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六章 致遠方

  黎明號駛出了波斯灣,正在全速向印度洋挺進!

  徐福心中開始牽掛北方的戰事了,他改變了繼續遠航的初衷,打算即刻返回崇明島。

  “魏將軍,大船有沒有收到來自遠方的訊息?”

  “回皇上,暫時還沒有!”

  魏新急忙向徐福稟告道。

  徐福踱步到船頭,他眼望著遼闊的大海,心中掠過了一絲憂慮。

  北方四島一直沒有傳來消息,也不知漢朝有沒有再派軍隊來襲,徐祿他們的近況如何呢?

  現在想的再多,也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全速返航,早日回到新朝,再做計議了。

  “令狐御史,此番我們游歷了印度和波斯,你有何感想?”

  “皇上,印度和波斯和我們中國一樣,有著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歷史,令狐風也算是開了眼界!”

  “但印度和波斯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氣質,印度文明更像中國,含蓄而內斂,而波斯文化更加強調自我的存在。”

  令狐風的見解非常有代表性,他說出了事務的本質和共性。

  “御史講的非常好,徐福也是感觸良多。世界之大,令人嘆服!新朝也要取長補短,向他們學習才好!”

  “皇上言之有理,我們不能坐井觀天、妄自為大,和合為貴、相斗兩敗!”

  “說的好!”

  徐福對令狐風的眼光和智慧,深表贊同。

  “天下以和為貴,任何形式的征戰和殺伐,最終都會導致失敗!”

  徐明一直恭敬地側立在徐福和令狐風的身旁,他在耐心聆聽著長輩們的教誨,心中也似有所悟。

  “明兒,你對此次的遠行,有什么看法?”

  徐福自然在潛移默化地引導和歷練著徐明,這也是他將徐明帶在身邊的主要目的。

  “父皇,孩兒以為,印度和波斯雖然表面上非常繁榮和強盛,但統治者很少會考慮百姓的感受。”

  “它們的文明歷史,就是百姓流血犧牲,用他們無數的血汗和尸骨堆積而成的!”

  “戰爭幾乎都是底層人民反抗壓迫,反抗凌辱而集中爆發的結果,這樣的文明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徐明的話令徐福和令狐風非常吃驚,沒想到寡言少語的徐明,竟然有如此獨到的見解!

  “徐明講的好,你能深刻理解文明背后的存在,這已經非常可貴了!”

  “父皇,令狐叔伯,徐明只是一時興起,未曾仔細思量,還請長輩寬宥!”

  “呵呵,徐明賢侄不必過謙,你的思想已經超過我了,令狐風慚愧之至矣!”

  徐福微笑著注視著自己的兒子,徐明打小飽讀詩書,性格沉穩,遇事不急不躁,這一點已經完全和自己一樣了。

  讓一個人成熟的不是年齡,而是寶貴的經歷,徐福相信徐明將來一定會超過自己的。

  黎明號兩天后,便抵達了馬六甲海峽。

  “皇上,張鵬在此恭迎皇上圣駕!”

  張鵬將軍率眾來迎接皇上一行。

  “張將軍不必多禮,快快坐下說話!”

  徐福急忙讓張鵬就座,他心里始終牽掛著新朝的國事,便急忙詢問道:

  “張將軍,可有北方傳來的訊息?”

  “回皇上,有一封密函!”

  “哦,快念!”

  徐福趕緊催促張鵬,他出門已經快三個月了,怎能不惦記國政呢!

  “皇上,這是白鶴信使十天前帶來的消息,是徐祿將軍的密函!”

  張鵬看出了皇上的焦慮,便趕緊找來信函,打開念道:

  “皇上,愚弟徐祿率大船及眾將士順利到達了北方四島,漢軍卻沒有再次來襲的跡象,島上百姓生活安定,倒也無大事可表。”

  “但徐祿竊以為,新朝不可坐以待斃,便率眾離開了海島,前往漢朝海域探查,不料卻得到了驚人的消息。”

  “漢朝與西伯利亞王國開戰了!彼得國王率軍與衛青和李廣的漢軍,雙方在山海關形成了對峙!”

  “另外,愚弟還得知,劉徹為了擊敗彼得,又命令駐守在朝鮮半島的漢軍,趕去前線增援衛青李廣,漢軍人數已達五十萬之眾!”

  “愚弟不知如何進一步行事,便在東海徘徊,只待按皇上的旨意辦事!”

  張鵬念完信函,抬頭看著徐福。

  “你說這封密函已經收到十天了?”

  “是的皇上,剛剛十天時間。”

  徐福站起身,他又緩緩地走到船舷旁。

  “彼得居然向漢朝開戰了,這確實令人感到意外!”

  “張將軍,快叫令狐御史、魏將軍和徐明來,我們一起商議此事!”

  “是!”

  張鵬火速去傳旨。

  君臣便聚攏在甲板上,開始議政。

  “劉徹如此大規模地派出軍隊參戰,足見其窮兵黔武的好戰之性!”

  “彼得與我新朝有著深厚的淵源,大家說說,新朝應該如何應對呢?”

  徐福將話題打開,他想聽聽群臣的意見。

  “皇上,劉徹年輕氣盛,自然目中無人,此番雖然大肆舉兵北進,也未見得能輕而易舉就打敗彼得!”

  令狐風首先開言,他對劉徹的心浮氣躁不以為然。

  “御史的話有一定道理,但我們也不敢小覷了漢朝的實力,聽說李廣勇猛無比,衛青也是驍勇善戰,漢朝將多才廣啊!”

  魏新也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他更多的是從將士的角度,來看問題的。

  “也不知彼得的軍隊實力如何,雙方的軍事裝備和后勤補給,也非常的重要!”

  張鵬久居哈立海島,他對北方的情況了解不多,便只能如此來說了。

  徐福默默地聽著,他不斷地點著頭,將士們的分析都很有道理。

  “徐明,你怎么看?”

  “啟稟父皇、各位將軍,徐明從未參加過戰爭,對軍事戰略自然一竅不通。”

  “徐明不敢妄言,但徐明深知一點‘不戰而屈人之兵’乃兵法之上策,就看雙方誰能占住‘理’,擁有‘義’,便可最后獲勝!”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今使然矣!”

  徐福身邊的四位臣子,均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接下來,就該徐福進行總結了。

  “眾位臣工的見解都很精彩,我們便要站在新朝的角度,來看待此事才好!”

  “劉徹已經將我朝視為了‘敵人’,若不是彼得率先對漢朝發起了進攻,劉徹的眼睛會緊盯著我們不放的。”

  “單從戰略來看,新朝此次定要加入這次戰爭,我們要和彼得形成合力,對漢朝相傳南北夾擊之勢!”

  徐福的心中其實早已想好了應對之策,他在充滿聽取了群臣的意見后,便做出了決定。

  “現在也是集中展示我朝國力的時刻了,各位將軍,你們可有信心?”

  徐福再次表現出了他英明神武的領袖氣質,在每次面對重大戰略決策時,徐福都能充滿智慧地做出決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