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海體驗

  第二天。

  游客們因為昨天晚上的宴會喝了不少,都醒的比較晚。

  雖說自家釀造的果酒度數低。

  喝了那么多還是多少會感到頭疼。

  現在幾位喝的最多的游客真的是腦袋昏昏沉沉的。

  一直坐在院子外面等著的陳大力聽到了屋里陸續傳來起床的動靜,馬上就敲門告知洗刷完出來吃早餐。

  至于劉順利和大強兩個人,現在正繼續著村里集體捕撈的活動。

  宋志偉則還在陳大力家睡的死死的。

  昨天晚上這個家伙不知道抽了什么風,大喊大叫的喝了不少酒。

  陳大力給他留下早餐和紙條信息,沒管他就出門了。

  馬上把打開便攜式燃氣灶的小火,慢慢加熱放在灶上的砂鍋里的魚湯。

  這是早上起來負責飯菜的村民準備的,是用明太魚干熬煮的,是解酒利器。

  除了魚湯,還有一些小咸菜和烙餅。

  有些涼了的烙餅陳大力打算等游客都起來后,去客房廚房里的微波爐里加熱一下。

  洗漱完出了屋子的游客們三三兩兩的坐在院子里的長桌前。

  他們大多狀態都不太好,除了兩口子里的那位大嬸。

  不過在吸了幾口屋外爽快的空氣,也感到有些神清氣爽,眼睛也睜開了不少。

  看著桌子上小火咕嘟咕嘟的魚湯,和剛加熱完熱冷冷的烙餅。

  大家對早餐的狀態都很滿意。

  陳大力則招呼著大家分撐魚湯,同時介紹著早餐的菜單和用料做法。

  一聽到對解酒十分管用,游客們立馬或是拿起了勺子或是端起了碗,開始一口一口喝著熱乎乎的魚湯。

  喝下去后果然和陳大力說的一樣,瞬間就感覺身體里的酒隨著暖暖的魚湯驅趕的一干二凈,全身上下暖洋洋的,剛才還昏沉的腦袋稍微一出汗,就清醒了過來,變得十分舒服。

  陪著爽口的有些微辣的小咸菜,大家宿醉的狀態立馬消失了。

  吃完早餐,幾位游客,尤其是那位大嬸,拉著陳大力詢問熬湯的魚干村里賣不賣。

  大家吃過之后,就發現這確實是好東西。

  尤其是湯上面漂著的那些油,一喝就知道不是植物油什么的,是魚干熬出來的魚油。

  爽口又帶著海洋獨有的鮮美滋味。

  游客們要購買特產,陳大力沒有道理拒絕。

  原本他們計劃的是等游客離開前,贈送一些特色的松樹松脂熏魚。

  所以當下他就把這個準備告知了游客,表示如果想要魚干不要熏魚的話,可以進行調換。

  不管游客去哪里游玩,除了當地的風景民俗之外,他們都會購買一些當地的特產或者是飾品用來紀念或者是送人。

  聽到還會送熏魚,大家自然不會拒絕,表示贈送的熏魚也要,魚干也要購買。

  確定下要購買的數量和價格,陳大力把需求記在了本子上。

  然后在負責客房的村民們收拾餐具整理客房衛生的時候。

  他對著消食兒的游客們介紹今天的內容安排和注意事項。

  “今天上午,咱們坐船去海上收獲蟹籠和蝦籠,蝦籠是專門為了捕捉帝王蟹準備的,蝦籠則是為了捕捉波士頓龍蝦設置的。

  這里的龍蝦其實是緬因龍蝦也就是波士頓龍蝦的一種,就像是在米國的就是緬因龍蝦,在楓葉國的就是楓葉龍蝦,我們這里的龍蝦被稱為北地龍蝦。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里自古被稱為北方地帶,北地的稱呼由來已久,包括東面的世界大漁場也用北地的名字稱呼。”

  聽到今天要抓帝王蟹和龍蝦,游客們十分興奮。

  要知道不管是帝王蟹還是龍蝦,平時買一只也不便宜。

  可能龍蝦好一點,便宜一些,但是帝王蟹就很貴了,尤其還是剛捕撈出來的活的。

  做好準備后,陳大力帶著一行人來到了海邊。

  這時候他們發現海上已經有村民已經開始了行動。

  當聽到陳大力說現在是村里集體捕撈大馬哈的季節,大家早上很早就出海后。

  不得不感嘆真是一群硬漢,昨天晚上鬧那么晚喝那么多,今天還能一大早起來干重體力活,真應了民歌唱的‘比熊還要強壯’。

  這體力真的趕上熊了。

  今天因為安排要出海,村里專門勻出來兩艘漁船。

  游客們穿上救生衣上船坐好,漁船就出發去往下籠的地方。

  九月空氣已經有些微涼,不過剛喝完魚湯的大家并沒有感覺到絲毫的寒冷。

  到了地方后,船上的村民用桿子拉過來浮漂就開始往上拉籠子。

  有些地方可能因為海底環境和地形影響,十多米的地方就有帝王蟹。

  不過放在陳大力村子這邊是不可能的,蟹籠子基本都投放在兩三百米的地方。

  為了方便拉拽,節約力氣,籠子也相對比較小。

  沒有那些近海有帝王蟹一籠子三四十只那么夸張,十來只也是有的。

  有幾個游客看到拉籠子,有些躍躍欲試。

  陳大力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手套,分給這些游客,讓他們在體驗的過程中手不會受傷。

  本來看著只有一個村民在拽繩子拉籠,看起來不是很吃力。

  但是等這些游客一上手就發現并沒有表面那么簡單。

  不說籠子多沉,里面有多少螃蟹。

  單單百米深度的海水,那壓力就不是一點半點的。

  沒看到出海下蟹籠的都是村里最強壯的村民嗎?這都是有原因的。

  就算是村里巔峰體力大強,拉一個籠子也需要十多分鐘不停的拉才能拉上來。

  陳大力當初想買專門的收繩子拉拽機器不是說笑的。

  一般人還真的受不住。

  這會兒本來一個村民拉的繩子,已經需要三個游客一起才能不那么吃力。

  只是拽了一會兒,胳膊酸痛不說,手掌也有些火辣辣的。

  這還是戴了手套,要是陳大力沒準備手套,說不準就磨破皮或者起水泡了。

  把繩子交還給村民,輪流體驗過的游客們甩著胳膊脫下手套揉著手掌一個勁兒的搖頭。

  那幾位和陳大力差不多歲數的年輕人苦笑著說道:

  “本來看著挺簡單的,沒想到居然這么費勁。”

  說著對正在拉籠子的村民豎起了大拇指。

  “厲害,真是太厲害了!我們三個年輕人還趕不上你一位拉的快呢!佩服佩服!”

  其他幾個游客也在一邊認同的點頭。

  村民被夸獎的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驕傲。

  不過他沒有停下來說話,而是繼續拉著籠子。

  因為除了這個地方,還需要去另一個地方收蟹籠子呢,現在可不是說話的時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