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另一位想要回村的年輕人

  游客們的一些提議,都很快的落實了下去。

  包括專門購買的瓶裝水還有一些零食泡面每當有游客來,都會放在客房提供給大家。

  同時指定了一個額度,在額度內的消耗,不需要額外花錢。

  如果超過免費的額度,超出的就需要花錢購買了。

  這個額度當然十分人性化,比如一人一天三瓶瓶裝水,可以游客們內部自己調節,一間屋子四個客房共享四包泡面和兩袋零食。

  除此之外,如果有要求,村子還會提供一定量免費的酒水。

  這些都是很小很簡單的要求,解決不需要太麻煩。

  但是其他的陳大力三個人提出的那些提議,就不能這么簡單隨隨便便的就立刻弄了。

  不管是哪一項,都是大工程,也有不少需要全體村民集體出力的事情。

  立刻落實,可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效果達不到預期等等。

  還有一個就是村里現在沒有那么多錢搞,就算想立馬落實也沒辦法。

  第一批游客除了購買特產的收入,那些都是村民自己賣自己收起來的,不算集體的。

  跟團費用一共有十三萬,刨去成本不算蓋房子等基礎設備費用,純收入有八萬多,稅前。

  算上前期蓋房子的花費和購買被褥電器等,這一趟也基本回本了。

  下次再來游客,可以說村子就到了純賺的階段了。

  這樣利好的消息,村民們當然十分高興,都說著陳大力三個人沒有讓人失望。

  如果每個月都一直能有這么一次穩定的客源,村子不久之后就能啟動一個項目。

  當然村子不是一言堂,村長這段時間在忙完的時候,拉著村里的老人還有家長在討論三個年輕人的提議是否可行,有沒有什么其他的意見和疑惑。

  就這樣,村子迎來了第二批過來游玩的客人。

  這批客人就是之前和陳大力打過招呼的九位直播間觀眾。

  村民們沒有因為他們不是組團來的交錢少就差別對待,他們的熱情甚至要比對之前跟團的那些游客要更甚。

  陳大力回村子沒幾天就搗鼓直播,村民是都知道的。

  包括后來什么計劃和宣傳等等,村長也跟他們說過都是通過直播和直播間那些觀眾的才順利進行的。

  對于這些一開始就不曾謀面,一直和幫助村子的觀眾,村民們打心底感謝他們。

  受到激烈的熱情歡迎,這幾位觀眾受控若驚,就像是進了狼群的小羊。

  好在有陳大力解救,他們才‘逃出’了村民熱情的海洋。

  不過接下來的幾天,在村民們持續熱情的招待下,這幾位觀眾身心都得到了極大滿足。

  項目和安排和之前的都一樣,就算通過直播看過了。

  等到親身體驗過后,發現真的很爽,跟在鏡頭前用眼睛看是沒法比的。

  這九位觀眾被這么接待,滿足的同時不忘給陳大力他們打,極力的邀請直播間的其他觀眾過來游玩。

  有了開路的觀眾,其他的一些本就有想法的,心思也開始活絡起來。

  在接待這幾位觀眾的時候,村里也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那就是在陳大力之后,又有一位在外面的年輕人回到了村里。

  這個人就是汪木匠的兒子汪喜慶。

  喜慶比陳大力他們小一歲,是八八年的,今年也有二十六了。

  因為早上一年學,所以和陳大力他們都是同級。

  高考過后考上了馬加市的一所大專,讀的船舶制造,畢業后就一直在馬加市一家造船廠工作。

  汪喜慶之所以回來,有汪木匠喊他回來的原因。

  早在第一波游客們詢問和大量購買奶酪之后,汪木匠敏銳的觸角就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作為汪家的后代,汪喜慶可以說大小就跟著他爺爺,也就是汪木匠的父親學習養羊和制作奶酪。

  毫不客氣的說,汪喜慶制作奶酪的手藝,要比汪木匠這個半道木匠強太多。

  因為村子實在閉塞,加上從小就被拉著和羊打交道,看到羊就煩的汪喜慶,跑到了省會去讀書造船去了,不打算回來接手家業繼續在小地方養羊。

  他認為這是沒前途和沒錢途的。

  這次他回來除了汪木匠喊他回來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畢業后,從大三就開始在造船廠打工。

  這么多年過去了,比他來的晚的都當上了小組長,漲了工資,他的工資和崗位卻遲遲未動,心里肯定不樂意不滿足。

  汪喜慶不像陳大力他們一樣,還是光棍一根,他兩年前就已經結婚了,現在有一個兩歲大的兒子。

  一直不漲工資,他怎么賺錢養家?孩子的奶粉錢,未來的學費都是要錢的,這點兒工資可養不活他們家。

  所以在聽到自己老爹說現在村子正在旅游,而且剛起步就已經有兩撥游客來玩了,村子賺了十萬多。

  尤其是他們家的奶酪,僅僅一波游客,就把所有存貨都買干凈了。

  一塊奶酪一公斤大小的圓盤狀標準,五百塊錢一塊眼都不眨。

  汪喜慶從來就沒想過自家的做的奶酪能賣到這么個價格!

  這其實是他的誤區導致的。

  汪喜慶的對象喜歡吃奶酪啊起司什么的,平時也經常在超市購買。

  他因為從小就吃這東西,早就吃膩了,只看媳婦吃,也從來沒吃過。

  看到這些大公司大品牌生產的奶酪這么便宜,自以為然的認為自己家做的奶酪更賣不出價格。

  在他的認知里,自己家小農村,小屋子里做出來的奶酪,不管是衛生還是品質,哪里能跟這些知名公司和品牌比較?

  不管是工藝還是口味,都不能比,人家可是經過無數的研究實驗,用最正確的方法和黃金比例配方制作的。

  但是自己爸爸的一通電話,讓他的世界觀徹底顛覆了。

  這趟他專門請假回來就是為了確認這件事而來的。

  如果真的有這么好賣,能賣這么貴,誰還去看人眼色低聲下氣拿著一點工資去造船?

  瘋了才回船廠上班去!

  更何況他對自己的手藝可是有極大的信心,要知道當初他爺爺對他制作的奶酪一直贊不絕口,認為汪家后繼有人,能重現祖上榮光。

  當初也就是因為年輕,不愿意和劉順利大強一樣窩在小村子里,才出去生活。

  雖然很多年沒有再制作過奶酪,不過汪喜慶相信,稍微給他一點時間熟悉一下。

  從記事一直到出去讀大專這么長時間一直在爺爺監督下制作奶酪的記憶和手藝,都會再次找回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