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374 合作伙伴與資源

  齊年在節目中的觀點并沒有得到慈善基金會的人的認同,但是嘉賓的觀點有沖突,甚至能引發一場大爭論,恰恰是電視臺這種對話節目的亮點所在。

  原本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齊年在聽出于菡的誘導性的暗示之后,恍然大悟。于是便也不加保留,火力全開地拋出了自己的觀點。為時一個小時的對話節目,終于亮點頻出。

  節目錄完之后,交戰的雙方坐在一起喝咖啡,都對今天找的對手甚為滿意。

  而慈善基金會的人終于也知道了陶思婭真正的身份。因為當他們錄完節目之后,見到陶思婭正在咖啡廳里和一家廣告公司的人聊天。咖啡廳并不大,聊天的內容互相都聽得到。

  陶思婭聊完,回到齊年身邊的時候,慈善基金會中的一個人問:“陶小姐原來是位模特,不是齊總、田總的秘書啊?”

  陶思婭笑了笑算是回答。

  那個人說:“陶小姐有這么好的條件,不如去香港發展如何?”

  陶思婭說:“謝謝。我在這里就挺好。”

  “你是有什么擔憂嗎?”

  “不是。工作太忙走不開。”

  那個人望向齊年。

  齊年解釋說:“陶總是我們公司的股東,也是公司的管理人員。”

  “原來如此。不過,那也沒關系。如果陶小姐……哦,陶總,對拍廣告這樣的事情比較感興趣的話,我倒是可以介紹一些內地的資源。”

  陶思婭說:“我也不是想向那方面發展,只是一個興趣。如果有機會嘗試一下也未嘗不可,但也就是利用空余的時間體驗一下。這是我的真實想法。”

  “明白。明白。做這個工作也不一定需要全職。請問陶總有什么作品沒有?”

  陶思婭把手機打開,翻出相冊遞過去:“這是上個月拍的幾個平面廣告。視頻廣告還沒有。今天過來就是和他們談視頻廣告的。”

  那個人看了看,點點頭:“不錯。非常有氣質。如果方便的話,這幾張照片可不可以發給我?”

  “其中的一張可以發給你。另外幾張還沒有正式出片。等出片了之后倒是可以發。”

  在一旁的齊年和田雙雙覺得這個場景似曾相識。之前有一次坐陶二大爺的船回寸島的時候,也是有一個廣告圈兒里的人找陶思婭要照片,幫她介紹拍廣告的機會。

  人長得好看,真的是到哪里都是機會啊。

  于菡要留齊年吃飯,齊年拒絕了。

  現在的于菡是個大忙人,時間緊得很。和她一起吃飯,不聊天也不好,如果聊天那一定會擠占她的用餐時間。

  齊年帶著陶思婭、田婭婭一起用餐,把陶進也叫了過來。

  陶進雖然一直都對夏舞葉那輛保時捷911跑車心心念念難以忘懷。但當他把他姐姐陶思婭的寶馬Z4跑車借來玩過一段時間之后,卻發現夏舞葉開路虎的樣子更帥氣。陶進又纏著夏舞葉把她的路虎又借過來玩了幾天。然后立馬開著路虎去4S店訂了一輛牧馬人。

  “一個大男人,開著越野車這才叫味兒,開什么跑車啊。娘娘腔似的。”陶進提了車回到辦公室,就一直在手指上甩他的車鑰匙。

  “你是因為開車的水平沒有夏舞葉那么好才把興趣轉到越野車上的吧?”田雙雙直接懟了過去。

  他玩兒飄移差點兒把陶思婭的敞篷跑車撞毀而遭到陶思婭暴揍的事情,眾人自然是歷歷在目的。

  “雙雙,我覺得不是這么回事。”陶思婭說。

  “怎么回事?”田雙雙問。

  “我覺得阿進是已經把夏舞葉當成他的偶像了吧。”

  “咦?姐,你這么說我覺得好像有點兒道理呢。舞葉姐開跑車的時候那么帥,我也想像她一樣帥。舞葉姐換成越野車的時候那么酷,我也想像她一樣酷。我把她當偶像,還真是這么一回事。姐把這個事實揭露出來,我怎么覺得有些小嬌羞呢?”

  “你就別嬌羞了啊,把夏舞葉當偶像的又不止你一個。”齊年說,“好了,來上課吧。”

  陶進急了:“哥,咱們正在吃飯呢,上什么課?”

  齊年把陶進一瞪:“要不是看在你姐的面子上,我都要開罵了。你看你們班的學習委員田雙雙多愛學習。”

  “好吧。什么課?你上吧。”

  “今天我和雙雙在討論創業公司的事情。講了一半,還沒講完。所以接著往下講。接下來就是考慮到底有哪些合作伙伴,他們是否能提供對自己有幫助的資源。在這個時代,夫妻老婆店肯定是做不大的,一定要有合作伙伴,而且這個合作伙伴一定要帶來互補的資源。還是拿我們做快遞舉例子。我們幾個人就具有互補性。我是戰略與管理、阿進是運營、思婭姐是人事和營銷、雙雙是財務和內部管理,再加上阿宏哥、郁瑤、李紹炎、阿誠這些人,大家各有分工,而且是各專一門。只有這樣公司才可以做起來。

  這是公司內部。外部就更多了。五六人力資源公司、我們的培訓中心都是例子。所謂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并不僅僅是他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且還能把做事情的成本降到最低。最后形成一個良性的商業生態。”

  田雙雙問:“我們的合作伙伴很明確啊。不需要分析。”

  “不不。還是需要分析。”

  “為什么?”陶思婭、田雙雙同時問的時候,陶進已經開始和一只螃蟹肉搏了。

  “因為如果我們還是按以前的思維、以前的商業模式、以前的套路做快遞的話,那何必要從迅電快遞出來呢。我們既然開這家公司,就是帶著顛覆性的想法來的。我們的商業模式變了、商業邏輯變了,那么我們需要的資源必然也和以前不一樣,那么資源的提供方也必然不同。資源的提供方,不就是合作伙伴嗎?

  所以,我們還是要依據我們現有的業務和模式來拆解所需要的資源,然后再來分析和選定合作伙伴。而且不光要分析別人的資源,也要分析我們自己的資源。看看我們的資源是不是合作伙伴所需的。簡單說,這就是當下流行的技能交換嘛。你有一個我不具備的技能,我有一個你不具備的技能。我們互相學習,互相交換,我們就分別具有了兩個不同的技能。企業的資源交換也是這樣的。”

  天才一秒:m.2mcn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