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一章 和議(二)

  李仁孝聞言有些心動道:“溫大人說得可是真的?”

  溫敦思忠點頭道:“回大王,當然是真的,有我大金皇上的信件為證,大王若不信可親自查看。”說罷溫敦思忠便將信件遞了上去。

  李仁孝接過信件后看了看便將信交給了察哥,說實話李仁孝看過信后已經動心了,這畢竟是三州之地的誘惑,對于開疆拓土的豐功偉績不是每個想有大作為的君王都能忍受住的。

  李仁孝雖然心動,但是一旁的察哥卻很冷靜,面對三州之地的誘惑他顯然要比李仁孝鎮定的多。

  察哥說道:“皇上,此事不急在這一日,不如先請溫大人回館驛,此事皇上可先跟諸位大臣商議后再給予溫大人答復。”

  溫敦思忠聞言也知道此事急不得,逼得太緊反而可能會壞事,便作揖道:“大王,那臣先行告退等待大王的答復。”

  李仁孝此時也明白此事不是小事,只得點頭道:“好,那請溫大人先回館驛,本王會盡快給予答復。”

  溫敦思忠走后,李仁孝問道:“老叔,此事你怎么看?”

  察哥說道:“皇上,中原或許真的發生了大事,只是一品堂在大宋的密諜傳遞消息需要時間,這就造成了消息的滯后性,我們得到的可能是半個月前甚至一個多月前的消息,然而在這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之內局勢就可能產生重大變化。”

  李仁孝點頭道:“那也就是說溫敦思忠說得都是真的了。”

  察哥若有所思道:“皇上,我們可以先派出斥候對邊境偵查一番看看再說,看看大宋在邊境的防守情況如何再做打算,另外皇上也可以派人跟溫敦思忠好好聊聊,看看此次宋金大戰具體情況到底如何。”

  李仁孝說道:“好,老叔,朕知道怎么辦了。”

  夏國辦事效率還是不錯的,李仁孝旨意傳達后,僅僅三天,關于邊境宋軍守備情況的報告便擺在了李仁孝的桌上。

  李仁孝接到報告后便叫來了察哥:“老叔,邊境消息傳來了,大宋對于邊境守備情況并沒有放松,并且所有邊境重要城池都有重兵把守,更關鍵的是原本應該屬于金國的寧邊州、武州、葭州、保德州、隩州等城池全部換成了大宋旗幟。”

  察哥皺眉道:“那看來金國形勢比想象的還危險,連許諾給我們的寧邊州跟武州都被宋軍占領了,那就說明大同也應該被宋軍占領了。”

  李仁孝嘆氣道:“不僅如此,蘇執義從溫敦思忠那里探得消息,此次宋金大戰,大宋之所以逆勢翻盤關鍵在于大宋派出大軍從海上偷襲了燕京地區,一下子切斷了遼東跟中原的聯系,而前方的金軍在進攻失利后又聞聽此消息便只能撤軍,宋軍又趁此機會反攻才造成如今金國岌岌可危的局勢。”

  察哥說道:“如此看來此戰過后金國必定元氣大傷,而大宋再次強勢崛起,這對我們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還不得而知,不過原來三國局勢是金強而我們跟大宋弱,此戰過后局勢顛倒了過來,皇上我們可以考慮暗中跟金國聯合了。”

  李仁孝點頭道:“嗯,那老叔,此次金國求援之事怎么辦?”

  察哥答道:“拒絕吧,宋軍既然加強了邊境的防守,那說明李昕對于三國關系的變化還是心里有數的,再說了國內蕭合達叛亂還未解決,現在我們也沒有多余的兵力與大宋開戰。”

  李仁孝說道:“嗯,朕明白了。”

  察哥接著說道:“皇上,此戰過后我們可以派出一個使團出使大宋,以此來試探李昕對我國的態度。”

  李仁孝想了想道:“老叔說得對,我們是該派出使團出使大宋了。”

  九月二十七日,大同失守的消息傳到了上京,震動了整個金朝,金熙宗再次召見了幾位大臣。

  金熙宗先開口道:“目下大同已失,夏國那里還沒有消息傳來,諸位說說怎么辦吧。”

  韓企先奏道:“皇上,從元帥傳來的消息來看,宋軍占領大同后并沒有再北進一步,而是轉入就地防御,說明李昕的目的就是燕云十六州,眼下李昕已經占領全部十六州,夏國即便來援也已經遲了,現在該考慮的是和議,此次南侵致使我大金損失一半國力,現在大金急需時間來恢復元氣。”

  金熙宗問道:“張通古,和議之事談的如何了?”

  張通古答道:“稟皇上,經過幾天的討價還價,宋使同意讓一步用四名女真俘虜換一匹戰馬或者牛,榷場位置已經定下化城縣、榆關、古北口、宣德州大新鎮、大同等五座邊境城池,每年兩千匹戰馬交換二十萬匹絹中宋使也同意可以用五百頭牛抵五百匹戰馬,眼下只剩下第二條沒談了。”

  宇文虛中說道:“皇上,臣不建議用牛來抵戰馬,包括交換戰俘也是,牛對于我大金明顯要比馬珍貴,牛對于農事的作用我想皇上應該清楚,而我大金也不缺戰馬。”

  完顏宗干皺眉道:“宇文大人,給李昕更多的戰馬這不是資敵嘛!”

  韓企先說道:“李昕已經得到了全部燕云十六州,養馬之地已然不缺,就算我們不給,過個幾年李昕也不會缺戰馬用,所以老臣也同意宇文大人的說法,牛比馬對于我大金作用更大。”

  蕭仲恭附和道:“臣附議。”

  金熙宗點頭道:“那就全部用戰馬吧,張通古,就依這些條件跟宋使簽署和約吧。”

  張通古作揖道:“是,皇上。”

  條約定好后,和議書的簽訂還是很快的,拿到金熙宗簽署和議書后,趙良嗣跟王倫帶著張通古很快踏上了去燕京的路途,現在的這份和議書還需要李昕的簽署才能正式生效。

  和議定好后,宇文虛中便來到了軟禁韋太后的地方,此時的邢皇后已經病亡了,韋太后帶著完顏昌的小兒子完顏南一起生活,而完顏昌的大兒子完顏斡帶則因為完顏昌的叛亂已經被金熙宗處死了。

  請:m.123wx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