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爺,我們也要加入進來!”
李鐵匠和索羅聽說新朝要大量鑄造錢幣,馬上來找令狐風報名。
令狐風已經在新的場所“辦公”了,皇上給他劃出了一間專門的“辦公室”。
就在議事廳旁邊的小會議室,這里是新朝最具有神圣地位的場所。
徐福還特意把“干將之劍”從宮里拿了出來,親自懸掛在了“造辦處”的墻壁上。
皇上的用意顯而易見,他要用神器來遏制人“見錢眼開”的欲望。
也要斬斷所有“見利忘義”的行為,令狐的壓力陡然增大。
“皇上將如此重大的任務交給了我,令狐豈能貪財枉法?”
看見李鐵匠和索羅老漢,蹣跚著走了進來,令狐風趕緊起身相迎。
“李師傅、索羅師傅,您二位老人家怎么來了?”
“我李老漢生是新朝的人,死是新朝的鬼,只要有一口氣,就要為皇上盡力!”
“是啊,索羅何曾不是這樣呀,我們這把老骨頭,要堆在鑄幣的窯洞旁!”
兩位老工匠的精神,讓令狐風感動不已。
“二位老人家說哪里的話,您二位早就為新朝做出了巨大貢獻!”
“皇上和全體新朝百姓,無不交口稱頌二位的功績和德行。”
令狐給二位老人沏了茶,他又好好安撫和寬慰了一番。
“二位功臣自然有用武之地,我要奏請皇上御批,讓二位作新朝的‘高級顧問’。”
“今后造辦處一旦遇到技術難題,一定要請二位專家給予指導和幫助。”
李鐵匠和索羅笑了,沒想到他們真的還有用,最后二人便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令狐望著兩位老人的背影,他默默地點點頭。
“這才是新朝的脊梁,工匠精神便是新朝的精神!”
令狐風抓緊抽調了雷鵬、扎八、久立和李人參的小姑娘小丫,組建了造辦處的“班子”。
這只是初步的構架,令狐還要不斷增加新的成員。
扎八要在光明島,現場組織工匠們,開始煉銅鑄幣的作業,他的任務最為繁重。
久立是煉鐵出身,他現在已是大師級的工匠了。
尚清島也有了許多,他培養出來的鋼鐵之匠,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久立成了扎八的副手,他并沒有什么失落感。
按理來說,久立是扎八的長輩,他與扎八的師傅木法沙,是同時出道的。
為了新朝鑄幣的光榮使命,久立也甘愿成為陪襯扎八的“一枝綠葉”。
“久立師傅,讓您來作我的副手,實在是……”
“哎,看你說的,我久立還在乎這個嗎?再說了,我煉鋼鐵的經驗,可一點不比你差。”
“說不定我還能給你挑出很多毛病來呢!呵呵!”
“那是,久立師傅火眼金睛,扎八有您在身旁指導,我便更有信心了,哈哈!”
兩位新朝的大匠人早就放下了架子。
他們心里有著共同的目標,只想著怎么把新幣鑄造好。
小丫的角色看來主要是,要配合好令狐御史,做好調查研究工作了。
他們每天出門開始四處走訪,與各行各業的工匠、農夫、漁民等人,進行交流和溝通。
詳細了解糧食從播種到收割過程中,能投入多少籽種,產出多少糧食,成熟期有多久。
捕魚的工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捕到魚的品類以及大小,和它們的生長時間等等。
令狐風在仔細地詢問,小丫在認真做著記錄……
從此,海島上便多了一對忙碌的身影,他們從早到晚,無論狂風下雨,從未停歇過。
而雷鵬成了絕對的“副手”,就像一名衛士一樣,始終同他倆如影相隨。
這是新朝的一次偉大壯舉,也是一次圖新圖變的偉大實踐。
徐福一直在默默地注視著,令狐風和他“團隊”的工作。
他的手里握著兩枚錢幣,一枚是漢朝的“五銖錢”,另一枚是“新幣”。
他始終在比較著兩者的差異,仔細觀察著它們的不同之處。
而徐福的內心,透過錢幣的方孔,看到了更加廣闊的天地。
那片天地,才是徐福真正想要的……
心底無私天地寬。
趙明在船廠,也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奮戰,他心里始終裝著“大船”。
新朝現有的五艘大船,全部承載著光榮的使命,奔赴到各地的海島上去了。
皇上將最先建造的復興號,留在了身邊,留在了崇明島。
而將性能最好的大船,都派駐在了各處,趙明心里怎能舒服呢?
“我要給皇上再造一艘更大更氣派的大船,這樣才配得上皇上的威儀!”
石大海現在是趙明的得力助手,他會成為趙明的接班人嗎?
“大海,你的名字叫大海,看來你還真和海有緣啊!”
“船離不開大海,大海也不能沒有船,將來就看你石大海的了!”
趙明開心地對石大海說道,二人的身影,很快便隱沒在了海港之中。
上萬斤的優質木材,重新堆積在海港里。
那是從哈立群島和島夷,源源不斷運送來的棕櫚木和松木。
上百年的木料,都是兩三人合圍那么粗壯,光裝卸和搬運都要大費腦筋。
聰明智慧的工匠們,早就利用“杠桿原理”,用堅鋼硬鐵打造的鐵索,完全靠人力拉拽起來。
他們還打造出了巨大的鋼鋸,將圓木鋸成一尺厚的木板,作為建造船身的主要材料。
大鋼鋸至少要四到六個人,在兩邊相互配合著,才能拉得動。
“嘿呦,嘿呦!”
工匠們嘴里喊著整齊的號子,甩開了膀子,大干起來。
“咯吱,咯吱!”
鋼鋸和木板奏起了歡快的曲調,船廠的另一邊又傳來了一聲聲巨響。
“咣!咣!咣!”
這是鐵錘鍛打鐵板和組裝船板的聲響,整個船廠恰似重器樂演奏的舞臺。
然而輕柔舒緩的樂曲,也是有的。
雁秋領導和組織的“婦聯”,也一刻沒有放松生產和勞動的節奏。
她們有時聚在一起“穿針引線”、織布印染,有時又縫衣漿洗、除草澆園。
正是有了像雁秋一樣大量婦女的辛勤勞作,新朝百姓的生活,才處處充滿著溫馨和詩意。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