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一章 謀劃荒地

  原先村子周圍除了樹還是樹,也就村子東南方向一直延伸到海邊的這塊地方樹少點。

  其實也不是少,是很早之前,他們祖宗特意清理出來的,方便大家去海邊,也方便從海邊把捕撈的漁獲拉回來。

  算上村子周圍為了防止森林蔓延到村里破壞建筑,防止有野生動物突襲專門空出來的一大圈隔離帶。

  可以作為耕地,種植一點東西的土地,是真的少。

  不然每年禁漁期,大家也不會跑到那些犄角旮旯的空地,左一塊右一塊的種東西了。

  現在別說周圍了,近海往陸地好幾十里全是沒有一顆樹木的荒地。

  要等到樹木再次長出來變成森林,少說也要十幾年的時間。

  可能樹還沒生根,那些雜草灌木還有矮樹就已經瘋長出來。

  與其讓這些植物把土地都霍霍了,還不如讓他們村里拿來發展和利用呢。

  早先陳大力尋找可以適用在北地的大棚溫室種植技術,奈何主要的難題專家教授們還沒帶著學生攻克,只能無奈放棄。

  回來后打算自己修蓋大棚倉庫式的木屋,設置地暖來進行栽種。

  這種木屋蓋小了,跟原來村民家里單獨空出來一個屋子種菜沒有任何區別。

  規模太小不說,主要是費這么大功夫才弄這點東西,沒意思。

  可是要蓋大一些,到底弄多大,什么規模,這些陳大力又拿不準。

  而且要蓋的話,還得先找適合的地方才行。

  原先周圍的地確實是屬于村子的,但是地上面的樹林,卻是國家資源,不能隨便砍伐。

  現在沒了樹林,豈不是這個想法可以立馬實現?

  還有他曾經設想搞一片楓樹園。

  游客來了可以賞楓,村子每年春天還能采集楓糖,加工制作副產品。

  楓糖并不是什么楓樹都可以有糖漿可以采集,一般只有糖楓樹、銀楓樹還有紅楓三種會產生大量糖漿。

  其中尤其以前兩種或者糖楓樹最為有名。

  楓葉國就是因為得天獨厚的環境十分適宜糖楓樹生長,也只有這里糖楓樹才能存活。

  所以才成為占據全球市場份額成的楓糖生產國。

  北地雖然沒辦法生長糖楓樹,但是在山林之間,依然有少量很頑強的紅楓和黃金楓存在。

  黃金楓糖漿產量微乎其微,但紅楓的話,這邊的產量說實話真不比楓葉國的糖楓樹少,品質低。

  能在這么嚴酷的環境下生長,其生命力和適應力完全不是一般楓樹可以比擬的。

  就是楓葉國,糖楓樹也僅在靠近溫暖的大西洋季風帶附近才有集中分布。

  楓糖的產生是經過嚴酷的冬季,使得楓樹內的淀粉被逐漸轉化成糖分。

  最后因為春季溫度升高,凍住的糖便融化成糖漿,流淌出來。

  經過北地漫長冬季洗禮過后,這邊的楓樹出糖量一點也不少并不是沒有道理。

  就品質的話,與其說跟楓葉國最高品質不相上下,還不如說比對方高出一籌。

  加上原本數量就十分稀少,沒有形成產業。

  只要宣傳得當,未嘗不能賣出比楓葉國更高的價格出來。

  可惜原本村子邊上還有一小片楓樹林,現在已經被海嘯沖的樹根都找不到了。

  不然的話這個計劃應該能夠十分順利的進行。

  因為楓樹是無性繁殖,所以現在只能找時間去遠一些、在這次海嘯中沒有受到波及的森林里,尋找是否還有楓樹存在。

  然后挖回來嘗試移植的同時,用移植修建的根莖嘗試進行扦插培育。

  前面兩件事其實都不是重點。

  因為就算森林沒有被毀,沒有這么多的空地,想要執行的話也沒有太多難度。

  最主要的是陳大力剩下的這些想法。

  經過他們三個直播釀造土豆酒,北地土豆酒在一定范圍內被傳播了出去。

  很多國內有心的酒吧老板,就在知道消息后專門找來土豆酒進行過雞尾酒調試。

  發現果真是萬搭的可以作為調酒基礎的酒之后,就開始跟北地的生產廠家進行接觸。

  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人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到陳大力這里,希望可以達成供貨協議。

  陳大力相信世界上永遠不會有秘密可言。

  這些老板不過是第一批吃螃蟹的罷了。

  等其他同行聽聞消息之后,那時候肯定是一個需求爆發的黃金期。

  陳大力自詡‘推廣土豆酒第一人’,土豆酒現在能打開市場不說完全吧,至少有六七成以上是因為他們直播宣傳的關系。

  眼前空有寶山而不入,不是他的風格。

  所以在那次釀酒直播結束之后,他就一直有謀劃建一個小酒廠。

  產量也不用弄到多高,他打算賣品牌,賣噱頭。

  當然賣的就是‘推廣土豆酒第一人’的名號。

  不以為意?認為他陳大力是自己吹噓?

  請把你的證據拿出來!

  拿不出來把直播錄像擺你家門口天天給你重放!

  再不行去問問那些找過來要貨的老板們,問問他們是怎么知道的!

  絕對都會說是看到或者聽聞陳大力他們直播后,才知道的。

  不要問為什么這么自信,已經通過找到他要貨的那些老板,偷偷調查過,結果顯示如此,自然無所畏懼。

  除了小酒廠之外,還需要建立一些其他作坊工廠,來取代現階段村民在家生產特產的情況。

  自己家晾曬個魚干,熏制個熏魚,腌制個火腿。

  拿出去集市賣,或者跟擺地攤一樣賣給前來游玩的游客,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既不會有人覺得不干凈衛生,也不會有質檢和食品安全部門找上來檢查。

  但是想要拿到網上去賣的話,就不行了,質檢方面肯定不會通過。

  再說村民一家家自己制作,難以集中不說,品質和數量上面很難做到統一。

  遠不如弄個作坊,用統一的配方和制作工藝來批量進行加工制作,至少出來的產品,在品質上不會出現太大的差異。

  僅僅用于特產的食品加工生產作坊,或者說車間,按照一種一個的話。

  估算下來怎么也得需要十多間才行。

  陳大力估計,等賑災工作進行的差不多以后,接下來肯定會有一波植樹造林還原森林的行動。

  村子這里肯定不會被排除,甚至有可能還會是重點區域之一。

  趁著現在大片的地方還沒有種上樹,不抓緊把這些建筑都蓋起來,那么回頭說實話還真不知道會不會有實現這些計劃的一天。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