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九章地瓜菜

  媽媽只要是有了孫子,她才不管兒子兒媳婦干嘛,看她準備的情況,就算是李赟和韋欣睡到中午,她也沒打算喊。

  估計現在把小莊自己留到媽媽這里,讓她自己給養,肯定也樂意,一個老太太了,哪來的這么大的精力。

  這個事也就在心里想想就得了,可是不敢說出來。

  不但女人矯情,老人也是如此,要是真的說出來,肯定是“你們自己不養,還讓我養”

  但是看她的表現,分明就是每天二十四小時看著孫子就可以。

  俗話說“隔輩親”

  反正李赟從來沒在媽媽哪里感受過小莊這樣的待遇,親兒子不如親孫子!

  其實每個人都想得到重視,自從兒子出生后,有時候李赟也吃兒子的醋,換做以前,李赟從來沒因為什么吃過醋,一直以來認為自己很和氣大度,但是有了兒子后,才發現自己也會吃醋。

  但又因為是吃的兒子的醋,說都沒地方說去,只能等他長大了,有機會再跟他說說自己為了他受的委屈。

  加了就添了這么一個小成員,家庭的關系就要復雜十倍,所以說人的關系是最搞懂的。

  要臉的韋欣覺得睡到這么晚,兒子餓了也沒給他喂,很不好意思,還稍有點失落感,覺得兒子怎么不讓媽媽喂就飽了呢。

  所以,在家庭里隨時會出現各樣的狀況。

  看了看屋里的情形,自己也插不上手,李赟跟韋欣暗示了一下,表示出去轉轉。

  得到了韋欣的回應,回房間換好衣服,出門,奔著村里的小廣場而去。

  小廣場是個多用途的個地方,可以用來召開村民大會,也是游客的集散中心,還是商業街的出入口,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村里閑人嘮嗑的地方,現在村里的年輕人沒那功夫閑嘮嗑,但是村里的生活條件好轉后,老人們都沒了心事,有了閑情逸致,沒事時就都聚集在小廣場上,人閑著了就話多,所以村里消息最靈通的地方就是小廣場。

  李赟那其實不是想聽那些八卦消息,只是感受一下鄉間氣息,聽聽村里的家長里短的,能感受到村里沒把你當外人。

  到了小廣場,果然早早就有好幾個老人坐那里聊天,按說初冬的早晨已經很冷了,他們穿的厚棉衣,都是自做的那種,里面絮滿了棉花,棉花都是李赟從團場采購回來的,村里是按照一位老人八斤的標準發的,這是算上一床棉被所需的。

  老人有了新衣服,也會顯擺啊,他們顯擺的不是外面,是里面的。

  有的說:“我的棉襖里子是閨女專門在百貨大樓給買的,綢子的,可貴了,一百多塊錢。”

  那個就說:“我里面絮了三斤棉花,這會就覺得身上冒汗。”

  聽了他倆的話,李赟忍不住上前說:“老爺爺,你棉襖用絲綢做里子不行啊,發涼,穿著不舒服,你最好啊用純棉的布當里子。

  還有三爺爺,你一件棉襖用三斤棉花,能不熱嗎,再說你穿著也沉,還累。”

  旁邊的老人聽了李赟這么一說,都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

  “我就是說嗎,你用綢子當里子,肯定不行。”

  “你棉花不花錢,也不能這么用啊。”

  老人說話不客氣,都是有什么說什么。

  到了這個歲數了,說話就少了一些虛偽,多了一些實話,也不用擔心得罪人。

  可別說,隨和著老人們的聊天,這一早晨也過得挺不錯,等早起去花棚的村里人回家,經過小廣場,李赟看到也該回家吃早飯了。

  跟幾位老人打了個招呼:“幾位老爺爺,老奶奶們,我先回家吃飯了,你們吃了嗎?要是沒吃到我家吃點唄!”

  “我們都吃了,你趕緊回家吃去吧!”

  “這孩子,還沒吃飯,就跑出來。”

  “你們不知道,現在李赟這孩子可是了不起,他這是視察民情來了!”

  還沒走遠的李赟聽了這話,忍俊不住的笑了起來,還視察民情,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應該是他們看“包青天”看多了,自己視的什么民情,這不是胡說嗎!

  李赟一邊走著路想著剛才幾位爺爺輩說的話,一邊和路上碰到的同村人打著招呼。

  回到了家,早餐也弄好了,小米粥、煮的雞蛋,還有一盤手撕的雞肉、一盆雞湯,主食是烙的蔥花餅,不過看蔥花餅的模樣像是岳母烙的。

  李赟洗手出來,媽媽又從廚房里端出一個盆,熱氣騰騰的。

  放到桌子上,媽媽對李赟說:“這是你的,專門給你做的地瓜菜。”

  聽了這話,李赟的眼睛瞪起來了,這可是小的時候最愛吃的。

  “你出門后,媽媽就開始做了,花生碎是媽媽用臼弄碎的,你也不知道在家幫忙。”

  韋欣還埋怨了一句。

  她說的臼,李赟知道,那個石臼在李赟記事起就在自己家的大門進門靠墻的一側。

  石臼是用一根花崗巖材料的石頭鑿成,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搗錘,長約2米,粗是個正方形大概有25厘米乘25厘米,在搗錘的前頭的下方,鑲嵌了一根硬木,大約有30厘米,木頭的頭上有一個鐵箍簕住,石條的后部呈扁平狀,從下方斜著到上面,石料的中間有一個空,串了一根搟面杖粗的鐵棍,鐵棍的兩端各有一個帶槽的石塊支撐。

  然后搗錘下方的硬木是放在一個大塊石頭鑿成的石坑里面,石坑呈碗裝。

  用的時候,腳踩后面扁平處,上面的石料搗錘前面揚起,腳上松勁,硬木就在石料的重力下落下,這時放在石坑里面的東西就會被硬木搗碎,這樣來回的踩下去,石坑里面,不管放的是大米或者豌豆,都會被搗碎,這是農村原始的一個粉碎農作物的工具,到是很實用。

  記得小時候,到了做飯的點,家里的石臼就沒停過,東家過來拤花生米,西家拤黃豆。特別到了過年,拤黏米面,從早到晚就是不停,那個時候,李赟就找機會不在家,不然讓給拉了干那活,可是又累又無聊。

  和石臼配套的工具就是籮和簸箕,拤一遍,用籮篩出細的,把粗的在倒到石坑里,在繼續拤。

  到現在李赟想起這活,還打個冷顫。

  這活和推磨不一樣,推磨轉著圈,還聽好玩。這個活可是枯燥之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