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六四章 生意上門(下)

  八月十五,中秋節,舉國歡慶。

  無所事事的李昊跟著自家老頭子去了皇宮,中秋之夜,李二要大宴群臣,這個面子怎么也要給足,就算有病在身也必須去。

  當然,更主要的是,難得見一次回頭錢,李昊打算借機好好吃一頓,最好能把李二吃到肉疼。

  嗯,雖然有些異想天開,不過這并不耽誤李昊將自己餓了一整天。

  夜色下的太極宮燈火通明,恢宏的宮殿被各式彩燈照射的流光溢彩。

  文臣武將放下了以往的成見,彼此間開著無傷大雅的玩笑,三五成群結伴而行,時不時還會品評一下宮燈的好壞。

  李昊自然不會混到老貨中間去自找沒趣,盡管以他現在的官職的確有資格混入其中,可俗話說的好,寧為雞頭不為鳳尾,他一個小年輕混在老頭子中間,哪有穿著緋袍混在一群蚱蜢綠中間來的暢快。

  轉頭向左看看,長孫沖綠油油的;再向右看看,程處默還是綠油油的;回頭看看,杜構、李震、柴令武等一群人依舊綠油油的;再低下頭看看自己,好家伙,紅的發紫,優越感油然而生。

  這狗東西,就特么是來炫耀的。

  長孫沖等人如何看不出李昊的想法,索性滿臉嫌棄不去搭理他,哪怕他主動開口,也是無人搭茬,權當此人不存在一般。

  可是以李昊的面皮來說,根本不會在乎這些,反正是紈绔們走到哪里,他便跟到哪里,一身緋袍站在眾人中間宛如鶴立雞群,好不得意。

  行行復行行,前面老家伙們已經陸續進了大殿,等到李昊他們這一伙小年輕的時候,里面基本已經沒有位置了,站的靠前的幾人甚至還看到有幾個五品官已經坐到了門檻上。

  這個時候緋袍的作用便體現出來了。

  只見李昊腳步絲毫不停,越過眾人來到大殿門前,拍拍堵門的那幾位,大拇指朝身后比了比:“你們幾個,后邊去。”

  堵住大門的幾位原本還在慶幸,陡然聽到這么一句,眼一瞪回身便準備罵人,結果剛一回頭立刻被一團耀眼的紅光刺的兩眼生疼。

  這尼瑪不是玩兒人么,你一個三品大員咋還出溜到后面去了呢,現在大殿里面都排好坐位了,你這一進來,豈不是所有人都要往后挪?

  不光幾個五品官有些上頭,門口伺候局兒的太監也是一陣頭大,不讓李昊進去吧,于禮不合,可讓他進去吧……,豈不是要得罪一大批人。

  而李昊卻不管這些,頂著一身緋紅官袍,抄著手就往里擠,擠到前面也不說話,你讓坐我就繼續往前,不讓坐我就往你身后一坐,無恥中帶著混不吝,典型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眾人很是無奈,畢竟一會兒皇帝陛下就來了,若是被皇帝看到三品官員被擠到四品、五品身后坐著,哪怕不會當面訓斥,少不得也會將前面之人記在心上。

  便是這樣,李昊一搖二晃不知不覺便混到了大殿中央區域,在一大群穿著緋袍的老貨身后找了個位置坐了下去。

  屁股剛沾到墊子,排在他身前的老貨一聲冷笑,開口道:“小子,如此張揚就不怕回去之后你爹削你?“

  “牛叔,小侄天大的冤枉,當著這么多前輩叔伯的面,我哪兒敢張揚啊,還不是那些人非要把我推到這邊來,否則我一個小年輕跟處默、長孫沖他們呆在一起多舒服,何必到前面來受氣。”

  李昊委屈的叫起撞天屈,絲毫不把牛進達的話放在心上。

  牛進達哼了一聲,倒也沒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岔開話題道:“小子,那個王玄策是怎么一回事兒,聽說他是你的弟子?”

  “對啊!”李點點頭,突然想起了什么:“牛叔,這事兒您不說我都忘了,王玄策那小子一去不回,不是被你給扣在松州了吧?”

  牛進達撇撇嘴:“借來用用而已,又不是不還給你。再說,在軍中鍛煉一下對他也有好處。”

李昊一聽就急了:“可他現在是太子  府的人。”

  牛進達滿不在乎:“首先他是大唐的人。”

  得,說不通了。

  跟著李二打天下這幫子驕兵悍將,就沒一個講道理的,好東西進了他們的手里,那絕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可憐我的玄策徒兒,是為師害了你啊。

  李昊幽幽嘆了口氣,閉目不再言語,肚子好餓,為什么李二還不來,飯點都過了好么,啥時候上菜啊。

  時間推移,不知過了多久,大殿上忽然為之一靜。

  耳聽得一個熟悉的尖細嗓音高叫著:“陛下駕到,群臣恭迎。”

  ‘轟隆’

  所有人都同時站了起來,向高高的御階之上行禮:“參見陛下。”

  “眾卿平身!”臺階之上,李二邁著八爺步,緩步而行,目光自下面群臣身上掃過,眼中滿是欣慰。

  待到所有人都坐了,另有一批人站了起來,對著剛剛坐下的李二再度行禮:“外臣,參見天可汗。”

  這一批是來自西域的使節,有各國國主,也有王子,占了大殿上約十分之一的位置,行禮之后未得李二的旨意,全都彎著腰,不敢抬頭。

  偉大的李二陛下這會兒笑的眼都瞇了,好半晌才反應過來,大手一揮道:“諸位平身歸坐吧,今日是八月中秋,大殿之上無君臣之分。另外,諸位的心意朕心領了,不過朕乃是大唐的皇帝,又豈能做什么可汗。”

  “謝陛下!”西域各國使節謝了恩,這才紛紛歸坐。

  只有來自吐谷渾的伏允依舊留在大殿中央,懷里抱著一個盒子,恭恭敬敬往地上一趴:“啟奏陛下,臣有西域諸國共同進獻的寶物一枚,望陛下笑納。”

  李昊坐在下面不著痕跡的翻了個白眼,看那盒子的大小尺寸,別人或許不知道那里面裝的是什么,但他幾乎百分百可以肯定,那是一枚印璽,刻著天可汗字樣的印璽。

  李二雖然表面上不承認自己是什么天可汗,但憑著先知先覺,李昊清楚的知道李在今后發給西域諸國的國書之上,每一份加蓋的印章全都帶著‘天可汗’字樣。

  從這一點判斷,李二如今并不是不想做什么天可汗,只是拉不下面子罷了。

  也正是基于這一點,李昊對于不遠處那些正在向自己頻頻側目的西域各國王子們并無反感情緒,甚至在某一時刻他還巴不得李二快點宣布宴會開始,自己也好找機會與對方好好聊聊未來的西部大開發。

  李二高高在上,在他下手坐著的是太子,再下面是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等人。

  此時見伏允不肯下去,執意要獻上禮物,李二自然不能失了禮數,只好命林喜下去將禮物接了,這才首先舉杯,緩緩說道:“中秋是團圓的日子,也是舉國歡慶的日子,諸位臣工,請舉杯。”

  殿上眾人的酒盞中早在李二出現的一刻已經被無數宮女斟滿美酒,此時聽李二放言,立刻舉了起來:“愿吾皇陛下,創千秋偉業,開萬世太平!”

  “朕,愿與諸君共勉,飲勝!”

  “飲勝!”

  本以為李二會長篇大論,結果沒想到,三言兩語便結束了戰斗。

  李昊舉杯一飲而盡,甜絲絲的葡萄酒味道還不錯,估計是陳釀。

  一杯酒下肚,大殿上熱鬧了起來,跟著李二打天下的殺坯們一個兩個喝的臉紅脖子粗,程咬金跟尉遲敬德甚至還脫光了膀子在大殿上玩起了摔跤。

  文官們也放下了架子,紅酒白酒滲著喝,一邊喝還不忘替紅著眼睛抱在一起的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叫好。

  這幫老貨,估計跟自己打的是同樣的主意,宮廷玉液酒,不喝白不喝,喝了也白喝。

  看著殿上百態,李昊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與美食的搏斗之中,左手鹿腿,右手熊肝,時不時再來一口美酒,不多時已經混了個肚兒圓。

  “李候好雅興,怎么地不去與場上樂樂?”

身邊不知什么時候換了人,牛進達那老貨不知跑哪兒浪去了  ,接替他的是吐谷渾伏順。

  “國主才是好興致,怎地不在那邊與同伴共飲,卻跑來找我這吃貨閑聊。”放手啃的差不多的鹿腿,凈了凈手,李昊慢條斯理的問道。

  伏順苦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李候若不嫌棄,聊聊如何?”

  “聊什么?”李昊反問。

  眼下西域諸國使團已經跟李二見過面了,按說接下來的事情應該與他再無關系才對。

  伏順扭頭向西域使團方向看了一眼,不知在想些什么,片刻之后面色一正:“李候,不知你是否有意與我西域諸國做上幾筆生意?“

  “做生意?我?”李昊有些意外。

  沒想到,自己還沒去找他們,這幫家伙竟然來找自己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伏順坦言道:“正是,李候在商業上的天賦,小王深感佩服,很想與李候合作一次。”

  “為什么?這朝堂之上比我李家有勢力的家族還有許多,比如長孫家,比如柴家,再比如那邊的工部武尚書,為什么一定是我呢?”

  事有反常必為妖,李昊突然間不是那么急著去開發西域了。

  畢竟他自己主動去開發是一回事,而被對方牽著鼻子走又是另外一回事。

  伏順此時卻搖了搖頭,苦澀道:“李候玩笑了,長孫仆射的確在大唐很有背景,可就是因為長孫家背景太大,所以讓小王覺得很不踏實,生怕一個不好也會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

  李昊打了個哈哈:“呵呵……,國主,你這么說話,就不怕被長孫仆射知道了與你為難?”

  伏順卻盯著李昊,面無表情道:“小王相信李候不會將這件事說與長孫仆射。”

  “那好吧。”李昊并未繼續在長孫無忌的身上夾纏不清,收起笑容一本正經的問道:“既然國主想要做生意,不知是什么生意呢?”

  “吐谷渾的牛羊,高昌的白疊子,于闐的美玉,這些生意都可以做。”

  李昊瞬間反應出一個問題,脫口道:“國主,你們這是打向我大唐傾銷么?只出不進?“

  “什,什么傾銷?”伏順愣了愣。

  傾銷的概念別說對于吐谷渾,就算對大唐都是一個極陌生的詞匯。

  在這個經濟還停留在以物易物的時代,傾銷與反傾銷的概念實在太過先進了。

  李昊并沒有給伏順科普的意思,不知道就不知道好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頓了頓,李昊開口道:“這些生意要做沒問題,但是我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必須由我方主導,近期我會聯系一些人,成立一個獨立的商戶對西域各國進行投資,貨物的價格必須由我們掌控。”

  伏順擔心道:“這,這怎么行,如果你們壓低價格,我們豈不是要一虧到底?”

  李昊擺斷伏順:“放心,你們不會吃虧的,過幾天我會草擬出一份計劃書,到時候大家可以坐到一起詳細討論一下。”

  真是這樣么?真的不會吃虧么?

  伏順并不能確定。

  對于李昊他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此人極其聰明。

  至于什么長安第一禍害之說,不過是外人加強給他的惡名,也是他用來掩飾自己的障眼法罷了。

  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伏順的身邊立刻圍上來許多人,向他打聽起這次談話的內容。

  伏順沒有任何隱瞞的說了,最后嘆了口氣道:“李德謇是一個聰明人,我不知道這次找他做生意對我們來說是對還是錯。”

  “至少不會吃太大的虧。”久未出言的伏允突兀說道:“你們也不要總想著發財之類的事情,其實與大唐這些高官做生意最大的好處不在乎賺了多少錢,而是在于有了一個強大的靠山。

  在這些靠山沒倒之前,就算是上面坐著的那位,也不會輕易去動西域。

  因為,他們損失不起如此龐大的資金來源,那些大唐的貴族們也不可能允許他們的皇帝斷絕了他們的收入來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