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與齊國開戰了!
徐福想家的同時,萬萬沒想到,他的家中卻迎來了一場血光之災。
秦王嬴政欲統一中國,同六國展開了最后的決戰。
齊國大地戰火紛飛,齊王在做最后的抵抗。
徐百成被迫成為了“戰地軍醫”,他隨齊國的軍隊,征戰在齊魯大地。
然而秦軍如虎狼之師,很快占領了齊地。
徐百成如同千萬個奮勇殺敵的齊國將士一般,最后也戰死在秦軍的鐵蹄之下。
“老爺啊!這可叫我們怎么活啊!”
百成的妻子趙氏聽聞丈夫被秦軍所殺,痛苦萬分。
他摟著年幼的兒子徐祿,哭得死去活來。
徐祿快十歲了,他已經可以感知到家中的巨變。
母親的哭喊,分明告知了父親的離世,幼小的徐祿恨恨地說道:
“娘親不要悲傷,兒子一定要給父親報仇!”
“孩子!……”
趙氏緊緊抱著兒子,二人痛哭不止。
齊國稱臣,百姓也漸漸恢復了以前的生活。
徐百成已然離世,徐家的擔子便壓在了趙氏一人的肩上。
趙氏心想:“是不是該叫徐福回來了?”
但徐福也尚年幼,如何能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呢?
趙氏便咬牙堅持著,她要領著幼子,將頭上的這片天,撐下去。
徐祿也變得懂事了,他努力幫助母親操持家務。
日子雖然艱辛,但母子倆的感情卻日漸深厚。
自從徐福上到嶗山,山中的松塔已經熟了八次了。
一日秋高氣爽,太虛真人在太清宮中正襟危坐。
徐福和肖克跪在蒲團上,正在向真人叩頭。
“當!當!當!”
觀里的鐘聲響了三下。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太虛最后一次給弟子誦經。
過后,徐福和肖克就將告別師父,下山去了。
“你二人在山中修行八年,終算與我道前世有緣。”
“如今也該回到人間,去過你們自己的生活了。”
太虛感慨道,
“一日為道,終身布道。愿你二人永結善緣,一切好自為之吧。”
“多謝師父教化,弟子銘記于心!”
徐福肖克叩謝太虛,便起身離開了太清宮。
必須給華風道長辭行,二人又來到了上清宮。
華風知道徐福和肖克,將要下山的消息,早已在觀中等候。
“我居東海上,嶗山餐紫霞。與爾別離后,悵飲一壺茶。”
華風吟詩作別,透露出一種惆悵與不舍的情懷。
道家之人,身無旁物,華風便給徐福肖克二人,每人一道平安護身符。
這便算作臨別的贈禮了。
“謝師父,弟子無以為報,請受弟子一拜!”
華風道長一路跛著腿,將徐福和肖克送到了山腳下。
山風習習,道影戚戚。
齊國不復存在了,齊地到處飄蕩著醒目的“秦”字大旗。
徐福暗自吃驚:“齊國已被秦國占領了嗎?”
黃縣也毫無例外的成為了秦國的屬地。
一切好像已經面目全非,一切又好似一如既往。
而徐福家中的變化,實在是今非昔比了。
以前熙熙攘攘來找徐百成看病的景象,蕩然無存。
門可羅雀,彰顯著一種凄涼和冷清的氣氛。
“父親!……”
徐福一頭栽倒在徐百成的靈位前。
一進門,廳堂正中擺放著徐百成的牌位,供桌上還有蠟燭和香爐。
“福兒,你回來了!”
母親一聲驚呼,見徐福已經是少年模樣,更是喜極而泣。
徐祿下學在家,他見是多年未見的兄長回來了,也是激動不已。
“母親,父親如何亡故?”
徐福強忍著悲痛,向母親詢問道。
趙氏抽噎著,便把徐百成慘死在秦軍刀下的事情,一一說來。
徐福狠狠地咬著嘴唇,他心里悲憤地說道:“秦軍,秦始皇,殺父之仇!”
母子三人又一次抱頭痛哭起來!
徐百成尚在三年喪期之內,徐福好生安慰母親和兄弟,并開始打理家中的大小事務。
繼承父親的衣缽,開始行醫治病,這無疑是徐福目前最好的選擇。
徐福整理了父親的遺物,日夜潛心研讀醫書,并時常到黃縣附近的山中,找尋草藥。
父仇不共戴天,但眼下徐福不會意氣用事,他要等待時機。
肖克的家就在鄰村,其父是著名的鐵匠,肖克也子承父業,開始了鐵匠的生涯。
不久,徐福便開了藥鋪,開始坐診醫治病人。
他在嶗山已經學得了深厚的醫術,識得上百種的奇珍異草。
這要歸功于華風道長和太虛真人的潛心教誨。
“中和堂”是徐福診室的名字,一塊桃木做成的牌匾,掛在了藥鋪的正中。
肖克親手制作了這塊招牌,還是他親手掛上去的。
“徐福,不對,現在應該叫“徐大夫”了,呵呵!”
肖克向徐福打趣地說道,
“今后哥哥便打好自己的鐵,你就當好你的醫生吧!”
兄弟二人相視一笑,他們之間情同手足。
徐福的醫術漸漸顯露出來,來中和堂看病的人越來越多。
徐家的行醫傳統,得以繼承和發揚。
十里八村的百姓口口相傳,徐福的醫術和醫德,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頌揚。
“徐神醫”、“徐神仙”成為人們對他的尊稱。
母親趙氏的臉上,也漸漸顯露出了久違的光彩。
看著命運多舛的兒子,終于有所作為,作母親的,怎能不感到欣慰和自豪呢?
一日,黃縣縣令丁老爺,遣人來喚徐福。
“徐大夫,老爺的小兒子,近日腹瀉不止,請徐大夫去府中醫治。”
徐福急忙提上藥箱,便奔縣衙而去。
丁老爺的兒子一歲年齡,尚在哺乳期。已經便溏數日了,孩子的臉色發黃,氣虛微弱。
徐福體察氣色,又詢問了孩子的母親,丁老爺小老婆的情況。
見她體態肥胖,一副臃腫之像,徐福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孩子年歲尚小,整日以母乳喂食,病不在小孩,而在大人之身。”
徐福向縣令緩緩道來,
“夫人平時少有活動,且多食肉類,導致脾胃虛弱,奶水異常。”
“如能多食蔬菜和雜糧,適量運動,便可無礙。”
徐福開了幾幅湯藥,果然藥到病除。
“少年有為,真是名不虛傳啊!”
丁老爺自是滿心歡喜,對眼前的少年醫生也是贊不絕口。
自此,徐福便成了縣太爺家的座上賓。
縣令家中大小人等,凡是身染疾患者,都找徐神醫來診治。
徐福的名聲不脛而走。
徐福又潛心研制各種“丹藥”,他見病人口服湯藥,有時難以下咽,便制作出了各種“藥丸”。
這種藥丸大小適中,一次僅服一粒,非常受百姓的歡迎。
徐福也贏得了“圣醫”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