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38章 長安凈佛運動

  “快點走!老實點!早就看你們這幫禿驢不順眼了!”

  一個穿著皮甲的衛士,將長安某家小寺廟里的住持從廟門里拽出來,推著往外面走。

  宇文邕新建了一個內衛組織,負責長安城及其周邊的安保。從天子十二軍里面甄選忠誠之士,然后組成北衙十二衛,每一衛的首領,都是自己新進提拔的心腹之人。

  以府兵軍官宮中輪值的制度為基礎(也就是所謂的半宿衛輪值),宇文邕在長安及周邊府兵的基層里大肆安插自己的親信。

  大將軍這個級別將領,或許還有四大柱國的人,然而府兵的基層,已經逐漸被宇文邕的死忠所替代。畢竟,周國的府兵基本都在外面,而新組建的府兵,存在大量的基層空缺。

  那些從會武藝的平民直接成為府兵軍官的人,自然會對提拔他們的皇帝陛下感恩戴德,所謂軍心民心,趨利避害,不過如此。

  “僧侶脫下僧衣,跟爾等并無什么區別,不可無禮。”

  已經蓄著美須的楊堅,看去已經頗有威嚴,溫言制止了動粗的軍士。

  “楊大人說的是,嘿嘿。”

  那位北衙十二衛的軍士,恭敬的行禮,隨即押送那位老和尚去衙門里審問,看看能不能撬出匿藏的私產。

  兩個月前,宇文邕借口長安五家寺廟藏污納垢,敗壞佛門名聲,對長安及其周邊地區的佛門寺院,進行了大規模的排查運動。

  簡稱“凈佛”!

  北魏時期,佛教就在關中扎根。別的事情先不說,畢竟也不是每一家寺廟都為失足婦女開光。

  但放一下高利貸,搞一下房地產什么的,這樣的事情,幾乎是每家寺廟都在做的。

  甚至于一些大的寺廟,都有僧兵的存在,來源不乏作奸犯科之輩。不查還好,只要一查,絕對多多少少能查出些事情來。

  宇文邕下令京兆府派人來清查,一查到有案底的和尚,立刻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果不其然,此詔令一下,就好像在油鍋里倒入開水一般,瞬間就沸騰了!

  北衙十二衛的軍士如同最殷勤的鷹犬一般,專門挑選名聲不顯,但卻又位置偏僻的寺廟下手。而對長安最大的那幾間寺廟,宇文邕采取了安撫態度,并未造成多大的震動。

  那意思很明白:我現在是在幫你們佛家清理門戶,放心,刀子絕不會砍到你們頭的。

  而楊堅所做的事情,則是在一旁清點寺廟的田畝,還俗的人員!這些田畝全部充實到“皇田”中,和尚還俗后,到皇田里成為佃戶,糧食交后成為軍糧。

  與中樞的體系并行存在。

  不清查不知道,就這么簡單的教訓了一下長安的寺廟,居然從老虎嘴里摳出來十多萬人!

  那是十多萬,不是仈Jiǔ百啊!

  此時關中地區總人口不過七八百萬人,隨便一弄居然就多出戶籍以外的十多萬人,你說嚇人不嚇人。

  不只是宇文邕,就是楊堅也被嚇了一大跳。這十幾萬可是壯丁,種田能產糧,拉出去能當兵的壯漢!

  “又是一間寺廟,陛下看來沒有收手的意思啊。”楊堅輕嘆了一聲,關中地多人少,還真不愁沒田分。他也信佛,所以對宇文邕的做法,內心很矛盾。

  一方面這是強國的良藥,另一方面,寺廟也有它的作用,對于平息民間的怨氣很有幫助。

  孰是孰非,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

  “國之蛀蟲!這些死禿驢!朕不把長安的寺廟拆完,朕就不姓宇文!”

  御書房里,宇文邕恨恨的拍著桌案,對楊堅送來的奏折大為震怒。

  “陛下,這些事情,還要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了。”

  楊堅低聲勸慰道。

  宇文邕的手段很烈,但是效果確實好,也確實是“無本買賣”。

  近期大肆擴充禁衛力量,所需要的錢財,都是來自這些寺廟。不過說真的,這些寺廟確實是不爭氣,先不說和尚里面本來就有一大堆作奸犯科的逃犯。

  就說他們一個個的大肆放高利貸,就是破壞自耕農社會環境,破壞均田制的成果,害得府兵失去兵員!

  宇文邕眼里能容得下么?

  高伯逸一直不肯投效宇文邕,與其說是看不起他這個皇帝,倒不如說對周國的未來沒有信心,這讓心高氣傲的宇文邕骨鯁在喉。

  撥亂反正是不夠的,宇文邕要打出關中,席卷天下,這才是他的志向!

  豈能被小小的寺廟捆住手腳。

  “楊堅,這樣,你起草一個奏折。嗯,就勸說朕,理不辯不明。要禁佛的話,首先要說佛和其他的,比如道教,比起來有什么不好的。

  十天之后在宮廷里開辯論會。所有得道高僧都能參加,也歡迎其他人參加,無論是誰,無論貧富貴賤都能來。當然,我們還要篩選一下。”

  宇文邕把篩選二字咬的很重。

  那意思很明白了,多安排點托,到時候辯論的時候群毆那些和尚,別把跟老子唱反調的混球弄進來!

  “微臣這就去辦。”楊堅拱手告辭。沒辦法,宇文邕現在已經把滅佛當成了救命稻草!他也很無奈。

  事情辦砸了,背鍋的就是他楊堅,滅佛急先鋒。隨著身居高位,成為宇文邕身邊的寵臣,楊堅這才明白事情不好辦。

  等楊堅走后,宇文邕臉的焦急不見了,反而一臉鎮定。

  “來人,傳衛元嵩和張賓!”

  這兩人一個是還俗和尚,一個是道士,都精通占卜,也不知道宇文邕召喚他們有什么事情。

  宛城外的齊軍營寨里,段韶看著從鄴城送來的緊急軍令,無奈的深深嘆息,什么話都不想再說了。

  高洋沒有給任何解釋,甚至連斥責都沒有,直接就一句話:趕緊給我退兵,到新蔡去休整,其他的不需要再說了。

  段韶可以用那句很常見的“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頂回去,但是如果此戰不能大獲全勝,那么暴怒的高洋,打他板子會打得驚天動地,哭爹喊娘。

  “來人了,傳我軍令,讓綦連猛帶兵回援比陽城,守好后路!”

  回援比陽城,就是保住南陽東面的隘口,這說明他已經在退兵了。

  副將先是一愣,看到段韶沒有解釋,便領命而去。

  “要變天了啊。”

  M.3Qdu最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