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381 單點突破

  快遞公司是一個平臺型的公司。平臺就是一個中間方,它既要照顧到上游的商家、也要照顧到下游的消費者。兩頭都要顧,兩頭都不容易做。

  而在商業變革日新月異的今天,做商業模式通常是采用單點突破的形式。

  找到一個合適的行業,挖掘出行業中的癢點和痛點,有針對性地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就具備了單點突破的可能性。再加上與方案相匹配的運營和營銷,就能在市場上引爆。

  但是單點突破強調的其實不是“突破”,而是“單點”。因為你要解決的是一個問題,就容易集中所有的資源。相對于把資源分散到若干問題上,單點突破具備天生的優勢。

  在競爭如此激烈,在競爭對手如此強大的環境下,單點突破尤為重要。

  然而,快遞公司是天生的平臺型商業組織。不管是直營體系還是加盟體系,究其本質還是平臺型組織。因此,引爆一頭實現單點突破是不現實的。

  所以齊年考慮到的就是放棄一端而只將精力放在其中的一端。沒有照顧到的另一端通過協同效應來實現聯動。這也就是管理學中經常用到的推動和拉動的管理原則。

  推動和拉動常常應用在工業管理中。

  所謂推動,就是按照原料的儲備情況、按照工廠的生產能來確定生產規模,制訂生產計劃。

  而拉動,是按照客戶的采購情況、產品銷售預期確定生產規模,制訂生產計劃。當產品銷售情況不理想的時候,進行減產;當產品銷售超預期的時候,擴大生產規模,或者尋找代加工企業幫助生產。

  在零庫倉、JIT(JustInTime生產方式)這些理念的沖擊下,傳統的以推動定產的計劃經濟理念已經讓位于以客戶為中心的以拉動定產的理念。

  推薦下,換源神器APP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而日本的豐田公司更進一步,在汽車生產中實踐出一個提高效率、節約成本的生產方法,并將之理論化,形成一種對當今管理具備強大影響力的思想,名為“精益思想(LEANthinking)”。

  其實,精益思想溯其源頭可以從福特制造T型車開始。福特的最大創造,不是實現歷史銷量的福特T型車,而是流水線作業這個管理思想。

  這個管理思想實現了我們現在常說的“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也實現了《異類》中提到的“一萬小時理論”。

  一個擰了一萬個小時螺絲的工人,一定會成為擰螺絲這個工位上的大師。與其讓這個擰螺絲的工人同時負責噴漆、打膠、切割,不如讓它一輩子只擰螺絲。卓別林在《摩登時代》中那個令人捧腹的工人形象,雖然是用來鞭撻資本家的,但其實無論是資本家還是什么家,他們需要的工人就是卓別林式的。擰螺絲的工人就應該像一名縱橫天下的劍客一樣做到“人劍合一”。

  和如日中天的福特汽車公司比,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可謂是一個作坊式的山寨小廠。豐田十幾年的產量還不及福特一天的產量。

  為了改變貧窮落后的局面,日本政府制訂了一系列工業振興的計劃,同時派出了大量人員前往美國考察。

  豐田汽車公司的人員不僅在考察中了解了先進生產的巨大沖擊力,同時還發現了流水線生產中還有進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的空間。

  最終,豐田研究出了一套新的汽車生產方式。在這套全新的汽車生產方式中包括了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及時制生產、全面質量管理、并行工程、協同作業、供應鏈管理等理念。并將這些理念整合成一套體系,這就是精益思想。

  如今,精益思想已經不僅應用于生產領域,而且還大量被應用到別的行業,乃至政府和事業單位。甚至在生活管理中也可以應用這一思想。

  “這個精益思想怎么用到生活管理里去呢?”這是田雙雙提出的疑問。

  齊年扔給田雙雙看的是一本英文版的《LEANthinking(精益思想)》。他想讓田雙雙熟悉這套思想,然后再在公司內部開一系列管理課程。

  按照齊年的設想,隨著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管理人員的思想和管理理念是有必要進行一番翻新的。本來就是一家初創的小快遞公司,如果在管理思想上落后,就永遠追不上競爭對手。

  就像豐田一樣,如果還是抱著傳統的生產思路,或者完全照搬福特的流水線生產方式,豐田就不可能超越福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

  而特斯拉更是一個行業顛覆者。它顛覆的不僅僅是流水線工藝,而是整個造車理念。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特斯拉就造出了美國市場上銷量最好的轎車。

  而公司的市值也隨之水漲船高,達到了和百年企業豐田、大眾一較高下的程度。

  “這個很簡單啊。舉個例子吧,也是我小時候參加數學競賽的例子。有一道題是這么說的。小明想泡一杯茶。燒水需要15分鐘、洗茶杯需要2分鐘、拿茶葉需要1分鐘、準備茶具需要5分鐘、泡茶需要1分鐘。請問小明最快需要多少分鐘才能泡好茶?“

  “16分鐘。”田雙雙馬上回答。

  “為什么不是24分鐘呢?”

  “因為洗茶杯、準備茶具這些都可以在燒開水的過程中做呀。”

  齊年說:“對,這就是典型的精益思想。精益思想沒有那么玄乎。它的核心理念無非就是從最終消費者的角度、從結果的角度來考慮過程的合理性。再比如,醫院就是一個十分不精益的機構。大多數病人為什么不想去醫院?并不是怕治病這件事,而是怕排隊。去一趟醫院,治病1分鐘、檢查5分鐘,可是每一個流程都需要排隊。從進去到出來沒有2個小時完不了事兒。一個病人浪費2小時,1千個病人就浪費2千小時。多可怕!”

  “是的。是的。這也是醫院讓很多人不滿意的地方。”

  “只要是不精益的,一定是讓人不滿意的。”插ptererror();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