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海后的忙碌

  一船船的鮭魚被送到了岸上,來回都拉了十來船了還沒有拉完。

  岸上的婦女們也忙碌了起來。

  他們搬著裝著滿滿的魚的塑料盒子一點也不覺得費力。

  就算是和男人比也不讓絲毫。

  這時候劉順利的皮卡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

  車輛由受了傷還沒好利索的大強駕駛,本來他還想出海,因為有醫囑,村長吹胡子瞪眼的才讓大強滅了念頭。

  皮卡源源不斷的從碼頭拉著剛捕撈回來的魚送到村里的屠宰場。

  這個場地平時除了宰羊之類的同時在一邊還有一條加工魚類的流水線。

  與之相連的是后面的冷庫。

  大大小小的魚在這里投入流水線,在傳送帶的一邊,婦女們手拿著刀子迅速準確的刨開魚肚,拿出魚籽,切掉內藏。

  這時候魚籽被投入到另一條線上,有專門的村民在這里進行下一步分離和加工。

  處理好的魚則在另一條線上被去掉魚鰓,然后用冰裝在泡沫盒子里拉到冰庫冷藏。

  這個時候,每一個星期,就會有一艘船從馬加市過來把這些魚拉走,時間再長的話,魚肉就會變質,失去口感。

  雖然這個時候會有一兩個小時的天黑時間。

  但是一天內二十個小時以上還一直是天亮的狀態。

  在保證海上工作照明的同時,也容易讓人們在忙起來后忘記時間。

  就像現在,天還是亮的,時間卻已經走到了晚上八點。

  海里大網里的魚已經撈出了大部分,還有一些在里面。

  連著拉網收網到捕撈結束,大概還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

  幸虧大家剛才輪流吃了點東西,不然忙一天身體還真的吃不消、靠不住。

  結束了今天的圍捕之后,大家來不及慶祝和清點收獲。

  收拾魚的婦女們還在流水線上工作,出海的男人們已經回到家開始了休息。

  因為第二天一早,他們又要出去海上,展開和今天一樣的工作。

  可能有人會問,究竟要堅持到什么時候?

  這個只能問老天了,因為只有哪天天氣不好,海上有風暴,他們才會休息。

  風暴會對魚有影響,趨利避害是大自然生物的共性。

  捕撈季就是這樣,沒有人能夠休息,休息了大家冬天就沒錢吃飯。

  就算是因為天氣沒辦法出海,他們也不能休息,因為地里的麥子已經三個多月了,也該到了收割的季節了。

  每年這個時候,是村里最忙的時候。

  人們不光為了捕撈連軸轉,森林里的那些烏鴉、野豬也會隨著麥子成熟的氣味跟過來。

  如果沒人管,處理不好的話,一夏天的努力隨時會付諸東流。

  在麥子成熟前,就要全部收割完。

  聽說前幾年村子還有麥客會過來,麥客就是西北一些專門在麥子成熟季節出門給被人割麥子打工的農民。

  當然他們收費也是很貴的,一畝麥子要收三四百,就算是租用收割機也只需要一兩百的價格。

  奈何村子里的地都不是連片的,甚至有些還在山坡和山谷里。

  如果天氣一直晴朗,可以出海捕魚,他們只能電話聯系那些麥客過來,花大價錢請他們幫忙。

  就這樣連續忙碌了五天的時間,第五天晚上,海上突然刮起了大風。

  沒有意外,第二天看著烏云密布的海面,村民們知道今天出海不會有任何收獲了。

  索性大家開始一大早就集體收割麥子。

  要好的幾家或者地頭近的都在商量如何集火。

  看海上的狀態,可能未來兩三天都不可能有什么收獲,而且還很有可能會下雨。

  如何在下雨之前把麥子全都收完,就很關鍵了。

  陳大力本來有心說他掏錢請麥客過來收割麥子,村民們則繼續過去把剛開始蓋的房子繼續蓋起來。

  不過回頭想了想,還是算了,就算是請人來,兩三天也不可能收割完整個村子村民的地。

  果然在三天后,村里開始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

  好在大家都已經把地收完,同時還種上了土豆和白菜。

  再等三個月,在嚴寒到來的時候就可以收割當作越冬蔬菜了。

  這就是他們這里不好的一點。

  村周圍方便管理的可以種植的地方太少,夏天來了大家都不種小麥,冬天那就得花錢買。

  吃蔬菜的話,在自家院子里種點,夏天像是辣椒什么的都能收獲。

  冬天也能在屋里搬幾盆種點辣椒韭菜的,還能生點綠豆芽之類的。

  但是光這些不夠吃啊,只能利用割完麥子后還能緩和幾天的日子抓緊種一些抗寒好成熟的蔬菜。

  這些菜吃著比什么韭菜么的撐時候。

  這就是為什么他們平時吃飯的時候,多是一些什么土豆粉條白菜粉條的了。

  沒辦法,只能吃這個,別的種不活!

  前幾天還嘗試過大棚之類的,可是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四十度的,沒有任何蔬菜能活下來。

  就算大棚里是暖和的,但是地里還是會一個勁兒的冒涼氣。

  也不是說沒有解決的辦法,成本太高,維護太貴,不值當的。

  天這么一下雨,海也不用出了。

  前幾天海上有風暴,周圍氣壓就很低,現在一下雨,氣壓就更低了。

  海里的魚不像是河里,沒地方去,只能冒頭呼氣。

  大海是如此的廣闊寬廣,這里不行去那里,任那些魚遨游。

  不過正好能拉上村民回去繼續蓋房子。

  這次不確定天氣幾天能好轉出海,海防那邊也就沒有派人過來。

  大家都是熟人,其實現在并不需要什么監督之類的。

  真等到游客來再派人監督,那才是最需要的。

  上次的野豬給海防送過去后,大強出院也把兩條腿給人送了過去。

  原來他留下兩條腿是特意要報答人家的。

  結果氣的村長李厚德翻了兩天白眼,差點沒過去。

  村長第一次知道原來他在大強眼里居然是這么不懂事的印象。

  居然還需要他大強特意留出來東西給人家!

  除此之外,這些天開海后村里捕獲的鮭魚,也會每天給那邊送過去幾條。

  這倒不是為了大強什么的,而是自從海防基地蓋起來后,這么多年一直如此。

  這也是為什么人家基地的首長會這么幫助村子。

  友善都是互相的。

  就這樣忙忙碌碌的,八月份轉眼就過去了。

  河邊的兩棟房子村民也利用天不好的時候蓋完了。

  也多虧今年八月天氣異常,往年八月份海上是沒有這么多的風暴的,因為大多都集中在六七月份。

  不過倒是方便大家徹底的把旅游的前提工作完成了。

  就像是說好了一樣,消失了一個多月的宋志偉也在這個時候來了電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