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13、我會學習會賺錢,有人舔嗎?

  安排好了收天麻的事,顧猛開始了學生生活。

  9月7號下午,學校沒有安排課程,各班開班會。

  高三總共兩個班,一班文科,二班理科。

  顧猛在一班,班上有七十五人,女生不到十人。

  農村里民風閉塞,重男輕女的現象很普遍。

  女生們到了十六七歲,家里就張羅對象,來年結婚生子。

  只有家庭條件好學習好的女生,才有繼續學習的機會。

  女生們大都留著齊耳短發,素面朝天,衣著打扮向男生靠攏,或灰或藍色的長袖,不露一點春色。

  顧猛進教室時,大致掃了一眼班上的同學,大都是陌生人。

  前世他沒有讀高三,去縣里撿垃圾,后又挖煤跛了腳,混得慘兮兮的,沒心思聯系以前的同學,也不知道這里能有幾人成才。

  等學生到齊了,班主任老蔡進了門。

  老蔡其實也不老,三十多歲,只是英年早禿,看起來四五十歲。

  他跟著年紀走,給顧猛當了三年語文老師兼班主任。

  第一個主題就是排座位。

  顧猛一米八三,個頭最高大,班上七十五個人,他坐在最后,一個人獨霸一張桌子。

  他的前面是原來的同桌張一馳。

  排完了座位,班主任老蔡開始開班會,主題是政治思想問題,先講一講目前的國家形勢,再說一說高三的計劃安排等等。

  顧猛沒有聽,他拿著本子,在進行自我總結。

  怎么才能考上大學?

  文科考六門,語數外,政史地,語文數學各120分,英、政、史、地,各100分,總分640分。

  去年的本科線460分。

  要考上一所讓母親滿意的大學,還要比趙文考得好,他記得趙文考上了江漢大學,這所大學全國排名前十,怎么才能考得比他好呢?

  總結優劣!

  先說劣勢。

  一是學校教學條件差。

  綠嶺中學高三一百五十人,歷年上本科線的學生不超過八人,上重點大學的,幾年沒出一個。

  因為教學條件太差,趙家老三趙文老四趙武,在鎮上讀到初中,到了高中,他早早地托關系,進了縣中讀書。

  很多成績好的學生跟他一樣。

  學校優秀生源嚴重流失,導致學校一屆不如一屆,今年考上了五個本科,明年不知道能考上幾個。

  二是顧猛偏科。

  就顧猛上學期考試情況而言,他數學成績最好,語文、政史地,成績一般,英語很差,上學期期末考試總分只考了380。

  高考題考試的題型更全面,難度更大,前景堪憂。

  第三個劣勢,最嚴重的劣勢。

  他離開學校太久,腦子里的知識點都忘得一干二凈,重新撿起來,難度很大。

  上次為了安慰母親,答應得太快,一不小心把自己放在了燒烤架子上烤。

  顧猛很為難。

  他默哀了三分鐘,又開始總結優勢。

  細細想來,自己有三個優勢。

  一是他記得85年高考的作文題目。

  當年他沒能參加高考,這是他心中的遺憾。

  那年高考時,他在縣上收垃圾。

  后來他在垃圾堆里找到了一份當年的高考試卷。

  因為不甘,他認真做了一遍。

  過了這些年,大部分題目忘了,當年的作文題目,他還記憶猶新。

  題目是: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一封信,反映情況(化工廠排放廢水廢氣污染),申述理由,呼吁盡快解決。

  二是他對數學試卷有印象。

  他的數學成績好,那一次他趴在垃圾堆上拿著85年的高考試卷自我測驗,其中數學考了110分。

  當時他對了答案很激動,把這件事告訴了劉長山。

  劉長山還嘆息著說,‘一顆好苗子,可惜了。’

  劉長山勸他繼續上學,表示錢不夠可以幫忙。

  可那時候哥哥才出事,母親生病,他心力交瘁,哪有心情讀書。

  他做過的那一份數學試卷,還被收藏了起來,其中的題目,只要多想想,他總能回憶起來一些。

  第三個優勢是英語。

  上學時,他英語成績差。

  后來到了漢京健身中心工作,常常需要招待老外。

  懂外語工資高一截,他又是主管,怎么能不懂英語?

  工作時,他曾苦學了三年英語,又主動找老外交流,與一個女留學生建立了親密的關系,相互幫助,在聽力和口語上,不比專業英語學生差。

  總結了優劣,忽然他發現自己的優勢挺大的。

  只要認真復習,也許有資格褻瀆一下國內的名牌大學。

  不錯不錯!

  其實前些天他不愿來讀書,是沒有信心考上大學,是不想接受失敗。

  可現在這么一總結,他信心倍增。

  “顧猛!顧猛!”

  顧猛突然聽到老蔡的叫喚,收了神問道:“老師,有事?”

  “哈哈!”

  見他開小差,同學們都笑了。

  顧猛一想自己現在是學生,又連忙站起來,尊師重道。

  “顧猛,你先暫代這個班的班長,有問題嗎?”

  顧猛個頭高,高一高二當了兩年班長,有點威望,老蔡選他暫代班長也不奇怪。

  “唔,老師我們沒有時間!”

  “你做什么沒有時間?”

  “顧猛要忙著賣鞋!”

  “顧猛要賺錢!”

  顧猛上午在操場上賣鞋,人來人往的,不到一天大家都知道了他的大名,顧猛進教室的時候,大家還指指點點的,現在大家還不太看重錢,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一個詩人與一個大款同時追求一個女孩子,最后的勝利者必然是詩人。

  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學生們都有點清高,看到顧猛賺了錢,羨慕的不多,只是好奇。

  “老師,我家里情況你也知道,我要掙點錢,補貼家用啊!”

  他接下來準備繼續做鞋、賣鞋,收天麻,前些天有人上門請他幫忙修農具,還有人買鐵具,他索性在家門口掛起了‘打鐵鋪’的招牌,打鐵的生意也沒放下,真的很忙,哪有時間當班長。

  “不務正業!你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別的事情可以等到以后再做,聽到了嗎?”

  “是,老師,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

  “那行,這個班長你先暫時帶著吧,等你忙了再說!”

  老蔡的命令不容置疑,顧猛只能硬著頭皮接著,在他的計劃表上,又多了一個班長的任務。

  “顧猛,你那里還有鞋嗎,我有兩個同學想買。”

  任命了班干部之后,班上就放學了,張一馳轉過來問道。

  “有哇,下個周天,我還會在學校操場上擺攤子,你同學要是想買,可以去看看。”

  “好啊,他們也要一雙休閑鞋。”

  “沒問題!”

  “班長,用天麻可以換嗎?”

  旁邊有同學問道。

  “可以,另外麻煩大家傳一個消息,我準備收天麻,干的,三毛五一斤,濕的兩毛,多少都收,希望大家回去跟家里說一下,多挖一些天麻,趕集的時候我會在集市上收。”

  “行啊!”

  ......

  開學了之后,顧猛真正忙起來了。

  早上在后山上跑步鍛煉身體,保持大長腿的健康與活力,積攢精力,準備獻給偉大的事業。

  白天學習,充實大腦,免得被女孩子騙了。

  晚上做鞋、打鐵,有錢才是硬道理。

  開學初一個月,上課期間,他把初中高中的課本都拿出來,系統地復習了一遍,再把書本課后習題、試卷找出來全部做完。

  第一遍復習結束,以前學到的知識大約回歸了八成。

  接著他又進行第二遍復習。

  相對于第一遍,第二遍他復習得更加細致,查漏補缺,抓重點。

  考復習的時候,他借鑒了后世學習英語的方法。

  做復習筆記。

  復習政史地三門功課,他把書中的知識點都摘抄出來,又從老師那里找來了過去六年的高考真題,在這些知識點上標上星號,以此來區分哪些是常考的知識點。

  反復地背誦,反復地練習各種題型,看報紙,關注時事熱點,應付考試應該不難。

  在語數外三門功課上,他用了不同的方法。

  語文主要多看文章,多背誦課文,同時練習明年的高考作文,找同類型的作文背誦、改寫,爭取作文拿滿分。

  數學本來是他的優勢,他一直做題,在鞏固解題思路的同時,一點點地回憶起了當年的試卷,他有把握拿到110分以上。

  而英語更簡單。

  英語是在前年才成為高考科目。

  大家都到高一才接觸到英語,英語底子相當薄弱,這狀況就導致英語試卷的難度不大。

  從近兩年的英語高考試卷上看,其中涉及的英語詞匯只有兩千多。

  顧猛的詞匯量超過六千,應付英語考試,難度不大。

  ......

  十一月份,到了天麻成熟的季節。

  顧猛借了一輛三輪車,利用周末時間跑遍了丘山縣九個鄉鎮,一共收了兩千多斤濕天麻,曬干后差不多一千二百斤。

  顧猛想要收更多的天麻,可是現錢有限,他只能一邊賣鞋,慢慢地收。

  他向各個鄉鎮上的供銷社負責人送了禮,請他們幫忙代收天麻,四毛錢一斤,到了過年或者明年開春來收,他給足了油水,這些人滿口答應。

  “班長!”

  一天上晚自習,同學們都在靜靜地看書做題,忽然前面的張一馳輕輕地叫喊道。

  “怎么啦?”

  顧猛放下筆,揉了揉僵硬的手腕。

  “班長,能不能把你的筆記借我抄一抄?”

  “哪一科?”

  “嘿嘿,班長大人若是豪爽,可否把各科的筆記都借給在下看看?”

  張一馳拱著手,圓圓的臉小小的眼睛,笑得有些奸詐。

  顧猛搖了搖頭,“語數外沒整理好,你先看政史地吧!”

  “好!多謝班長大人慷慨相助!”

  “班長,張一馳抄完,能不能借我抄一下?”

  張一馳的同桌,還有鄰桌的女生也趁機問道。

  “行,快些啊!”

  顧猛也不吝嗇,作為班長,他有幫助同學的責任,如果在自己的幫助下,班上能多考幾個大學生也是一件美事。

  可沒想到筆記本借出去之后,在班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他的筆記整理方法比較科學合理,從章節、重點、題型,到高考例題、引申題型,面面俱到。

  現在高考神話黃崗衡水還沒有崛起,各種高考復習資料還沒有泛濫,同學們根本沒有見過這種形式的復習資料。

  于是大家把他的筆記奉為‘高考寶典’,爭相傳抄,一傳二,二傳四,甚至傳到了隔壁二班。

  最后老師們都知道了,還找到了顧猛。

  “顧猛,一班二班同學們抄的筆記是你整理的?”

  教師辦公室里,政史地三位老師都在,看到他進來,教歷史的汪老師笑著問道。

  “是的老師,有什么問題嗎?”

  “你怎么想到用這種方式整理筆記?”

  顧猛撓了撓頭,憨憨一笑,“用這種方法復習更方便更有效率,就這么做了!”

  “哈哈,不錯!”

  地理老師笑道:“你這辦法很好,只是筆記上的知識點不夠全面,題型又太少,我們想要以你的筆記為基礎,再補充整理一下,然后分享給同學們用,你介意嗎?”

  “不介意,麻煩老師了!”

  “好好!顧猛很不錯!”

  聽到政治老師的贊賞,顧猛呵呵笑了,政治老師是學校的教導主任,或許今年他能拿一個三好學生。

  “顧猛!”

  他才走出辦公室,又被班主任老蔡叫住了。

  “語文復習資料你整理了嗎?”

  老蔡是教語文的。

  “整理了!”

  “拿來我看看!”

  顧猛又把語文復習資料交給了老蔡。

  老蔡看了他的筆記,表示要研究研究,給截留了。

  在老蔡之后,數學英語老師也朝著他的筆記伸出了魔爪。

  過了一個多月,筆記本才重新回到他的手中,

  同時老師下發的還有兩本厚厚的復印資料,一本政史地,一本語數外。

  八十年代的復印技術太復雜,要先在蠟板上刻寫模板,寫完了再用油墨印刷,又臟又累。這么厚的資料,工程量相當大,真為難了幾位老師。

  在資料的封面上都有顧猛的名字。

  在他的后面才是各科老師的名字。

  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了應有的尊重,顧猛十分滿意。

  語數外這本資料不僅文科班有,理科班也有,理科班的物理化學生物老師受到他的啟發,也按照這種模式整理資料,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高了,對高考更有信心了。

  在大家緊張的復習下,綠嶺鎮迎來了1985年元旦,迎來了1985年第一場雪,迎來了期末考試。

  為了不表現得太過驚人,也不想刺激趙家人的神經,在考英語時,他把選擇、單詞、找錯三類題的答案記在了草稿紙上,只認真做了英語作文。

  成績下來,政史地三科考了236,語文98,數學107,英語只考了28,總分考了469分。

  盡管他瞞了五十多分,卻也考到了班上的第五名。

  考完試離開學校的那一天,英語老師楊樂攔住他,說明年要給他補習英語,不能讓一顆重點大學的好苗子壞在了英語上。

  顧猛笑著推辭。

  小楊老師今年二十三歲,大專畢業沒兩年,長得很柔弱,聽到他拒絕,眼淚汪汪地說因為他的英語成績太差,她被教導主任批評了一頓,能力受到了質疑。

  顧猛連忙認錯,保證明年好好學英語,爭取把英語搞上去,不拖后腿。

  楊老師暫時放過了他,表示要看他的表現。

  顧猛暗暗一笑,大不了明年模擬考,換語文老師坑一坑。

  “阿嚏!”

  不遠處老蔡打了個噴嚏,總有刁民想害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