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七章 義勝軍

  金太祖雖然答應將太行山后那片土地割還給大宋,可是,還沒來得及辦理交割,他便去世了。吳乞買繼位之初,認為“先皇帝嘗許之矣,當與之”。但西南、西北兩路都統宗翰,上書表示反對,他甚至親自返回上京,當面向金太宗吳乞買陳述己見。宗翰說道:“先帝初圖宋協力攻遼,故許以燕地。宋人既盟后,復加幣以求山西諸鎮,先帝辭其幣而復與之,盟曰:無匿逋逃,無擾邊民。今宋數路招納叛亡,累疏姓名索之,而不肯遣。盟未期年,今已如此,萬世守約,其可望乎?且西鄙未寧,割付山西諸郡,則駐軍失屯據之所,將有經略,或難持久,請勿與之。”

  金太宗覺得宗翰所言很有道理,很有戰略眼光,遂改變主意,遣使去大宋,答應只割讓武、朔二州。

  完顏宗翰離開云中回上京期間,朔州節度使韓正、應州節度使蘇京和蔚州土豪陳翊等人,皆秘密派人來太原聯系宣撫司,表示愿意納土回歸大宋。譚稹大喜,遂“招降之”,三州于是“爭相叛金”,歸降大宋。

  宋徽宗聞訊很是興奮,馬上將朔、應、蔚州改名為朔寧軍,令譚稹趕緊派兵前去鎮守。譚稹派河東將領李嗣本和耿守忠,率軍前去守御。

  這樣,不費吹灰之力,譚稹便招降了朔、應、蔚三州守將,將這三州土地全部收回,這讓他感到很得意。

  然而,此時的云中地區形勢很復雜。金軍已擴展到西夏邊境,西夏皇帝李乾順感到面臨嚴重威脅,他不敢繼續收留天祚帝了。天祚帝于是黯然離去,重新回到夾山,仍打算組織軍隊東山再起。李乾順為求自保,決定向金國稱藩,金國表示同意。

  西夏稱藩后,金國答應將下寨以北、陰山以南、伊實伊喇圖魯濼以西的大片土地,割讓給西夏。西夏則保證不再救援天祚帝,“若天祚帝至其境,即當執送”。

  為進一步落實與西夏之和議,宗翰又派遣撒盧母秘密出使西夏,將答應割讓給西夏的土地具體細化為:天德、云內、武州以及河東兜答、斯剌、曷董、野鵲、神崖、榆林、保大、裕民八館,另外還有河西的金肅、河清二軍。宗翰提出的條件是,西夏必須出兵進攻麟州(今陜西神木),以牽制河東之勢。宗翰做出這樣部署的目的,是要張網擒拿天祚帝。

  金國與西夏之間的這些秘密交易,宋朝并不知情。事實上,金國已答應將云中一部分土地割讓給西夏。然而,譚稹并沒把主要精力放在交割云中這件事上,他的心思主要用在國內。在他剛上任不久,便聽到許多反映常勝軍和郭藥師的負面問題,他立即上奏給宋徽宗。隨著常勝軍軍力日漸擴大,他們逐步占據了燕山大片土地和主要關口。作為常勝軍統帥的郭藥師,飛揚跋扈,欺上瞞下,經常不聽燕山府節制。人們私下里議論說,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很可能變成第二個安祿山。

  這個問題,引起了宋徽宗的進一步警覺和不安。其實,詹度曾多次密奏,說郭藥師人品低劣,心懷叵測,很不可靠。宋徽宗也早想解決,可是一直苦于胸無良策。

  譚稹經過一番考察與思索,向宋徽宗建議,在河東另外組建一支五萬左右人的隊伍,主要招收云、朔一帶的漢民,讓他們分別屯守在各州縣要害之地,號為義勝軍,讓李嗣本和耿守忠擔任正副統帥,以此來抗衡常勝軍,也可使郭藥師有所畏懼。宋徽宗覺得譚稹這個建議很好,很快便予以批準。

  李嗣本和耿守忠都是河東守將,他們對云中地區的地形人口等情況都比較熟悉。接到命令后,他們立即展開招兵工作。他們從“歸朝人”中選拔那些少壯者,登記名號,建立軍籍,發給軍餉。

  宋朝有所謂“歸正人”、“歸明人”與“歸朝人”之說,這些人都是一些特殊的群體,是宋朝在處理與周邊少數民族及其國家政權關系中形成的。歸正人,是指原是中原人、后來陷入番邦、而后來又復歸中原者,是自邪而歸正之人。歸明人,是指原不是中原人,是中原之外的少數民族,來歸中原者,是自暗而歸明之人。歸朝人,則專指原系燕云地區的漢人而歸宋朝者。

  由于連年戰亂,燕云地區產生了大量流民,他們現在基本都屬于“歸朝人”,符合招兵條件。于是,他們都紛紛前來報名,加入到義勝軍隊伍中來。義勝軍士兵的優厚待遇,甚至還吸引了不少常勝軍士兵偷偷跑來入伍。

  郭藥師對義勝軍的建立很恐慌,特別是自己隊伍中不斷有軍士偷偷前去投奔義勝軍,這讓他很頭疼。為避免事態擴大,他下令在所有士兵的臉上加刻常勝軍標記,以防止他們逃跑。這個做法引起了常勝軍士兵的不滿,弄得人人抱怨,軍心不穩。

  常勝軍主要由三部分人組成,一是原遼國東京道漢人,二是渤海人,三是原南京道漢人。而義勝軍主要是由燕云漢人所組成。

  義勝軍的優厚待遇不僅讓常勝軍不滿,更讓宋朝的官軍大為不滿。燕云漢人作為“歸朝人”,他們在宋軍官兵眼中仍然是“番人”,是“漢兒”,他們時常遭到宋軍官兵的白眼。當時,根據朝廷政策,義勝軍的月糧和服裝是其他官軍的兩倍,而且官軍吃陳糧,而義勝軍卻吃新糧,官軍上下心里都很不平衡。官軍士兵路上遇見義勝軍士兵,經常辱罵他們:“汝番人而食新,我官軍也而食陳,吾不如番人也?吾誅汝矣!”這些燕云“漢兒”們“聞之懼”。

  宋軍官兵經常當面以“番人”來辱罵燕云漢人,從不將他們看成是同族人,認為他們是“非我族類”。這樣造成的結果是什么呢?燕云漢人無法從宋人這里找到認同,他們必然“其心益貳,俟釁且發”,在后來爆發的宋金戰爭中,他們紛紛背叛宋朝投降金軍,也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