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一九章 我回來了

  這個年對李祐來說過的還是很愜意的,雖然一起過年的人少了,反倒感覺更舒服一些。

  不用和往年那樣待在深宮之中,不用小心翼翼的伺候在李世民身邊,還要防備一不小心就被人找茬告上一黑狀,陪在身邊的也成了武則天這個漂亮的小娘子。

  圍繞在身邊的也變成了尊崇或是愛慕的眼光,而不是充滿探尋和惡意的窺視,這心里的感受自然是大不同的,尤其還在自己的地盤上,旁邊也沒有一個煩人的長史的情況下。

  愜意的享受過一桌新菜品后,心情愉快的李祐按照自己的習慣,和武則天一起聊天一直聊到了后半夜,算是完成了守歲,這個年也就差不多過去了。

  像李祐這樣生活優渥,而且是越來越優渥的家伙,自然會少一些對過年的期待。

  倒是武則天對此多了一份期待,因為年后就該啟程回長安城去完婚了。

  而對于胖廚娘和其他手下人來說,這個年過的也是比較有意義的。

  胖廚娘的新菜品全都沒有翻車,大概是她越來越熟悉李祐的口味,又得了《隨園食單》這樣堪稱神器的書,過年前后自然沒少受到李祐的夸贊還有賞賜。

  而手下的衛士們也得到了李祐的準許,可以分批回家團圓,并且不用急著趕回來復命。

  后邊這一批衛士只需要在長安城外邊集結,等到李祐帶領大部隊達到以后匯合起來就好,正好以逸待勞,接替過沿途護送的部分衛士的重擔。

  當然衛士們和那些侍者們一直兢兢業業的為李祐服務,也都忠心耿耿,李祐肯定不能虧待了他們,各種賞賜肯定也是不少的。

  人家也得衣錦還鄉,總要有些盤纏以壯行色,免得回了家兩手空空的漏了怯。

  趁著武則天干勁十足的組織著手下人們收拾行裝,甚至還要為迎娶自己的事情而提前做好安排,李祐倒是悠閑了一些。

  軍政方面自然早有安排,薛大鼎和劉仁軌自然不能擅離職守,只能留下幫李祐看家。

  軍事方面賈振晨這段時間也展現了自己的能力,一直干的四平八穩的,同樣更適合留下照料軍事這一攤子。

  倒是同為典軍的席君買,雖然看著是個沉默寡言的,其實卻是那種比較熱血的主,俗稱面冷心熱的就是。

  帶兵打仗尤其是沖鋒陷陣卻是是把好手,可讓他來料理那些軍中瑣事,處理上下關系都不是其所長,是個更加純粹的猛將,自然就被李祐帶在身邊了。

  他和薛仁貴這倆超級打手,那肯定是李祐出門必備的兩個貼身保鏢。

  趁著診斷忙里偷閑的日子,李祐除了一如既往的會跑去練武場上和一幫子愈發敬重他的衛士們一起鍛煉,也少不了和金剛它們繼續玩摔跤的游戲。

  當然如今的他已經擁有了“書”的技能,除了過目不忘以外也有了更強的理解能力,高深的典籍不敢說,那都需要足夠的積累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深意,但是一些基礎的經典李祐肯定是都看過了的。

  他書房里原本只能算作擺設的那些個藏書,如今倒是有一大半都被他裝進了腦子里。還不是囫圇吞棗的那種,都是有自己見解的。

  所以如今的他終于不再是一句臥槽走天下的莽夫了,起碼也會拽一兩句之乎者也的,雖然也還不到正兒八經的做文章的水平,好歹也算是摘了文盲的帽子。

  武則天那邊還是一如既往的利索,沒讓他等上幾天,也就是剛過了十五,齊王府上下就已經打點好了行裝,踏上了返回長安城的道路。

  因為還處在冬日里,沿途的景色相對來說就沒那么有吸引力了,除了偶爾會去一些以冬景知名的地方流連一番,也是借機休息一下,其他時候大都在努力趕路。

  誰讓武則天歸心似箭,雖然沒有開口催促,可李祐體諒她有段時間沒見到楊氏和姐妹們,還是交代隊伍提高了一些速度。

  匯合了后一批探親的衛士以后,李祐帶著隊伍重新回到了宮中,只不過隊伍中沒了武則天主仆的身影,雖然有些不舍,不過對家人的思念還是讓武則天暫別了李祐,回了應國公府。

  本來兩人要舉行婚禮,李祐就該避諱一下的,反正總共也不會分開多少時間。

  拜見了李世民,又陪著許久不見兒子變得格外熱情的陰妃好好聊了聊在封地上的日子,當然李祐也沒忘了給陰妃帶禮物,等到陰妃覺得寬心了,李祐這才能重新回到他離開有段時間,顯得多少有點暮氣沉沉的寢宮里。

  在他不在的這段時間里,他這秦宮里可是有了不少的人事變動,有門路的那些個太監侍女們大都想法調到了別處。

  有的是覺得被留在這寢宮多半前途無亮,也有的算是完成了自己監視探聽的任務,或者干脆覺得自己應該是暴露了密探的身份,所以都轉而謀求別的出路了,總好過在這冷清的寢宮里被遺忘,一直待到腐爛。

  這些早就在李祐的預料之中,況且他還在這里留了那么多小密探呢,其中的變動他一直都清楚得很。

  就算新補充進來的這些人,也不見得目的就那么單純,要么就是不得志的那種邊緣人,送來他這寢宮里未嘗沒有流放的意思,或者說就是打入冷宮,其他的自然沒脫了走的那些人的身份,還是各家的密探唄。

  為的是什么李祐都知道,無非是薛大鼎和劉仁軌他們近期干的不錯,不只是把齊州上下治理的有聲有色的,甚至還傳出了一些對他李祐有利的名聲。

  雖然也不至于讓他的競爭力強上多少,可多少有點改變了,不再是之前那種一邊倒的罵聲的紈绔子弟了,有些人難免會生出些心思,想要探探李祐的虛實。

  過年前后衛士們分批回家探親的時候,就沒少受到這方面的試探,不過能在李祐最不著調的時候都對他算得上忠心的,自然不會在如今這種時候再生出二心來。

  畢竟李祐不僅沒有做什么對不起他們的事情,反而獲得了他們發自內心的擁護乃至于尊崇,更何況那些人也都沒破血本的意思。

  李祐還給他們留了眼線呢,頂多也就是知道李祐的武藝頗為不俗的樣子,可這種個體武力對于爭奪皇位可沒什么加成。

  如今又不是處于動蕩年代,大唐帝國需要的是守成之君,又不是李世民曾經那樣的百戰百勝的戰神一般的人物幫助大唐開疆拓土,大唐可不缺能臣猛將。

  而李祐又是個公認的沒有任何文才的家伙,在大部分人心中頂多升級為一個武力更強了一些的莽夫而已,可和明君什么的聯系不起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