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三章 買燕云(十六)

  銀術可又說道:“今后咱兩朝通好,是作為兄弟之好呢,還是作為叔侄之好?還是作為知交之好?”

  王黼回答道:“我們都是大國,大國往來,當然要用知交之禮。”

  對于王黼的這個回答,銀術可等金使都很滿意。

  宋徽宗因為銀術可屢次乞請花宴,而且據趙良嗣所奏,金國皇帝對銀術可有“善待”之語,于是,特下詔頒春宴。

  按照宋朝禮制,朝廷舉行宴會,一般會賞賜給臣僚三種花。一是皇帝生辰大宴,如果遇有遼使在庭,則內用絹帛花,以示禮儉,這也是祖宗舊程。二是春秋二次宴會,則用羅帛花,這種花很美麗。三是祭天大禮或郊祭,或者上元節游春,或者到金明池看瓊花之后,皇帝要與從臣們舉行小型宴會,謂之對御。“凡對御則用滴粉縷金花,極其珍巧。”

  皇帝按照臣僚級別的高低進行賞賜,宴花多少都有數量限制。賞賜最多的花是滴粉鏤金花,比其他花多好幾倍,因為春宴是花宴之最。

  春宴在集英殿舉行。宴會結束后,銀術可就此向宋徽宗辭別,他跪地奏道:“愿聞特賞金帛之數。”

  宋徽宗答應給他們二十萬。銀術可請求再增加一些,宋徽宗不答應。

  銀術可等金使退下后,宋徽宗問趙良嗣等人:“金人不斷要求增加歲物,又要帶走人戶,他們索求不已,這是為什么呢?”

  趙良嗣回答道:“陛下,女真人性情貪暴,惟利是圖,如若不從,他們就會挑起事端。”

  馬擴奏道:“其實,根本原因就在于,本朝兵馬沒有立威,這才導致女真人小瞧咱們。”

  周武仲奉承道:“多虧陛下圣德,阿骨打從心底里很佩服,不然,邊患真是沒法預測啊。”

  宋徽宗說道:“女真人如此貪暴,殘民害物,雖黃巢不如,如此下去,他們豈能長久?然而,他們既然已經入關,搶先占領了燕京之地,朕恐為后患,故不惜增加百萬代稅錢,以滿足他們,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眼前之紛爭。現在,他們同意將山后之地還給我們,以此來看,他們也是有一定誠意的,這都是你們力爭的結果啊。”

  趙良嗣說道:“力爭山后土地之事,馬擴出力最多。”

  宋徽宗問道:“聽說,馬擴也很有文化?”

  趙良嗣回答說:“馬擴是武舉出身。”

  馬擴說道:“臣有幸與嘉王是同年榜。”

  嘉王是宋徽宗第三子,名叫趙楷,是王貴妃的兒子,大觀三年進封嘉王。趙楷曾偷偷參加重和元年的科舉,因文采非凡,奪得頭名狀元。宋徽宗知悉后,擔心天下人說閑話,于是欽點為榜眼,狀元給了王昂。趙楷自小聰明伶俐,喜歡繪畫,琴棋書畫無不精通,這跟宋徽宗一樣,因而很得宋徽宗寵愛。宋徽宗一度曾想廢掉太子趙桓,讓趙楷來當太子。但后來,宋徽宗知道這事朝廷阻力甚大,便放棄了。

  當晚,宋徽宗特書御筆,任命馬擴為武翼大夫、忠州刺史兼閣門宣贊舍人。

  隨后,宋徽宗下詔,任命吏部侍郎、假借兵部尚書盧益,與趙良嗣一起擔任國信使,馬擴擔任副使,攜帶國書及誓書再次前往燕京,與金人商議交割燕京的具體時間等相關事宜。

  臨行前,馬擴去樞密院拜見鄭居中。鄭居中問:“將來收回云中,你對防守有何見解?”

  馬擴反問道:“不知朝廷打算怎么防守?”

  鄭居中回答說:“朝廷諸公討論過,他們想啟用當地豪杰,世代守御。”

  馬擴說道:“山后地區,自漢代便修筑了云中、朔、武等郡,以對抗匈奴。孝文帝時魏尚守御此地,匈奴不敢犯邊。現在,山前山后互為表里,乃邊防要害之地,即使當地土豪有力量,也不可依靠他們來守御,何況山后自從被金人蹂籍之后,燒掠殆盡,富豪散亡,茍延殘喘,契丹人來了他們就順從契丹,金人來了他們就順從金人,我軍來了他們就順從我軍,但求不被殺戮而已,豈能依靠這種人來守御邊疆?”

  鄭居中說道:“那么,以你看,守衛山后土地,應當用多少軍馬?”

  馬擴想了想道:“那當然是越多越好,如果擔心軍費過大,那么至少也得三萬人馬,一萬人馬屯駐云中,其余人馬分守各要害之地,選擇任命賢能將帥來領導,朝廷則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用來充作軍費,應付三五年應該沒有問題,到那時,人心樂業,則邊防穩定。”

  鄭居中又問道:“你看,張孝純來領兵如何?”

  馬擴回答道:“張孝純現在統帥太原,他通曉山后的人情世故和山川地理,再任命兩個統兵官來輔助他,如此,應該就可以了。”鄭居中點頭贊成。

  三月初六,盧益、趙良嗣、馬擴與銀術可等人離開京師,去往燕京。走到涿州時,見到金太祖派遣來的郎君韶瓦和翻譯高慶裔。他們說,皇帝只讓銀術可等人先回燕京,將宋朝國書和誓書一并帶回,而宋朝使者先不要過界,請暫時留在涿州。

  因為宋朝誓書可能還需要修改,一些逃到宋朝去的遼國舊官還沒找回來,河北宣撫司犒賞金軍的銀絹也還沒送到,等這些事情辦好之后,宋使再去往燕京辦理交割事宜不遲。

  完顏希尹、高慶裔對漢語文字都頗有研究,他們看了宋朝誓書后認為,這么重要的文件卻不用楷書書寫,顯得不夠莊重嚴謹,對一些細節他們也提出了不同意見。于是,派人將誓書送回涿州,請宋使帶回京師重新置換。

  盧益和趙良嗣解釋說,這份文本是皇上“親御翰墨”,以此來表示尊崇大國之意。金人不信,再三要求更換,不得已,趙良嗣只好攜帶文本回京師修改,朝廷按要求都一一照辦。趙良嗣為此多日奔波,搞得蓬頭垢面。

  幾天后,完顏希尹派楊璞來到涿州,對盧益、趙良嗣和馬擴說道:“關于誓書文本的商議可以就此結束,但是,近來我們獲悉,原燕京職官趙溫訊、王碩儒、韓昉等人,越境去往宋朝,需要你們先將這些人送還回來,然后,我們才可討論交割燕京的具體日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