都是《魔法石》的換皮之作。

  你《魔法石》都失敗了,你還換個嘰兒的皮啊!

  這不是搞笑嗎!

  直至第四部《火焰杯》,EA才引入戰斗系統,但同時EA又把之前的迷宮給刪了。

  就像人們永遠不知道,企鵝到底模仿了多少游戲一樣。

  你永遠也不知道,EA這種拿屁股做游戲的家伙,是怎么做到這么大的。

  一直到了第七部《死亡圣器》,他們才想著把冒險解謎和戰斗進行充分融合。

  可為時已晚。

  整個IP都已經做爛了!

  電影都已經大結局了!

  就更沒前途可言了!

  或許是知道自己做的太垃圾了,也有可能是向股東和華納解釋游戲的盈利問題,等整個系列全部出完后,EA對它們進行了復盤,在報告里,他們表示,當年不做戰斗系統的原因,是因為《哈利波特》的受眾群都是九到十五歲的小孩,如果加入生或死的戰斗系統,那么評級委員會肯定不會同意游戲進行上市銷售,所以他們只能自我閹割,加之那些年大火的游戲全都是《生化危機》、《古墓麗影》這種類型的,因此——

  四不像就出現了。

  到了《火焰杯》時,他們覺得《哈利波特》的受眾群已經不會被評級委員會干擾了,于是他們就給游戲做了戰斗系統,但同時,也是因為《古墓麗影》、《生化危機》的銷量連年下降,所以他們認為,民眾可能不喜歡冒險解謎,于是便刪掉了迷宮。

  四不像,又一次出現了。

  正是因為EA每一次抄襲都抄在了馬蹄上,所以《哈利波特》的游戲衍生品一直沒有做成功,可即便羅蘭知道這些問題,但這也不意味著他能避免。

  誰都知道冒險戰斗就是RPG游戲的靈魂啊!

  可問題是,家長不會給孩子買那種打打殺殺的游戲啊!

  即便有著EA的前車之鑒,羅蘭也沒法對癥下藥,改寫一代人的偏見啊!

  就像二十年后,仍舊有家長覺得電子游戲就是玩物喪志一樣,這個年代頂風作案,那會死的相當之慘,可若不頂風作案,為了利益學會妥協,那和EA的自宮版游戲,又有啥區別?

  依舊是賣不出去!

  既然解決不了問題,那游戲改編一事,就只能暫時擱置。

  畢竟,做人不能頭鐵,不然就只能像建國大兄弟一樣,親自獻禮了。

  在英國待了將近十天后,十一月四日,羅蘭和凱特低調回家。

  在他們離開的這些時日里,大衛這個代班的,又幫他們解決了不少問題。

  首先是谷歌。

  之前在可愛島上,面對微軟提出的市場換股份的協約,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表示自己需要考慮一下,但在他們回國請教了自己的爹媽,詢問了自己的老師,求教了學校的領導,征求了反微軟聯盟的建議后,他們,妥協了。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在實現市場壟斷之后,微軟到底有多么的恐怖。

  如果拒絕微軟的協約,那么谷歌,將不復存在。

  既然如此,羅蘭想要空手套白狼的再拿百分之八,那他們就必須得給。

  于是乎,合同簽的飛快。

  而在谷歌妥協的同時,大衛也以五點五億的價格獲得了PayPal百分之三十七的股權。

  之所以談判的如此迅速,那得感謝來自于PayPal的內部斗爭。

  兩千年三月,創造出PayPal的Confinity與埃隆馬斯克的在線銀行正式合并,之后,搶班奪權一事便鬧到了現在,如同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存有發展分歧一樣,Confinity的創始人比爾哈里斯和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在公司發展的道路上意見相左,但和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打了幾年的情況不同,Confinity和的斗爭,更加的殘酷。

  兩千年五月,Confinity的創始人比爾哈里斯就被埃隆馬斯克踢出了公司;同年十月,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又被Confinity的另一位創始人彼得泰德開除出局。

  在這種針鋒相對的情況下,的另一位創始人格雷格克里發誓要給埃隆馬斯克報仇,但好不容易重獲經營權的彼得泰德豈能同意?

  于是雙方打的更激烈了。

  由于埃隆馬斯克和格雷格克里手中掌握著大量股份,擁有一票否決權,所以甭管彼得泰德干啥事,他們直接否決就完了,一次還行,兩次能忍,三次四次后……

  彼得泰德就爆炸了,放出話來,要弄死他們。

  瞧見彼得泰德那氣急敗壞的模樣,埃隆馬斯克和格雷格克里則感到了一絲快意。

  而在他們舒爽的同時,經過同伴的勸說,終于冷靜下來的彼得泰德也選擇和他們和談。

  已經出了氣,同樣明白內斗沒有結果的埃隆馬斯克和格雷格克里接受了。

  可就在雙方準備以談判的行事決定公司的歸屬時,大衛,向PayPal報價了。

  由于雙方相互看不過眼,所以讓一方拋售股票就成為了另一方的最好選擇,在這種局面下,股份較少的埃隆馬斯克和格雷格克里就成了出局的那一方。

  拿錢。

  走路。

  至此,PayPal與他們再無關聯。

  當然了,有著羅蘭的叮囑,所以大衛在收購了埃隆馬斯克手中的股份后,也向他拋去了橄欖枝,只可惜,面對大衛投來的好意,有著自己靠山的埃隆馬斯克拒絕了。

  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

  “不好意思,我們暫時不缺錢。”

  當大衛將這一結果告訴羅蘭時,羅蘭的確有些遺憾。

  但在瞧見守望創投的持股狀態后,他又覺得,這一切都無所謂了。

  在經歷了兩次并購之后,他持有的亞馬遜股票從百分之十八點三十五跌到了十七點一六,但谷歌卻從百分之十升到了百分之十八;

  蘋果依舊是百分之十七點二沒變,可吉利德也因為一次大魚吃小魚,讓羅蘭的持股股份從百分之十八點四變成了十六點五;

  除此之外,還有新增的ATi的百分之五十,和PayPal的百分之三十七;

  之前讓大衛繼續增持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也從兩萬股變成了八萬股,而讓大衛小心翼翼購入的迪士尼股票,也逐漸攀升到了百分之一點九。

  雖說這些股份還會因為各個公司的擴張不斷縮水,但——

  這已經非常恐怖了!

  因為每一次持股比例的下跌,都意味著公司市值的膨脹!

  當它們全部走到十個點時,簡單加一加,那就是一萬億!

  而除了守望創投外,另外幾家公司,也有著微小的變化。

  比如說暴雪資本,在經歷了重大重組之后,它的名下掛著一堆游戲工作室,除了擁有百分之八十八股權的暴雪娛樂外,暴雪北方、搖滾之星、頑皮狗、Sucker

  Punch、本德工作室、CD

  Projekt皆是它的全資子公司,而最近才納入的夢工廠互動娛樂,更是未來的發展之重。

  再比如說,魔獸影視。

  吞并了漫威和藍天工作室后,整個公司的資產規模,也迅速膨脹。

  且不說尚待開發的版權就有《霍比特人》、《紙牌屋》、《終結者》,光是已經在做的項目,就有《X戰警》、《哈利波特》、《指環王》、《公主日記》、《諜影重重》。

  再加上羅蘭必拿的《加勒比海盜》和DC代拍……

  好萊塢,已沒有未來。

  又或者說——

  羅蘭,就是未來。

  如此大好的形勢,令羅蘭非常滿意,而就在他琢磨著,是不是該研究一下R

  K時,魔獸影視的總裁伊芙琳沃森,找上門來了。

  為的,是《記憶碎片》、《公主日記》和……

  《蜘蛛俠3》。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