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太守府的陳逸與王騰二人,坐在了左右兩旁,起初以為張慕是想把他們倆下放或者訓斥一頓,沒有想到的是,張慕其實有重任相托。
張慕拿著兩枚印綬,將其擺在了桌案上,這兩個印綬是陜陌長和陜陌城令的印綬,由于此城乃是新開辟之封地,曹陽城根本分不出來人手調去陜陌,所以只能將此二人拉了出來。
二人清楚,這次的任命,對他們二人是最大的信任,雖然曹陽城的困難重重,但是這并不能影響他二人的努力。
“…………承蒙少主信任,我二人定然不負少主所望!”陳逸拜道。
“聽著,陜陌城的擴建人手曹陽城分不開,只能將弘農的一部分人分配給你們,接下來還有很大的困難在等著你們。”張慕鄭重其事地說道。
“請少主放心,我等不會辜負少主期望!”陳逸拜道。
“相關事宜,去找楊伯吧。”張慕點頭道。
“我等告退。”二人退下后,張慕待在太守府內,無所事事地抓起桌案上的兵書,那是陳續贈給他的兵書。
與此同時,涿郡樓桑村正在舉行一場家族之間的比武,并且劉備好友公孫瓚我參與其中。
公孫瓚此時剛過十四歲,年少氣盛,又頗通武藝,手中鐵槍也頗達二十余斤,在同劉氏宗族兄弟的對抗當中脫穎而出。
“瓚兄,有禮了。”劉備長兄劉武擎著鐵刀拱手拜道。
“武兄,承讓了。”公孫瓚笑道。
說罷,劉家長老讓兩人分列對面,雙方拱手一禮以示敬意,劉家長老點了點頭,二人出手迅速,劉武知道公孫瓚的能耐自然也不敢輕視,將鐵刀揮出虛晃一招,而后又抽出鐵刀直面進攻公孫瓚。
唰——
呀——
只聽兵器撞擊的聲音充斥著比武場,公孫瓚與劉武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一旁的劉備也在揮舞吶喊為長兄劉武加油助威,公孫瓚雖然是他好友,但是畢竟自家兄弟情況不容樂觀,當然要為自家兄弟加油吶喊。
劉德然神色平淡,這場比武他好像已經看透了一般,雙手比比劃劃,不知道實情的人,還以為他有病呢。
“然弟,你在干嘛?”劉備問道。
“我在分析這場比武的勝敗。”劉德然依舊用雙手比比劃劃,但習武之人可以看出來,他在用手比對著雙方交手的關鍵點。
“如何?”劉備自然清楚自己的弟弟能力,不到關鍵時刻他是不會展現出他卓越的才能的,因為身為兄長的劉備,也只能清楚自己的弟弟有著不可思議的才能未被發現。
“公孫兄和大哥不分伯仲,此戰已定,平矣。”劉德然放下了雙手平平淡淡地對劉備說道。
擂臺上的公孫瓚和劉武交手已達五十回合,兩人果真如同劉德然所說那樣,雙方實力相當不分伯仲,紛紛累倒在地,還不忘互相打趣。
“武兄,小弟佩服。”公孫瓚最敬重像劉武這樣的磊落漢子的人物了,二人在戰后還不忘互相交流。
“瓚兄亦是不俗,武受教了。”劉武拱手笑道。
“哈哈哈!瓚最敬重像武兄這樣的人。”公孫瓚握著劉武的手笑道。
“瓚兄太過客氣了。”劉武笑道。
二人惺惺相惜,一旁的盧植哈哈大笑,這場比武也讓他真正的知曉了公孫瓚的能力,并且讓公孫瓚以武傳世,將他所學槍術皆傳授于瓚。
世人皆知盧子干博學多識,殊不知武藝也是不俗,公孫瓚之槍術,在盧植的教導之下變得更加精湛,乃至可以輕易擊退二流名將。
一旁的劉備也想學習武藝,常年累月學習儒道,已經有所成就,并且熟讀《孔子》、《孟子》等儒家之名著,又習《禮記》、《尚書》等書,讓劉備略顯枯燥乏味,見公孫瓚廢棄文學,他也請求盧植傳授他武藝。
“玄德,當真學武?”盧植問道。
“還請老師指點迷津。”劉備拜道。
“哈哈哈!玄德之才不僅限于文,更甚于武……”盧植笑道。
“老師謬贊了,還請老師教我。”劉備拜道。
盧植讓劉備揮舞了幾下長槍,見其槍勢無力,到了戰場之上反而會被敵將直取首級。
又讓劉備拿了劍,不知怎么,劉備的周圍總是彌漫著一些他熟悉的劍氣,而這劍氣更像是儒家之劍氣。
“玄德。”盧植叫道。
“老師。”劉備提著劍走到盧植跟前拜道。
“今日我便教你仁者之劍……”盧植說道。
“哦?仁者之劍?那是什么?”劉備問道。
“仁者之劍,是孔老夫子在齊國傳播儒家教義時,偶然間遇見盜賊,周圍弟子皆非擅武之人,孔老夫子抽出寶劍以御其敵,且未傷其一人便將那些盜賊打倒……此之便是仁者之劍。”盧植回答道。
說罷,盧植將另一柄劍抽了出來交給了劉備,劉備手持雙劍,盧植言,若想真正發揮出仁者之劍的天賦,雙劍合璧,才能夠讓劉備徹底發揮其天賦。
何況劉備周圍已有些仁者風范,其天賦也在不斷沖擊他的身體,唯獨缺少了一個媒介助力,而這仁者之劍,正好成了劉備激活天賦的一個橋段。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仁者之劍,在于沒有殺心,一心向善,手中留情。”盧植揮舞著雙劍說道。
盧植周圍形成了一股仁者之氣,天地萬物皆在四海之手,仁以德行而治,智以禮法而行,仁者之劍,不在殺人,在于救人……
仁者之氣,不在于剛猛,而在于柔和,但敵方若致自己死地便無需留手,若對方躊躇不前,尚有善心于心中,便手中留情。
左手柔,右手剛,剛柔并濟,以成雙劍合璧……
“仁心已至,自然而成!”劉備雙劍合一,心中困惑頓時茅塞頓開,并且激活了他第一個天賦。
“仁德無雙,在于以仁傳世,以德為本……”盧植說道。
“弟子謹記。”劉備拜道。
仁德無雙,作為劉備的第一天賦出現了,但因為不清楚他的天賦如何去運用,所以他每日每夜都在潛心研究儒家仁政,以仁德傳世。
而劉備也在同年應涿郡太守之邀,在涿郡當了主簿,仁者劉備也就在此時登上了歷史的舞臺。