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9章

  當高伯逸知道高洋直接將他的方案pass了一半,而另一半則給他挖了個大坑以后,整個人都不好。

  小院子里,高伯逸一邊用腳顛充氣皮球,一邊不滿的大叫道:“陛下沒說給點錢我辦事嗎?皇帝不差餓兵啊!”

  他實在是想不通,現在齊國府庫里頗有存貨,撥一些布匹啊,銅錢啊什么的不好么,難道讓他高大少爺赤手空拳玩足球?這尼瑪不是搞笑嘛!

  “陛下說此事關乎機密,所以不方便用國庫和內庫,只要那邊一動,婁太后就知道,楊愔也會知道。但陛下已經首肯,你該怎么辦還是怎么辦吧。”

  劉公,也就是劉桃之,說了一個讓高伯逸無法拒絕的理由。

  因為高洋喜歡這樣。

  神經病皇帝是不講道理的,他老母來了也沒有用,高伯逸立刻就慫了。

  “對了,陛下問你想不想回高家認親,他可以保管你入族譜。”

  劉桃之又拋出一個重磅炸彈。

  在古代,私生子能不能入族譜,其實是相當靈活的一件事情,成與不成,都是兩說。

  老爹認,家中的正妻認,這事就能定下來。

  相反,老爹要是不認,那就……只能依靠官府的力量了。

  但是只有到了北宋年間,才有明文規定私生子也有財產繼承權(包括入族譜),為此還有產生過很多訴訟案件。但這年頭,私生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尤其是在北齊更是如此。

  所以高洋愿意為高伯逸站臺入族譜,這是很大的人情了。萬一他那個渣爹高德政的兒子死光了,高伯逸還能繼承家業,豈不美哉?

  “不用了,侍中(高德政官位)家的門檻太高,我沒有高攀的心思,替我謝謝陛下了,此生我都不會入高家。”高伯逸淡然的說道。

  “當真?”劉桃之似乎認識高德政,很多事情他是知道的,高伯逸的態度讓他有些吃驚。

  這家伙兩個月前才去高府認過親被趕出來,現在就不在乎了?

  “千真萬確。不是說莫欺少年窮什么的,我是真不在意,陛下千萬別幫我啊。跟一堆不認識的人攀親戚,我會很不自在。”

  崔娘子本來就恨高伯逸恨得要死,如果再被高洋這么一壓迫,女人極端起來失去理智,不知道會做出什么喪心病狂的事情來。

  高伯逸才不想去撩撥對方脆弱的神經。

  “我知道了,這就告辭了。”

  “對了,敢問劉公高姓大名啊?”高伯逸才想起來,老是叫劉公,他還不知道對方叫什么。

  “鄙人劉桃之,你叫我劉公就行。”他咧嘴一笑,看上去挺憨厚的。

  等劉桃之走后,高伯逸一直緊皺眉頭。

  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特別耳熟,到底是在哪里聽過呢。他腦子里的歷史知識,似乎有這個人,又似乎沒有。

  “艸,他居然是北齊的殺手之王!”高伯逸猛然想起劉桃之是誰,驚出一身冷汗。

  歷史上的劉桃之,簡直就是北齊皇帝御用殺手,皇帝讓他殺誰他就殺誰。

  死在他手上的死亡名單包括但不限于:高浚(北齊永安王)、高渙(北齊上黨王)、高睿(北齊趙郡王、太尉)、高歸彥(北齊太傅)、胡長仁(北齊尚書令、外戚)、高思好(北齊南安王)、高儼(北齊瑯琊王)、斛律光(北齊名將)等等等等。

  乃是北齊權貴中談之色變的兇猛人物,當然,他現在的威名還沒那么厲害。

  剛才自己居然覺得此人很親切!

  高伯逸不由得為自己捏了把汗。還好他沒在劉桃之面前裝X,不然現在可能已經小命不保。

  他不同意高洋幫他站臺,其實原因不止是崔娘子。高伯逸記得,歷史上高德政似乎是死于高洋之手,全家都沒幸免。但至于是怎么死的,他卻不清楚了。

  當初宋子仙建議高伯逸直接去找高德政入族譜,高伯逸都拒絕了。

  不然堂堂穿越者,要入一個族譜真就那么難?只要他想做,還是能做到的吧。

  “對了,高洋是什么時候開啟地獄模式來著?”

  高伯逸隱約記得發生了一件大事,現在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了。

  “罷了,行程要改一改了,先去會一會那個名字有點奇怪的和尚吧。”

  本來想在家咸魚一天等高洋撥款的,沒想到等來的卻是這種消息,高伯逸只好硬著頭皮去勸(訛)說(詐)天平寺的方丈,從寺廟里面弄點錢了。

  天平寺,也稱天平山寺,著名武僧稠禪師創建于北魏時期,位于鄴城以西林慮山中。

  后世這里自環翠亭沿盤山小道北去,穿松樹林,過“天心洞”、“良閬溪水”、“天漢橋”,即到天平寺,又名明教禪院,位于碧霄峰下。

  寺院建于百畝平坦盆地之上,六峰環繞,陡崖峭壁,峽谷幽靜,勝入仙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鄴西林慮山天平寺習武之風盛行,歷史上武僧輩出,享有盛名。

  少林寺二祖之位的僧稠禪師,就是建院的住持。這里可以說是少林功夫的源頭。

  不過高伯逸并不知道這些。

  他只知道,天平寺確實是有武僧的,這跟時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北朝,一個寺廟要是沒有武僧,一群蟊賊來了都能把寺廟團滅。

  更何況,這年頭的寺廟,那可是帶有“黑澀會”性質的“商業機構”。

  旅游收香火錢,放高利貸,收高利貸,侵占良田,為來往香客提供住宿,去各類坊市化緣(就是收保護費)等等,都是寺廟經營的主要業務。

  最牛的時候,北魏首都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房產都是寺廟資產……不論百姓租售房屋還是開店置業,都得向大和尚們支付巨額資金。

  那些貪婪的禿驢們看著越來越鼓的錢包,就開始想辦法讓錢能生更多的錢。于是他們就以慈善名義搞起了“僧邸粟”!

  而這就是真正的政府層面巨額高利貸的開端。

  名義上看,“僧邸粟”是專門用來賑災的一種手段,由寺廟籌錢,然后給政府由政府來調配賑災,看上去是不是非常nice?

  不好意思,這個錢是政府問寺廟借的,可不是白拿!根據一些文獻記載,北魏時期有一名官員因為急需用錢為當地的寺廟借了一筆“僧邸粟”,結果這家寺廟的住持兇殘異常,利用和皇室的關系隨意調整了利息,最后過了幾年這名官員發現自己所借的欠款居然已經翻了近10倍!不得已之下只得變賣家產還賬。

  高伯逸今天決定借著高洋的那張虎皮,去撩撥一下天平寺這頭“真老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